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鸿印雪 文/生子 印,yìn,会意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上方是一只手指张开的人手的象形,下方是一个半跪着的人的象形。两部分合起来,就表示出了一个人在用手按压另一个人的意思,“印”字的本义是按,是“抑”的古字。“印”又可解释为印章、官印等。《说文解字》释印字为玺印之印,是后起义,非其本义。印字从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说文》小篆形体上看,都像人以手抑按人而使之跪下的样子,即后世“抑”字初文,后世抑表示印字本义,印字只表示引申义。 印姓出自姬姓。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友于郑,建立郑国,为伯爵。至郑穆公有儿子舒,字子印,其子孙在郑国为卿大夫,以祖字为姓,为印氏。郑大夫印段,字子石,即子印之孙,其后人世代沿袭为印姓。印姓最早的先祖是黄帝。 玉玺在古代是皇权的象征之一,可不管哪朝哪代,国家的印章都是篆书,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等文字。小篆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书同文让李斯新发明的文字。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重新刻制了一方开国大印,大印字体一改前人使用篆书的习惯,转而改用宋体。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人人平等,宋体方正美观,方便老百姓辨认,更能记住印章上的字。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通常一副书画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章,有些水准的作品就要用到闲章,以起到布局装饰为作用。书法作品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2022年2月11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