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如何利用价值平均策略实现十年十倍(一)中,我用中证500指数模拟了一轮年化能达到十年十倍的投资过程。 本文将详细讨论价值平均策略的投资细节,主要解决四个问题: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持有阶段做什么? 买什么 最适合的投资标的当然是指数。第一,指数不会死,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黑天鹅;第二,指数方便估值,可以大致正确的判断当前市场是贵还是便宜。 通过查询每日估值,找出低估的指数就可以开始投资了。 有证券账户的可以买指数对应的ETF,也可以在基金公司或代销商申购指数基金。 基金公司只能申购本公司发行的基金,代销商基金可以申购市面上大部分基金。推荐的代销商有支付宝、京东金融、蛋卷等。 指数基金除了完全跟踪指数的ETF联接基金,还有一些变种,比如增强指数基金、价值指数基金、低波指数基金。通过对这些变种指数基金的配置可以丰富投资策略。 增强指数基金是通过某些策略取得比指数高一点的收益,长期看增强指数基金更强,但是收益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逐渐向指数靠拢。所以如果想买增强指数基金,优先挑选规模较小的。 价值指数基金是采用价值因子从指数中挑选一部分股票买入,偏向价值策略。也就是会有更大几率买入指数中的白马股。 低波指数基金是从指数中挑选波动率更低的股票买入,根据研究低波动指数长期会战胜对应指数。现在能买的的是中证500低波指数基金(930782) 什么时候买 什么时候买呢,简单的来说就是在你认为低估的时候买入第一笔。 大家可能会问了,什么是低估? 每个人对低估高估的定义不同,但不妨碍我们获得模糊的正确。直接查询估值表,我的定义是15%以下为低估,85%以上为高估。当然你可以定义自己认为合理的估值区间比如30%以下低估,70%以上高估,这没问题。但是不要过于苛刻。 比如,张三想从估值5%开始买肯定比从15%买要低,收益更高!李四想我等到估值变成0%再买,那不就是抄到历史大底了,太爽了! 这些想法都没错,但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之前发生过的市场走势今后不会一模一样重复。看估值判断市场底部比看指数点位科学一些,但不能强求市场一定会如你所想。万一估值到不了0%甚至到不了5%呢?那你不是有很大的踏空风险? 所以摒弃一把梭的买入方式,在低估建仓阶段也可以采用定投的方式,比如把准备建仓的60%的资金再分成10份,只要指数处于低估就定期买入,直到买够60%。或者定幅度买入,在低估阶段每下跌5%就买入一份等等。 还应该引入资产配置的观念,买入多个指数。特别是不同国家的指数基金,一般估值都是轮动的,中国低估时,美国可能高估,过几年可能反过来。灵活配置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 持有阶段做什么 建仓完成后就进入持有阶段,持有阶段做什么呢? 利用价值平均策略定期调整持仓。 在文(一)中演示了一个价值平均策略的例子 建议以每三个月的周期进行价值平均策略的定期调仓。 这里需要考虑两点:一是预留多少现金合适,二是收益率定在多少合适。 预留现金越少最后收益越高,但在持续下跌很久的情况下可能会遇到现金不够。 收益率也是如此,定太高,现金很快就用完了,定太低,影响最后的收益。 大家可以自行测试,选取一个合适参数。 什么时候卖结 什么时候卖呢?高估的时候开始卖出! 查看每日估值,当你持仓的指数高估了,就可以着手准备卖出。 可以采用进入高估就分批卖出的策略,也可以利用技术分析挑选合适的时机卖出。 总结 以上就是对这四个问题:买什么,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持有阶段做什么的解答。 基本就是这样,每个阶段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但大的原则不会变:低估建仓,高估卖出,平时跟随价值平均策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