分享

李煜两首《虞美人》,写尽亡国之音,词风惊艳,后一首流传最广

 新用户40828904 2022-02-10

南唐后主李煜,可谓是一代愁宗,对词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推动作用。在肉袒出城,被俘落难后,便每日以泪洗面。想起故国繁华锦绣,日日笙歌宴饮,真个是不堪回首。在他被俘后,写过两首《虞美人》,每首词都是词风绮艳,带着伤感与忧愁,写尽亡国之音,写思念,写春愁,写无边无际的流连。江山如画,却再无当年红颜举酒言欢恰,人生如梦,四十多岁已是满鬓霜华。

都成过往,情成伤。春花秋月两无妨,烛照小楼,愁心掩月,总难说。《虞美人·风回小院》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眼见东风再起,大地春回,吹绿庭院吹绿柳芽,春天从未断场,人生却有再来。想起故园,只身独倚栏杆,半晌无言,没有话说,虽然听那风中竹叶飘动的声音,看那新月在空,也都一如当年,可是再无当年赏月时的处境和心绪。此时身为他乡客,酒亦无言话不多,心情寂寂,独思独想又独坐。哪堪细说。李煜虽身为亡国之君,可是宋太祖对他也很宽松,他手下的仍有故妓,为他演奏乐曲,酒宴未散,听那池水冰面开始似有溶解之音。夜已深,宫墙内香气缭绕亦是无尽繁华。想自己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忧思难奈!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虞美人据说写于七夕,是李煜极度忧愁,思念故园,便信笔涂画而成。因其乐声之悲凉,让宋太宗很是愤怒,赐药酒,令其一命呜呼。此词之绝美,令人惊艳。词中写春花秋月之感,写那过往美好的思念,话说,小楼昨夜,本身就是耽美之言词,一句东风,更是怨怅至极。故国不堪回首,那金银细软,那绫罗绸缎,那玉食美言,都成过往。

记忆中,美好的让人心生敬畏的建筑的影子,还在他的心间,只是想想罢了,那红颜,那漫漶不安的思念,都化作无尽的忧愁,似春水悠悠,碧空漫漫。两首《虞美人》写出的不只是一种忧愁,而是向过往致敬,向人生提醒。一切美好,也终将会成为过去,怕的是“只道当时是寻常”,而从不珍惜,人生如梦,记得好好体悟。

一生只有一次,把每一个瞬间都用最美丽的方式珍藏,这是人生的责任,不要徒生“无花空折枝”之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