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坛巨匠”孙犁给我们的启示

 丘山三也君 2022-02-11

    孙犁给我们的启示

    郑法清

    孙犁是大家公认的文坛巨匠和语言大师。其造诣之深,成就之大,威望之高,评论家和文学史家早有定论。孙犁一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我们应当向孙犁同志学习些什么?我个人认为,孙犁在文学理论和文学创作上取得那样大的成就,主要来自五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明确的创作理念。孙犁一生尊崇鲁迅。他不但熟读鲁迅作品,而且深信鲁迅的方向是文学创作的正确方向。抗日战争初期,他首先做的两件事,便是在《红星杂志》和《冀中导报》上发表长篇论文《现实主义文学论》和《鲁迅论》,从此坚定地走在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正确地处理了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生活,文学与政治,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形成一种稳定的创作状态。

    第二,深厚的思想与学识修养。孙犁一生没离开过书。中学时期,不但阅读了大量中外文学名著,而且读了许多宣传马列主义的社会科学著作,还读了不少自然科学类图书。上世纪50年代以后,他购买并阅读了大量古代典籍。仅据他1976年编订的《老荒书屋藏书草目》,这类图书就有3700多卷(册)。有两个事实可资考证,一是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看了他的《耕堂读书记》,说:“我非常惊讶,即使一些专攻文史的学者,是否读过他读过的这些书。”二是他看青年作家的作品一眼就知他师承何人风格。孙犁曾说,不管是搞创作还是搞评论,“书底儿很重要。有些人创作水平上不去,是因为没有书底儿。”博览与精读,使孙犁成为真正的学者型作家。

    第三,强烈的创造意识。孙犁论文不袭旧说。他写小说、散文,一向有自己对生活独特的观察,独特的体验,独特的表现方式。他的作品,常是因时因事因不同的题材需要而采用不同的写法,与时俱进。晚年他写的《书衣文录》《芸斋小说》《乡里旧闻》,无疑是一种文体的创造。

    第四,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孙犁的文章从来不轻易出手。就是一篇短文,写完之后也常是推敲再三。一部4万多字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写到末章,居然一头倒地,一病10年,就是这种创作态度的明证。那作品字是不多,但思想容量很大。他说过,“别看就那么几万字,我可是把许多东西都压缩到里边去了”。大概就是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使《铁木前传》成为一代名著。

    第五,淡泊名利的文人胸怀。孙犁独处一隅,自甘寂寞,每天默默地和书报刊为伴。既不到别人家串门,也不喜欢别人到他那里做没有意义的闲叙。只喜欢阅读与写作。别人怎么评价他的作品,一部书出版之后给多少报酬,他从不计较,更不曾与别人在地位上一较短长。还特别不喜欢出头露面,各种会议,他是能推就推。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淡定的处世态度,使他把一生有限的精力都用在了写作上。

图片

孙犁(1913年5月11日-2002年7月11日),原名孙振海,后更名孙树勋,笔名有孙犁、力编、纵耕、余而立、土豹、原平、林冬苹、林冬平、芸夫、孙芸夫、耕堂、芸斋、姜化、庸庐、时限等,河北安平人,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中国作协天津分会主席,中国作协第四届顾问,第五、六届名誉副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1913年5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孙遥城村。1924年,跟随父亲前往安国县城上高级小学,开始接触到'五四'以后的文学作品。1937年冬,抗日战争爆发,孙犁加入抗战工作,并编写了《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的小册子,指导敌后的抗日宣传工作。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1年起,出版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6年,发表中篇小说《铁木前传》。2002年7月11日6时,孙犁因病逝世,享年90岁 。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