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诵:母亲的土地

 文粹读书 2022-02-11

作者:杨小燕   朗诵:李雪琴  编辑:花生

► 朗诵:妈妈,稻子熟了

► 朗诵:母亲是一种岁月

► 朗诵:你陪我一程,我记你一生   

母亲又回老家割麦了。

和以往一样,早早起床,早早乘车去老家。胳膊下夹着许多蛇皮袋子,站在金黄色的麦地边,焦急的等待迟迟不来的收割机……收割机来了,母亲脸上绽开笑容,迈开不灵活的双腿紧跑几步,指引收割机开进麦地,不一会,黄灿灿的麦粒随着机器传送进袋子里,母亲忙着扎袋子口。在炎炎烈日下,母亲流着汗,汗水顺着脸颊聚集在下颚,一滴一滴掉进麦地里……但母亲的面容一直是微笑的,那种收获的喜悦沉甸甸的!

这是母亲近几年一贯的情景,像一幅画,定格在我的脑海里。今年的麦是村里邻居和二姐帮忙收割的,母亲年龄大了,身体不硬朗了,已经不能再干消耗体力的活了。家里原本有好几亩地,大多都给村里的邻居种了,就随母亲的心意留下一块,安慰安慰母亲对土地的热爱!

今年麦子据母亲说比往年收成差些,但比其他人家的平均产量我家还算好的,母亲喜滋滋的在电话里说:“一亩半地收了六百多斤,粒粒饱满,够咱家一年吃了……”电话里听母亲如此开心,我也很高兴,必定母亲一辈子农民,土地几乎就是她的生命,那种刻在骨子里对粮食的情感,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这么大年纪了,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获,让一个庄稼人感觉踏实和自豪!

麦子收完了,母亲回来了。她回家里简单的和我拉了一会家常,就说有点累,回房间歇息去了。我也觉得母亲是累了,就叮嘱她好好睡会。第二天早上起床,看母亲脸色不大好,似乎一夜没休息,眼睛肿胀,我问母亲是不是胃病又犯了,她说身体没事。过了一会,她低下声音说:“地现在不好种了,成本太高,从耕地到播种,施肥除草,到收割晾晒,一亩地大概花费五百多,如果收成不好,还要倒赔……”我有点诧异,母亲平时不会说一些种地亏本钱的事,因为她常念叨:“有再多的钱没有粮食,照样活不了命!”所以这么多年她的田地还是坚持种着。

种田基本看老天爷的脸色收成的,老天爷高兴了风调雨顺,多收些,不高兴了冰雹狂风,要么十几天连阴雨,麦子都起病生黄疸,几乎颗粒不收但,无论什么灾害,这季没有希望了,就等另一季。“种地就是庄稼人的饭碗和本能”。这是母亲一贯的说法。

种地成本高的缘故,村里大多数人都不愿种庄稼了,年青力壮的去外面打工,几乎每个村里都有荒废的土地,留下老人,就种一些较平坦离家近的地,稍微有力气的,就多种些别家不愿种的地。再说,老人种了地,到收麦季节,儿女们要回家帮忙收割,路上的车费,误工费等等,加起来横竖算都是付出大于收获很多。只是人们都知道,民以食为天,就是再赔本,一粒一颗的粮食都要收回来,因此年轻人会常说:收麦已经是一种情怀了……

“赔了就赔了,没事,咱们自己收的麦子磨的面好吃,你有点力所能及的事做做,心也就不急了。”我安慰母亲。

“你西边叔家儿子这次回来收麦,不小心把手夹在收割机的皮带里,血流的,送医院住下了,也不知手医治的怎么样了,唉,你婶子后悔的,要知道这样,就不种那点麦子了……”

“妈,那是不小心的一个意外,不要紧,医学发达了,几天就好了。再说咱们生活中意外处有,有时防不胜防。机率还是很小的,你不要太担忧。村里大叔大婶不能因为有意外就不种地了”

“我把咱家的地……送给别人种了……我越来越年纪大了,你们又都忙,我也担心你们回来帮忙……万一有点事……”母亲边低低的说着边站了起来背过我,用衣袖擦拭着眼泪。

“妈,咱们家以后就没地了吗?真的没地了吗?”我忽然心头一震,平时总让母亲不要再种地了,操心辛苦。现在果真没地了,心里却空落落的,有种莫名的失落感。

七八岁就跟着母亲下地,好奇地看着从地里探出头的庄稼苗,曾经幼稚的问过母亲种子苗和草不都是绿色的吗,为何要把草拔掉,草不能长出粮食吗?母亲就会笑着训斥:傻孩子,种子苗是老祖宗反复种的留下来的,是可以吃的,草是随意都可以生长的,不但不能吃而且生长的快,会侵吞掉庄稼苗的营养,导致其枯萎,所以一定要拔掉的……。”“咱们不种地可以吗,我看您一直在流汗?”“不种地咱们吃啥呢!傻孩子,只有粮食能活命。”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就跟着母亲认草的种类,时不时就会拔错种子苗,母亲又会在原地挖个小坑小心翼翼地把苗栽上,用手轻轻拍拭抚平……慢慢我也成了小大人,在母亲的指导下懂得好多关于种庄稼的知识。比如带沙的地种豆子和土豆好一些;荞麦不敢多上肥;玉米留苗间距一锄头……

在大片大片的土地上,我们拾麦穗、种豆子,掰玉米、刨洋芋,在麦垛里乘凉捉迷藏,绕着粮食堆跑圈嬉耍……再大些和母亲打药施肥,种麦割麦,碾麦晒麦……除了学习,其余时间都几乎在田地里渡过。我们尝过玉米叶上甘甜的露珠;在地头边避风处用瓦片支撑起来点燃拾来的柴禾烧麦穗;在锅台下的柴火灰里埋洋芋;在大铁锅里炒黄豆晚上装兜里去看电影……

我们家那时十几亩地了,母亲还是爱开垦荒地,我们去很高很高的山上,挖出荒草棘荆,一点一点把草根捡出,剩下松软的黄土,为了多蓄水,四周用土堆起宽大的杠子,下雨时雨水可以沉积在地里;在泾河边,每次发过大水,河水会移了原位,比如发大水前河床在北,大水后河床会在南,母亲带上我们,挽起裤脚,踏进淤泥里,把石块一个个抱起一个挨一个放在没淤泥的地方,把有淤泥的地方大块大块的圈起来,淤泥越深,地越肥沃,一会我们就糊成泥人,就剩一双眼睛,看着自己的战果,忘记了劳累。开垦的荒地母亲就种些不打紧要的,较易活耐旱的,比如黄豆白云豆,菜籽和谷子糜子,能收一料算一料,就像兼职搞副业。

记得有一年,河滩里开垦的地里种的黄豆,长势好,杆粗豆角均匀,母亲说一定有个好收成。不久连续几天雷雨,晚上河水汹涌而来,轰轰隆隆整个村里都能听见。母亲一夜未合眼,我们也翻来翻来覆去睡不着,天不亮就和母亲去看,河水把豆子都一扫而光,原来的地又回到了河床。母亲哭了!我们也跟着流泪,这是我们辛劳的成果,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再说母亲一直教导我们:粮食是人之根本,吃不饱肚子,什么都鲜亮不起来。”这么好的粮食,太可惜了!

在农忙时,汗水一滴一滴滴进土地里,母亲或推或拉,或担或挑,或背或抱……农闲时,我们坐在热炕上,一起享受母亲用我们的劳动果实做下的美味……渐渐,我们相继成家,土地政策也在不断完善,该退耕还林的退了,迁出户口的该收的收了,剩下不多的地,就父亲在世时和母亲种着。我离土地越来越远,对庄稼越来越陌生,就偶尔回家,下地也是做做样子……

现在母亲没有地了,但在母亲的脑海里,她在土地上蹲着,站着,弯着腰,擦拭着额头的汗,像一副画定格在土地上,前面是绿油油的禾苗,后面是金灿灿的颗粒……

► 康辉朗诵:莫言《老母亲》

► 赵忠祥朗诵:艾青《我爱这土地》

► 朗诵:黄土地的印痕






作者简介:杨小燕,女,汉族,初中学历,生于1974年9月,笔名:悬空草,现居平凉城区。之前私企老板,现市内打工族。喜欢诗歌散文,诗歌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人灵魂的归属。

朗读者简介:李雪琴,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教师,朗诵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