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会13 || 于 伟:让教师有做研究的“功夫”

 智慧之吻 2022-02-11

导读

2022年新一季校长会,我们为您邀请到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于伟作为主讲人。于校长的第一讲,与我们共同聚焦教师这一群体,看学校管理者应创造怎样的条件,让教师有做研究的“功夫”。
图片

全文共2410字,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bjie.ac.cn
 

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谈“研”色变:“说说还行,写我可不擅长!”“做研究那么阳春白雪的东西,我可做不来。”“每天那么多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理,哪有时间做研究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99)陈向明认为:参与研究可以帮助教师从所谓“必然王国”逐步走向“自由王国”,从日常繁杂且重复的教学工作中脱身而出,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暂时超脱,研究的魅力就是可以让教师在思想劳动(研究)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味。(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为什么很多中小学教师和专家学者对研究的看法相左呢?分歧主要在于对“做研究”的不同理解。教师们认为的教研是“做调研、进行数据分析、写论文、写研究报告”等专业性强的、要求规范的、需要遵循一定流程的学术研究,而专家学者们所说的教师教研并不单纯是学术性的研究,而是对教师已有经验的理性思考,这样的研究是基于教师的、基于经验的、立足田野的。做研究有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对已有经验的理性思考可以让累加的经验焕发新的魅力。“教”“研”相长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重要要求,更是学校发展改革之重要保障。从教学走向研究,用研究指导教学,提升学校整体研究实力,这是优质学校建设的一大法宝。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创造条件,让教师有做研究的“功夫”。

一是要给教师做研究的时间。做研究是需要时间的,很多一线教师的时间过于琐碎,没办法进行连续的思考。时间从哪儿来呢?集体备课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目前的备课往往只是单纯探讨如何教的问题,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还应该强调经验的交流分享和总结。集体备课应该是一种教学和教研融合的“聚会”,以学科年级组为单位,每周安排固定的聚会时间和地点,探讨一些共同的话题,也可以专门用于反思和书写。开学初的准备周和放假前的整理周,也是教研的绝佳时机。固定时间和地点的独立思考或集体研讨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让教师从繁杂紧凑的课堂生活中抽离出来。

二是鼓励教师做原生态研究、小微研究,做接地气的研究者,做思考的行动者。一线教师可以做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前者是基于教学改进,为了解决具体的、细节的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是从解决问题出发,而不是从大理论、从文献出发。后者关注的是教学情境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强调原生态的深描。教师的研究要聚焦四个关键词:原生态、生活史、大数据、小微研究。原生态就是一线教师做研究要注意最原始的材料收集,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细致的观察、记录或录像;同时研究要跟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成长史相关。如有一位教师就对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中儿童提出的1100 多个问题进行了原生态的收集和分析。

三是要建立做研究的保障制度,为教师做研究提供可能性,调动教师做研究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研究力。教师“聚会”其实是一种时间制度,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研究团队及培训监督机制,以及课题研究指导、论文发表、著作出版资助等保障机制。如通过名师工作室“孵化”名师,形成教学研究共同体,名师通过自身扎根课堂的“贴地皮”研究,引领研究共同体成员开展原生态、有温度、有深度的教研活动。再比如建立学历梯度不同、教龄长短不同的“学科委员会”,共同探讨学科发展的“大、难、新”问题,并在一定周期内进行学科发表,群策群力、自下而上地带动学科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学校定期组织学术交流和展示、对已有研究定期梳理结集成册、创办校刊校报等都会助力教师教研“功夫”的提升。做课题是推动教师做研究的重要载体,课题是基于教师需要破解的问题,其成果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对于教师而言难度较小。

教师对于“做研究”的焦虑是因为彼此没有留下好的印象,做研究可以是草根的、朴素的、田野的,其实每个善于反思的教师每天都在做研究。做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高质量教育教学活动,最终目的是要了解和成就学生。有了做研究的视角,掌握了做研究的“功夫”,可以打开教师的另一扇窗,让每个教师遇到不一样的自己。

(本文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2年第1期 · 校长会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杨晓梦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什坊街2号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56号
邮      编:100120
网      址:www.zxxgl.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