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澍[清道光朝重臣]

 与鹰共翱翔 2022-02-11
嘉庆十四年(1809年),任四川乡试副主考。此后十年,陶澍先后任詹事府詹事、记名御史、江南道监察御史、陕西道监察御史、会试同考官、会试内监试官、巡视中城、户科给事中、巡视南漕、吏科掌印给事中、道员等官职。在任上,陶澍均能恪尽职守,勤政恤民。
嘉庆十九年(1814年),陶澍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发现吏部候选官员太多,遇有官缺,则粥少官多,争议纷纭;吏部又立法不一,设置重签,形成混乱,造成弊端。陶澍主张统一立法,废除重签名目,堵塞漏洞,防止弊病。是年底,陶澍又陈奏州、县积弊,明确指出:“州、县之弊日深,州县之疲顽有自”。接连例举了八种州、县官场弊病。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陶澍被任命川东兵备道。十二月抵达重庆赴任。任中清理积讼,打击恶棍,平反冤狱,安定社会秩序。禁止私设关卡,畅达交通,鼓励工商,发展商业贸易。察看农村,体恤民情,奖励开荒,发展农业生产。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十一月,新即位的道光帝擢陶澍为山西按察使。
道光元年(1821年)三月,兼署布政使。八月,调福建按察使。十月,未及福建赴任,擢安徽布政使。
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擢安徽巡抚。
陶澍对安徽进行了全面的治理:
清理安徽钱粮,杜绝钱粮亏空。
救济灾民,建立丰备义仓。
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整饬吏治,安定社会秩序。
重视文教,倡修《安徽省志》。
1.清理安徽钱粮,杜绝钱粮亏空。
2.救济灾民,建立丰备义仓。
3.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4.整饬吏治,安定社会秩序。
5.重视文教,倡修《安徽省志》。
道光五年(1825年)五月,陶澍调任江苏巡抚。因洪泽湖决口,漕运阻浅,特调任江苏巡抚,亲至上海主持漕粮海运,雇沙船一千五百艘,运苏、松、常、镇、太五府州漕粮一百六十余万石至天津,为清代大规模海运漕粮之始。
道光六年(1826年)正月,陶澍再次“亲莅上海,部先后,申号令,各州、县剥运之米,鱼贯而至,鳞次而兑,浃旬得百三十余万为首运,余三十余万归次运。告祭风神、海神、天后,集长年三老,犒酒食银牌而遣之。万艘讙嘑江澄海明,旌旗飙动鼋龙踊跃。”二月底,漕运船队顺利抵达天津。
陶澍任江苏巡抚首倡海运,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所取得的最重要、最典型的成果。
整肃吏治,改造民风,建设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
关心人民生活,救济灾荒。
大力兴修农田水利。
加强治安,严惩讼棍
1.整肃吏治,改造民风,建设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
2.关心人民生活,救济灾荒。
3.大力兴修农田水利。
4.加强治安,严惩讼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