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力越差,压力越大?冬奥会的运动员是如何应对比赛压力的?

 译言 2022-02-11

羽生结弦在冬奥赛场上挑战4A而憾失奖牌,打动无数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一种笃定,一种悲壮,也是一种强大。

羽生结弦在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奥运会执意跳4A,谷爱凌在最后5分钟毅然决定挑战1620,面对巨大的压力,他们是怎样作出迎难而上的伟大决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看看。

职业运动员不易做。运动员不仅要达到超出常人承受范围的体能要求,还要在比赛中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

英国18岁网球选手艾玛·拉杜卡努(Emma Raducanu)退出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后曾在社交媒体上如此袒露心声。这位年轻选手在锦标赛中表现不俗,但在一场赛事开始出现呼吸和心率失调的问题,她后来把这归咎于“过度紧张兴奋”。

拉杜卡努并非第一个受压力影响出现身体问题的运动员。英国足球运动员马库斯·拉什福德(Marcus Rashford)就透露过去也曾遇到类似情况。

压力能引起强烈的身体反应,个中原因有很多,但人们可以通过训练改变这种反应,以积极的方式回应压力。

01

评估压力

成绩压力几乎在所难免,但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会对压力作出何种反应,是由很多不同因素共同决定的。

一般情况下,压力是“需求”和“资源”两者交换的结果。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需要满足的要求高于自身能力,就会对这件事情感到压力。因此,对运动员来说,“需求”包括取得成功所需的高度的身心付出,对赛事的不确定性或获胜机会,以及对其健康或自尊的潜在危险(如身体受伤)。

另一方面,资源是一个人处理这些需求的能力,包括自信水平、自认为对事情结果的掌控力,以及对事情本身的态度是期待还是抗拒。

每一个新的要求,每一处环境变化,都会影响一个人对压力产生积极还是消极的反应。一般来说,人在处理这种情况的时候,感觉自己拥有的资源越多,对压力的反应就越积极。这种积极的压力反应被称为挑战状态。

而当一个人感到要求过多的时候,就更有可能产生消极的压力反应,这被称为受胁状态。研究表明,挑战状态能激发良好的表现,而受胁状态往往导致表现较差。

在拉杜卡努的事例中,更多的观众、更高的期望以及面对一个更娴熟的对手,可能都让她感到更高的要求,但却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也就导致她产生受胁反应。

02

压力的后果

挑战反应和受胁反应会影响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两者也被称为“压力荷尔蒙”)的分泌,因而从本质上影响着人体在压力情境下的反应。

在挑战状态下,肾上腺素会增加从心脏泵出的血液量,使血管扩张。这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因为肾上腺素可以将更多的能量输送到肌肉和大脑。这种血管中血量增加而血压降低的变化一直与优异的运动成绩相关联,如板球击球、高尔夫球推杆和射罚球等。

在受胁状态下,皮质醇会抑制肾上腺素的积极作用,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理反应减慢(如决策能力下降)和心率加快。简而言之,受胁状态令人更焦虑,继而做出更糟糕的决策和表现。

在网球运动员中,较高水平的皮质醇会表现出更多的发球失误和更高的焦虑感。

即便如此,焦虑也是运动员面临压力时的一种常见体验。焦虑会加快心率和排汗,导致心悸、肌肉震颤和呼吸急促,伴随头痛、恶心、胃痛、虚弱等症状,严重情况下或会令人迫切想要逃离现场。焦虑还会降低注意力和自控能力(比如保持冷静的能力),并导致过度思考。

个人的焦虑程度取决于其拥有的需求和资源。焦虑也可能表现为兴奋或紧张,具体取决于压力反应。

03

应对机制

消极的压力反应有损身心健康,而反复的压力反应还会增加罹患心脏病和抑郁的风险。

但是也有很多方法可以让运动员在压力情况下作出积极的反应。人们可以通过语言来鼓励对方的自信心和掌控感,从而促进积极的压力反应。心理学家还可以帮助运动员改变他们对生理反应的看法,比如帮助他们将心率加快理解为兴奋而非紧张。

想象等心理技技巧也有助于减少受胁状态下的生理反应,比如让运动员在脑海中回忆过去表现出色的画面,或者想象自己在未来的精彩表现。这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自信,控制压力。

在训练中制造竞争压力也可以帮助运动员学会如何应对压力。比如可以给运动员及同伴打分,制造竞争的氛围。与普通训练相比,这提高了运动员需要满足的“需求”,运动员也能在这个过程中练习应对压力。

因此,我们绝对可以通过学习更好地应对压力,而习得这项技能可能只是运动员得以不断创造奇迹的原因之一。

编辑:Claire

排版:阿桃

监制:April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