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丕安 · 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白芥子

 虚竹怀远 2022-02-10

查看源图像

白芥子

白芥子主含硫苷类成分。

药理作用:

(1)抑制炎性渗出

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渗出,使浆膜、滑膜、肺泡壁血管之炎性渗出减少和重吸收,并有镇咳作用。

(2)增加腺体分泌

少量内服可是唾液、胃液、胰液分泌增加,大量可引起呕吐。

(3)皮肤刺激

白芥子油外敷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可使局部充血、发疱、温度上升。

(4)抑制甲状腺功能

抑制甲状腺吸碘率,紫苏子也有此作用。

临床运用:

(1)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多咳嗽。

(2)治疗胸膜炎胸腔积液。

(3)治疗膝骨关节炎、滑囊积液。

(4)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结节。

(5)治疗慢性炎症性淋巴结肿大。

临床思悟:

(1)关于“豁痰利气”以及“皮里膜外之痰”

“豁痰利气”即以通利去除痰液,而后肺气得以通利之意。“皮里膜外之痰”包含痰饮(胸腹腔等部位积液)、痰湿(呼吸道、消化道过多的分泌液)、痰核(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

(2)去除水肿积液的途径

西医:

肺、脑、眼底、内耳水肿——只能运用脱水剂,不能抽取;

心包、胸腔、腹腔、盆腔、关节腔积液——只能抽取,运用脱水剂无效。

中医:

水液可通过水系统调节,经水十二条与十二经络一起循行,如苓桂术甘汤、三子养亲汤均可运用。本质是通过调节浆膜、滑膜微小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促使水肿积液重吸收。

(3)化痰

①去慢性肺间质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水肿的泡沫状痰(抑制肺泡和细支气管的渗出,改善肺部微循环,明显减少肺水肿等泡沫痰);

②去胸腔、腹腔、心包、盆腔、关节腔积液(抑制滑膜、浆膜微血管的渗出,改善微循环,使积液重吸收);

蠲饮药除白芥子外还有葶苈子、桑白皮、桂枝、茯苓等,常配伍使用。

(4)具体疾病积液治疗

①红斑狼疮、硬皮病常有浆膜炎而有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用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增强疗效。

②结核性胸膜炎,抗痨同时运用蠲饮中药可加速积液吸收,且很少留下胸膜粘连的后遗症。

③恶性肿瘤引起的胸水,运用此类药可控制减缓积液增长速度,恶性程度不高的癌症运用此药能很大程度上促进积液吸收、延长存活时间。

(5)治疗膝关节腔积液

此药用于治疗轻证积液。浆膜、滑膜积液多由炎症、癌症引起,时间久后便会有大量纤维蛋白沉积,使得浆膜滑膜壁增厚粘连,积液包裹,难以吸收。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膝关节滑囊炎会产生肿胀积液,类似于“鹤膝风”,阳和汤为代表方,方中白芥子、熟地、鹿角霜、肉桂、炮姜等同用,若药性太热,可易熟地为生地,外加清热化湿药以平衡。辅以活血化饮中药泥外敷,促进积液吸收,肿胀消除。

(6)对痰液治疗

肺癌、慢性肺间质炎、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肺气肿、肺泡鹤末端细支气管有大量渗出液,并含有大量粘液蛋白,清晨有大量白色泡沫样痰,细丝相连,咳嗽气喘。可用三子养亲汤、苓桂术甘汤等。

(7)关于治疗痛风热证肿胀

痛风发作,足背红肿热痛,白芥子可与生地、秦皮、红藤等凉药同用,可减轻肿胀。对尿酸、疼痛无效。

(8)关于三子养亲汤

白芥子单味即可化泡沫痰,痰化则气急缓和;炙苏子单味只可扩管降气平喘,不能化痰;莱菔子化痰降气。

不良反应

无毒,常规剂量、长期水煎服无不良反应。此药性温,阴虚内热者不可服。超过15g,服用后胃脘不适、恶心,甚至呕吐。刺激作用较强,外敷时间过长,可导致局部起红肿水疱,且恢复较慢。芥子末误入眼睛可引起结膜水肿。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