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代书法名家名帖一览及研习之钟繇《宣示表》

 丘山三也君 2022-02-11
太傅钟繇虽为三国时期的魏国元勋,但历史给他的标签更侧重于书家也称楷书鼻祖。钟繇一生痴迷书法用了近三十年方有所成就,日间坐卧之余常以手指在座位、寝具上书写以至都被磨穿,不过这个呆呆的文艺男肯定不会在朝堂之上君臣对话间又摇动手指。“吾精思书学三十年,坐与入语,以指就座边数步之地书之,卧则书于寝具,具为之穿。”

图片

钟繇之后历朝历代的学者、书家、书法理论对他的真书推崇备至认为其字古雅合道。唐朝张怀瓘《书断》评曰:“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又云:“元常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  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云:“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虞世南云:“ 钟太傅师资德昇,驰骛曹、蔡,仿学而致一体,真楷独得精妍。《书法正传》云:“钟繇书法,高古纯朴,超妙入神。”。看来,古雅、合道、有趣、博采众长自成一体、超过师傅是学成的方法。可惜他的真迹并无传世,只能在一些后代的摹、刻之本中略得一见。

图片


钟繇(151一230),字元常,三国魏大臣、书法家。颖川长社(属今河南长葛)人。明帝时进太傅,封定陵侯,人称钟太傅。谥成侯。钟繇书法学习曹喜、蔡邕、刘德昇。他博取众长,擅长隶书、楷书、行书。对书法的章法和结体有深入周密的研究。其书法的艺术特点是:巧趣精细,茂密幽深,自然天成,无雕琢气。其楷书笔法和结体上带有浓厚的隶书气息,风格古朴,被历代奉为楷模。被北宋《宣和书谱》誉为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钟繇与东汉张芝,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为书中四贤,又同王羲之并称钟王,主要书法代表有“五表”——《荐季直表》、《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调元表》和《墓田丙舍帖》等。

图片


钟繇的字对于惯习唐楷的今人而言总觉得缺乏某种美和法度,可能是他的间架不如唐楷成熟,笔法也略存隶书的意味,但正是这种特点形成了天然质朴之美,而且笔划间细品下来颇不乏一些惊心的趣味。

图片

汉字从形成之初一路而来,每在时人浮躁无根时,总有其潜学之辈溯源而上以求根本,这不单纯是尚古也不是越古越高,而是我们在发展的路上总要继承。文字不是今人创造,无学之辈却总尚博人眼球贻笑大方。好了,既然理入也要行入,还是来开始一天的练习吧。

图片


“尚书宣示孙权所求,诏令所报,所以博示。逮于卿佐,必冀良方出于阿是。刍荛之言可择廊庙,况繇始以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