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 70年代的承德避暑山庄 真是个好地方

 看得见的历史 2022-02-10

看到这漂亮的景致,还以为是到了江南,其实这是承德避暑山庄,昔日清朝皇帝避暑的好地方。青莲岛上的烟雨楼,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而建,是专供清朝皇帝观赏雨雾景致的地方。

河北承德群山环抱,盛夏时节气候凉爽。清康熙、乾隆两朝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景色绚丽的避暑山庄。避暑山庄这个匾额,就是康熙皇帝所书。

避暑山庄占地面积为北京颐和园的两倍,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沿着起伏的山势,还筑有十公里长的宫墙。图为苑景区澄湖景色,远处为永佑寺舍利塔。

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澹泊敬诚殿,整个大殿用金丝楠木构造,俗称楠木殿,是皇帝举行大典,接见王公大臣、各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的地方,相当于紫禁城中的金銮宝殿。

烟波致爽殿,为皇帝的寝宫。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在此驾崩。

水心榭由三座亭阁组成,好一派江南景色,为苑景区的胜景之一。

建于乾隆年间的普宁寺,为一座汉藏风格结合的寺庙。

普宁寺又称大佛寺,内有千手千眼大佛,高22.28米,腰围15米,重达110吨,是罕见的木雕佛像。

普宁寺碑亭,内有两块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石碑,记载了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经过。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1767至1771年,是乾隆皇帝庆祝六十大寿和他母亲八十大寿时,为接待来自西藏、青海、新疆、蒙古等地的政教领袖和王公贵族,仿照拉萨布达拉宫而建,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须弥福寿之庙,为西藏六世班禅前来朝贺乾隆七十大寿的住地,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式样而建。藏语“扎什伦布”意为“福寿吉祥”,“须弥”意为“山”,故得此名,此庙又称“班禅行宫”。

建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的普乐寺,俗称圆亭子,为蒙古和西北各民族首领来朝而建。主殿旭光阁,外观极似北京天坛祈年殿。

普乐寺旭光阁的藻井雕工精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以为图片为何世尧 王露 白亮摄于1979年).

 这承德避暑山庄,真是个好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