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境与鱼病(6)

 新用户5488A7GH 2022-02-11

环境与鱼病

     在环境引发的鱼病中,除了前面所讲的一些因素外,水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不同的水温适宜不同的动植物生长,一旦水发生异常,那则容易引发鱼体不适,严重时产生鱼病。

冬季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我国幅员辽阔,北方有的地方冰冻期甚至长达五六个月,当水温低于0.5摄氏度以下,引起一些鱼类的冻伤也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即使是在南方,如果遇到严寒,也会导致一些热带鱼,如罗非鱼、革胡子鲶等出现冻伤。



总的来说,近些年来,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越到养殖的中后期,鱼塘底部沉积的鱼类粪便、残饵,还有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的浓度增加,都会对鱼体的免疫力造成影响。如按过去的一些经验,水质调节的好的鱼塘,像成都及成都平原周边,整个冬季,鱼只有几天才会出现停食的现象。而一些水质不好的鱼塘,到了十一月份,鱼就出现了停食。相对来说,停食对鱼体的免疫力会造成影响,这是在冬季诱发许多鱼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低温的情况下,鱼体发生停食,虽然低温下鱼体的代谢降低,但仍会消耗能量,而在这段时间所有的能量全靠鱼体所贮存的营养物质维持。比如通常情况下,越冬的鱼饵料系数明显高于不越冬的鱼。还有就是一些鱼体在停食前与停食后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就是常说的掉膘,当经过一至两月的停食中,体重减轻10-18%。那这减掉的这部分体重,其实就是鱼体所消耗的蛋白质、脂肪和能量。当鱼体自身贮存的能量、糖原消耗殆尽,那接下来,就只有通过肝脏,把蛋白质、脂肪转化成能量供鱼体消耗。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肝脏转化的能量越多,那就越多的在肝脏中沉积越多的有害物质,导致肝脏的代谢和免疫功能降低。



在成都周边有许多钓鱼塘,平时都很少投喂饲料,在冬季就更是少有投喂。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鱼所摄入的饵料全靠钓鱼的钓饵,这些钓饵大多是香精加上粮食的下脚料所加工而成,其营养成份与鱼体摄入所需严重不符。自然不能为钓鱼塘的鱼提供足够的能量与营养,那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鱼就极易发生因为免疫力降低,而感染一些疾病,比如水霉,或是在一些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分布较弱的鱼体部位,出现肿胀或是溃烂,比如背鳍基部,眼框周围组织等。

这里说一个特殊案例,叉尾鮰鱼塘里的草鱼,平时投喂的饲料蛋白高,草鱼吃了叉尾鮰饲料,肯定会吃出营养性的脂肪肝。当到了冬天一停食,时间一长,七八斤的草鱼都会出现死亡,什么原因,那还不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停食所带来的肝脏代谢脂肪,为鱼体补充能量,导致鱼体肝脏的病变进一步加重,才会出现死亡,这也正是前些天好几位养殖咨询的问题。对以上问题的处理,总的来说还是提前在温度适宜时和微生菌剂调好水质,让鱼尽量在冬天少停食,平时并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