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鼻喉医生必备」外耳道炎的治疗方法?

 钱首相小泉 2022-02-11

外耳道炎通常是指弥漫性外耳道炎,而局限性外耳道炎称为外耳道疖。外耳道炎为细菌、真菌感染或变态反应引起的外耳道皮肤、皮下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多发于夏秋季节,可分为急性外耳道炎和慢性外耳道炎。急性者以浸润性炎症为主,慢性者以脱屑为主。有真菌感染者又称为真菌性外耳道炎。

文章图片1

病因

主要致病原因可能是:(1)挖耳,导致外耳道皮肤受损引起感染;(2)洗澡游泳时外耳道进水,外耳道皮肤被浸泡破坏了角质层,导致微生物环境改变抵抗力下降;(3)空气湿度大,气温高,影响腺体的分泌,降低了外耳道的局部防御功能;(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刺激;(5)身体抵抗力下降,如慢性肾病、糖尿病等。

临床表现

1、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1)疼痛:发病初期耳内有灼热感,随病情发展,耳内胀痛,疼痛加剧,甚至坐卧不宁,咀嚼或说话时加重。
(2)分泌物随病情的发展,外耳道有分泌物流出,并逐渐增多,初期是稀薄的分泌物,逐渐变稠成脓性。

2、慢性外耳道炎慢性外耳道炎常使患者感耳痒不适,不时有少量分泌物流出。如由于游泳、洗澡水进入外耳道,或挖耳损伤外耳道可转为急性感染,具有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的症状。

治疗

1、清洁外耳道,保证局部清洁、干燥和引流通畅,保持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

2、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3、在尚未获得细菌培养结果时,局部选择广谱抗生素滴耳液治疗,注意不要用有耳毒性的药物和接触过敏的药物。

4、外耳道红肿时,局部敷用鱼石脂甘油纱条,可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如外耳道严重红肿影响引流,可向外耳道内放一引流条,滴药后使药液沿引流条流人外耳道深处。

5、严重的外耳道炎需全身应用抗生素,耳痛剧烈者给镇痛药和镇静剂。

6、慢性外耳道炎保持局部清洁,局部用酸化的干燥的药物,可联合应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类药物。

预防

1、改掉不良的挖耳习惯。
2、避免在脏水中游泳。
3、避免水进入外耳道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