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珍宝馆】 ![]() ❀ 古人以松柏植于庭中、泉石置于院囿,夏沐桐荫,冬闻折竹,将庭院既作为生活之所,亦借此慰藉林泉之心。 于是,人们在庭院中渡过四季,庭院亦成人们记录四季之美的场所。立春刚刚过去,有人正迎来春雪,有人正沐浴暖阳,本期发现,为诸君带来古画中春天的庭院。 ❀ 01 ![]() 南宋·佚名《雪园图》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一场春雪刚过,庭院空无一人,只有红的阑干、白的积雪,与蓝色门帘构成鲜艳的风景。 在这幅《雪园图》中,虽然白雪皑皑,而冻结的水面已经消融,梅树的花朵也已然绽放,远处打鱼的渔父亦迈开步伐,开始新的一年。 ![]() ![]() 02 ![]() 南宋·佚名《高士观水图》 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藏 《高士观水图》——来自马远传派的杰作。画中雪融冰释,寒枝料峭,高士独倚阑干,望向一池春水。 一旁的童子似乎正为暖炉添火,殊不知枝头已悄然绽放点点春意。沿着高士的视线,一只喜鹊独踞溪石,仿佛也在一同观水,引发“濠梁之辩”的妙趣。 ![]() ![]() 03 ![]() 元·佚名《水殿梅花图》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水殿梅花图》,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庭院之景。 和煦的春风吹拂,人们敞开门窗。庭院往来的身影,忍不住望向湖石上盛开的山茶。在远处,几株梅花探出墙头——将藏在墙外的梅花作为画题,令人读出微妙的诗意。 ![]() ![]() 04 ![]() 南宋·佚名《楼阁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幅意境幽然的小品,描绘了一座静谧的庭院。可能时值黄昏,庭中一片寂寞的气氛,湖石旁紫薇花盛开。 向上看,楼阁中空空荡荡,屏风前无人凭栏——主人去了何处?原来正呼唤童仆,为他送来琴瑟派遣寂寞。 ![]() ![]() 05 ![]() 南宋·刘松年(传)《山馆读书图》 故宫博物院 俗话说:春日正是读书时,再没有比《山馆读书图》更应景之作了。 庭院绿意盎然,一片春光。小童拿着小笤帚打扫,书生伏案读书,案头摆着厚厚的一摞——看他抿着嘴角,恐怕功课不算轻松。 ![]() ![]() 06 ![]() 元·盛懋《春山访友图》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春日宜读书,同样宜出游。元人盛懋的《春山访友图》,描绘春意盎然的山水之间,有人放舟遣兴,有人持杖踏青。 庭院外,仆人正打扫门前的尘土,准备迎接远来的客人;庭院中,孩子们排着队,正欲依次向客人问安。 ![]() ![]() 07 ![]() 南宋·马远《高士赏梅》 朱绍良收藏 马远的另一件杰作《高士赏梅》。画中的白衣高士望向一片空寂,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亦能感受他的孤独。 可能是梅花激发了他的兴致,小童携来古琴,虽然观者听不见琴声,但不难想象琴声一定会如流水般动听。 ![]() ![]() 08 ![]() 元·佚名《游园仕女图》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同样是赏梅,在《游园仕女图》中,气氛全然不同。 一块湖石,一株梅树,一排阑干,构成庭院的一隅。一主一仆兴致勃勃,两人刚从梅树上折下花枝,想必正欲与花比美。 在她们的脚边,春天悄悄到来,芳草纷纷盛开。 ![]() ![]() 春天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