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水湿盛,舌苔腻屡治无效,关键的这味中药你绝对想不到!

 无限雄风 2022-02-11

个人简介:张郎中,90后中医,中医学硕士,社区医院坐诊,半日临证半读书,崇尚中医经典,倡导“天人合一”的理念,致力于传播中医思维,让中医思维照亮每个人的生活。

1.熟地能祛湿,有没有开玩笑?

如果郎中说,熟地能化湿利水,你信吗?

对,你没看错,就是那个异常滋腻碍脾的熟地。熟地这个药,已经被印象流了太久,一直以来,它都是以“黝黑”“滋腻”的形象示人,它的成名药大概就是“六味地黄丸”,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熟地可以补肾。

学中医的,也都有这样的共识,脾胃虚弱,痰湿重的人不可服用熟地,只因熟地过于滋腻,会加重脾胃负担,有碍消化。

水湿重,大便粘腻,舌苔白厚腻,一般的思路都是从化湿来下手,或加点健脾的,或加点温通的,只能说有效有不效。

还别说,有些水湿没有熟地真治不了。

2.诊疗过程

郎中近日就接诊了一位患者,病程较长,症状繁多,体质虚弱。

具体症状:失眠,贫血、头晕、乏力、鼻腔灼热、面部暗疮、后背酸痛、口淡不渴、怕冷、腹胀、肠鸣、食后困顿、小腿肿、大便粘腻,子宫肌瘤史。

治疗经过:曾服六君子汤半年余,腹部症状改善不显;艾灸半年余,仍食后困顿、小腿肿;服用少腹逐瘀汤数月,痛经有所缓解,血块颜色好转,但是经量偏大,其中有2天经量可达到100ml到200ml。

舌质淡,苔白腻。

患者的这些症状其实都很明确地指向了三阴病。太阴、少阴、厥阴都有问题。鉴于患者虚弱且敏感的体质,郎中先后开了桂枝加葛根汤、小建中汤、小半夏汤加减治疗。

药后精神好转,胃口好转,后背已不酸痛,但仍眠差,腹中作响,排气多,腹胀,大便不成型。

治疗到这里郎中就开始重新思考,虽然药后患者的症状都有所缓解,但是却反反复复,总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这种情况应该还是没有完全切中病机。

郎中又重新翻看了一下聊天记录,患者曾经长时间服用六君子汤以及艾灸治疗,症状却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其实在治疗上面,都过于关注于气和阳的层面,一直在补气、行气、温阳,而患者的明显的水湿症状又导致利水化湿药长期大量使用。这就必然导致患者阴精层面的极度匮乏。

大家可以再回看一下患者的诊疗经过:

1.鼻腔灼热、面部暗疮等“热证”2.用艾灸后气虚之证并未缓解3.用少腹逐瘀汤(里面有小茴香、干姜等温热之药)后经量过大。通过这几点,可以初步推测,患者的阴精其实已经处于一个比较匮乏的状态了。

郎中此次开方如下:


桂枝10g,白芍15g,甘草6g,生姜3片,大枣3枚,熟地30g


3天后患者复诊,效果很明显,睡眠改善,心脏症状改善,令人称奇的是,大便反而较前成型,舌苔也由腻转薄。


3.熟地为何能祛湿?

患者的根本问题在于阴精不足。
请注意郎中在这里用了“阴精”这次词,而不是“阴血”或者“血虚”。“阴精”的层面要更深,用川芎、当归之类仍多在血分之浅位,或许会有效果,但是会非常有限。

所以在这里非熟地不可。种植地黄有一个常识,不能再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种完地黄后,土中的精气会被吸收,若干年不能恢复。由此可见地黄所含精气之盛。

熟地质重味厚,直入下元,补的是最深层次的阴精。如果存在阴精亏虚,即便脾虚夹湿,也可以放胆用之,很多人担心用了熟地后会导致滋腻碍脾,水湿加重,其实还是辨证不准确用药不精确。

这里用一个用药要点,熟地的用量一定要大,否则到达不了最底部。大家对比一下这两种用药,第一种:党参30g,熟地15g;第二种:党参5g,熟地50g,试问哪种容易出现滋腻碍脾的情况?

答案是第一种。虽然第一种熟地的用量只有15g,但是还有30g党参掣肘,必然使熟地滞留在中焦;第二种熟地量大,党参无法对其造成阻碍,可以直入下元,对中焦无犯。

施今墨老先生有熟地和砂仁这个药对。施老认为,熟地伍砂仁。熟地益肾补血,砂仁辛散醒脾,以砂仁辛散之性去熟地腻胃之弊。二药同用补血开胃。

郎中并不这么认为,砂仁走中焦,熟地走下焦,两种同用,就很容易出现熟地被拉到中焦的情况,导致腹胀、打嗝、放屁等症状的出现。这并不是所谓的排病反应,而是熟地在中焦消化不充分所产生的反应,就好像煤炭燃烧不充分就会冒黑烟一样,一个道理。

熟地明明是作用于下焦的,反而非要把它拽到中焦,还声称熟地滋腻碍脾,这不是自找不痛快吗?

熟地为何能除湿?并不是说熟地本身有利湿的作用,它针对的主要是阴精亏虚生湿的这么一种病机。人体阴精正常情况是以封藏的形式保留于肾的,如果肾的封藏之力不足导致阴精外流,阴精就会转化为水湿痰饮。这种水湿痰饮只用中焦药是徒劳的,只用把下元阴精补足,才可断水湿之源。不祛湿而湿自去。

4.大剂量熟地治疗肝ca腹水

郎中的这个案例只算是个小病案,大剂量的熟地可以用来消除肝硬化腹水,让人叹为观止,郎中找了乐山名医刘方柏的医案,一起欣赏。

患者,男,77岁。2006年2月23日就诊。 

半年前诊为肝癌,近一月来腹胀加重,渐至腹大如鼓,入某院住院数日,臌胀日剧,至胀极欲寻死,自动出院,转诊于余。由两人搀架缓步来诊。面色黧黑,形瘦骨立,腹大如瓮,腹壁青筋鼓露,呕吐,气短难续,二便艰涩,下肢肿胀,呻吟不已。脉迟细,舌苔白。 

相关检查。CT:肝癌、大量腹水。X线上消化道造影:食管下段静脉曲张。B超:肝实质占位,大量腹水。免疫检验:甲胎蛋白250.73μg/L。 

自半年前发现腹胀和反胃,经有关检查确诊为肝癌后,即用中西医双重治疗,从未间断。腹胀进行性加重1个月来,由门诊而转为住院医治,然病情不仅未能遏制,反日甚一日。万般无奈之时,家属闻刘方柏教授曾治多例类似患者均获奇效,方转诊于余,以求一试。 
初诊:
臌胀,肾阳亏损,真阴凅竭,气化无权,中焦气壅。 
处以补下启中汤合二金汤加味。 

熟地黄120g   枸杞子30g   山茱萸20g  
炮附子20g   肉桂10g   仙茅12g   
龟甲20g   厚朴30g   海金沙30g   
鸡内金12g   土鳖虫10g   蝼蛄10g   
红参10g   猪苓10g   生白术40g   
鳖甲20g 

水煎,每日1剂。

3月1日二诊:
上方服完一剂,大便稀黑、腥臭,日排五六次,服第二剂起大便减至日二三次,色已不黑,腹胀明显消退,按之较软,呕仅于进食时小作,精神转好,不再呻吟。续前方5剂。 

3月6日三诊:
自服中药以来,患者自行停用一切西药。现呕吐止,进食则胀,大便日二次,已不稀,口干,脉较前有力,舌质稍干。真阳已见回复,治宜酌增化气行水。 

去附子 肉桂 仙茅
加桂枝10g 猪苓10g 茯苓皮30g
泽泻30g 大腹皮30g

4剂。 

6月12日四诊:
患者坚持服上方,每日或隔日一剂。腹胀已大消。B超探查:少量腹水。纳食接近正常,精神转好,能外出游耍。 

8月23日五诊:
B超探查:腹水全部消失。血检:红细胞、血红蛋白、总蛋白均较前明显上升。腹胀及肢肿全消。突出感到困乏、倦怠,宜续行补下以固本,添用补脾以益气,调整处方于下。 

熟地黄100g 龟甲15g 鳖甲15g 
肉苁蓉20g 土鳖虫10g 海金沙30g 
鸡内金12g 红参10g 茯苓12g 
炒白术12g 炒白扁豆30g 陈皮10g 
山药30g 砂仁10g 薏苡仁30g 

患者持续服上方,二三日一剂,中途小有新疾,如呃逆、腹泻等,均以临时对症治疗方一二剂而愈。直至2007年11月下旬因较多次饮用啤酒后大吐血,于当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自接受本法治疗以来,一直以相对好的生活质量存活了近2年,腹水至死未见再发

如果您觉得郎中写的还行,请您给郎中点个“赞”和“在看”,每一份鼓励都是郎中前进的动力,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