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病例带你深入分析丨TIA or TFNE

 goodluckchao 2022-02-11

公众号:那些神经病

作者:王乾成,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患者老年女性,有糖尿病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出现发作性症状,毫无疑问首先需要考虑TIA,当然该患者还需要与癫痫、低血糖、淀粉样发作等相鉴别。

图片

急诊头颅CT本想排除出血,却意外的发现了右侧中央沟皮层蛛血,再次询问病史,患者否认外伤史,因此考虑自发性皮层蛛血!

图片

图片

皮层蛛血病因复杂,多达十余种,而相对常见的病因有5种。CAA是60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病因,60岁以下主要病因为RCVS,而脑动脉狭窄/闭塞、CVST则可以横跨整个年龄段。

图片

回到这例患者,既有发作性症状,又有皮层蛛血,因此我们推测可能有如下3种病因。

图片

图片

脑动脉狭窄/闭塞导致的皮层蛛血在中国人群所占比例高达59%!

图片

这是文献报道的患者,53岁,男性,左侧偏瘫,CT和Flair可见右侧额叶皮层蛛血,DWI可见右侧尾状核头部及侧脑室旁串珠样梗死灶,提示内分水岭梗死,而CTA证实了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的重度狭窄,因此第一种可能:脑动脉狭窄/闭塞导致皮层蛛血和TIA的推测是成立的。

图片

图片

孤立的皮层静脉血栓形成,既可以导致皮层蛛血,而癫痫又是其最常见症状,因此第二种可能:iCVT导致皮层蛛血和痫性发作的推测是成立的。

图片

孤立皮层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是具有挑战性。这是文献报道的一例患者,DWI可见右侧额叶脑实质损害,SWI序列可见低信号条索征,横跨多个脑沟,可与皮层蛛血相鉴别,而MRV未见右侧上吻合静脉显影,进一步完善DSA检查,静脉早期右侧上吻合静脉未显影,静脉晚期上吻合静脉造影剂滞留,因此综合各项检查结果,考虑孤立的皮层静脉血栓形成(上吻合静脉)。

图片

这例文献报道的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及痫性发作,Flair右侧额叶可见皮层蛛血,T1序列矢状位和轴位可见T1低信号点征,经抗凝治疗后3月复查,点征消失,闭塞皮层静脉再通。

图片

除了孤立皮层静脉血栓形成外,静脉窦的血栓形成,如上矢状窦静脉血栓同样可以导致皮层蛛血。

图片

这例文献报道的患者,出现头痛及发作性症状,Flair可见右侧额叶皮层蛛血,MRV上矢状窦未显影,因此考虑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导致的皮层蛛血和短暂性神经系统症状,遗憾的是患者未行脑电图检查,不能较为肯定的认为此次的发作性症状是痫性发作,还是非痫性发作。

图片

CAA是年龄相关的脑小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是Aβ淀粉样蛋白(Aβ42)在神经元的沉积,而CAA是Aβ淀粉样蛋白(Aβ40)在皮层和软脑膜中小血管的沉积,两者的区别主要是蛋白片段长度不同、沉积的部位不同。

图片

图片

相对于CAA非出血性影像学表现,出血性影像学表现更具有特异性,因此也被纳入了改良的波士顿诊断标准。而cSS/cSAH与CAA导致的TFNE密切相关。

图片

图片

图片

皮层蛛血只是头颅CT上的一个细微征象,它的背后有许多的病因,因此我们需要一套完整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A(寻找血管畸形、大动脉狭窄、RCVS、血管炎、较大的感染性动脉瘤的证据)、CTV/MRV(寻找CVST的证据)、Flair/DWI(寻找PRES、肿瘤、脓肿、感染性心内膜炎导致栓塞性梗死的证据),SWI/T2*(寻找孤立皮层静脉血栓如条索征、海绵状血管瘤及CAA的脑叶微出血和皮层表面铁沉积的证据)。如果这些检查都不能明确病因,就需要完善有创的DSA检查,明确有无较小的软脑膜动静脉畸形或动静脉瘘等。

图片

图片

让我们比较疑惑的是,Flair序列对蛛网膜下腔的病变敏感性很高,但未见相应的脑沟有异常信号!相反T1序列可见高信号的血液分解产物。

图片

患者MRV检查除左侧横窦稍狭窄外,各静脉窦以及主要皮层静脉显影清晰,不支持CVST。而此次,Flair序列可见中央沟高信号的亚急性出血(两次磁共振检查相距11天)。

图片

SWI除了可见右侧中央沟的皮层蛛血,未见横跨脑沟的低信号条索征,因此也不支持CVST。

图片

SWI的其他层面可见多发的微出血,位于脑叶而非深部。右侧颞叶可见可疑的皮层表面铁沉积(cSS),和文献报道的颞叶的cSS还是挺相似的。

图片

脑电图正常,不支持痫性发作;D二聚体正常,不支持CVST;MMSE和MoCA降低,提示认知功能障碍,支持CAA。

图片

波士顿症状标准明确要求脑出血/脑微出血必须严格局限于脑叶。A患者多发皮层微出血,可以诊断为很可能的CAA,C患者除了皮层的微出血,还有cSS和脑叶的脑出血,同样可以诊断为很可能的CAA。而B患者,虽然有多发的微出血,但其中一个位于深部(右侧丘脑),因此不能诊断为很可能的CAA。

图片

图片

目前没针对CAA的病因治疗,治疗上主要是避免抗栓药物的使用,控制血压降低出血风险,以及TFNE的对症治疗。TFNE的机制包皮层扩散抑制(类似偏头痛先兆)、局灶性癫痫等,而托吡酯,既是抗癫痫药,又是预防偏头痛的药物,可兼顾两种机制,因此选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TFNE分为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各占接近50%,而扩散性感觉异常是最具特征性的。目前认为,TFNE可能是CAA的早期征象,它可以模拟TIA、偏头痛先兆、癫痫发作!

图片

图片

已有文献报道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等引起的皮层蛛血患者可出现短暂性的局灶神经系统症状。因此,有可能TFNE是皮层蛛血所特有,而非CAA。

图片

皮层扩散抑制这种机制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被证实,其他的机制还包括局灶性癫痫、局部缺血等。基于目前的理论,大多数研究都认为抗癫痫药物或预防偏头痛的药物治疗TFNE有效。

图片

目前认为,虽然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但可能并不是抑制癫痫样放电,而是抑制了皮层扩散抑制。本例患者动态脑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至少不支持该患者短暂性局灶神经系统症状为痫性发作。

图片

有少数的文献报道,在蛛血临近的皮层发现了小梗死灶(还发现了远隔部位的缺血灶),因此推测局部缺血的机制可能参与了TFNE。但CT发现出血后,进一步检查一般会选择SWI序列而非DWI,因此局部缺血的机制可能被低估了。本例患者出血附近的皮层可见可疑点状高信号,也许缺血性因素参与本例患者的TFNE!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