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食

 阳光贝贝海清清 2022-02-11

🎊过年了,是积食的高发期。🔔孩子脾胃负担太重,会引发其他身体问题。

➡预防积食,家长一定把好关。

马上过年了,走亲戚会朋友,难免话题会围绕孩子,从小比到大:

你家孩子太瘦了,你看隔壁家的孩子,白白胖胖的多好;孩子这么瘦,得多吃点,要不然容易营养不良的;好不容易来一次,吃个鸡腿,再吃个肉丸......

作为妈妈,内心是拒绝的,但是又无法拒绝这样的好意。其实,这类似的每一句话,都是让孩子营养不良的帮凶,让孩子积食的神助手。

一、吃得多=有负担

物质匮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鸡鸭鱼肉已经成为日常,靠多吃肉补养早都不必了,而且,吃得多≠有营养,孩子吃得越多,营养不良的可能性才会越大!

脾虚,脾的运化能力就会下降,孩子吃的食物不能被及时运化完,堆积在脾胃里就会形成积食。

孩子一积食,就容易引发身体的一些表现。积食发烧、积食感冒、积食引起的咳嗽、便秘等都是很常见的。

孩子很盼望过年,有吃有喝又能玩,但却是积食的高发时间段,如何让孩子过个高兴的年,又能预防积食,成了考验宝妈的一大问题。

二、预防积食,家长帮忙

小孩子没有什么自制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来帮忙啦~不仅要开心过年,更要健康过年,我们的宗旨是:可以放宽,但不能放纵!

每天观察孩子的舌苔变化,对如何调整孩子饮食也有很大的帮助。发现舌苔变厚时,马上调整孩子饮食,肉蛋奶和水果都要暂时减少。

✦ 看舌苔

舌苔是胃气上蒸的产物,最能反映出来脾胃的状况。正常孩子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层白色,积食的孩子舌苔往往是白厚或黄厚的。

负担太重,脾胃容易撂挑子:

因为吃太多,会给脾胃造成负担,脾胃运转失灵再多营养也白搭。

假设孩子的脾每天只能运化2两肉类,但孩子吃了半斤肉,这就会给脾胃造成明显的负担。直接的后果就是脾为了运化这多余的肉,需要超负荷运转,偶尔一两次还好,长时间这样就会造成脾虚。

这里要说明一下,如果孩子脾胃功能不错,只是偶尔积食,下眼袋不一定会有明显变化。下眼袋已经发青发黑,说明孩子脾胃虚寒已经有一段时间,且到一定程度了。

✦ 看下眼袋

下眼袋对应的是脾,从下眼袋上也能看出脾胃的情况。

小小年纪就大眼袋的,说明脾虚有湿气;下眼袋发青发黑,说明脾胃虚寒;

发红发紫,说明体内热症,这种热症多半都是积食产热或寒极生热。

孩子爱吃零食是天性,过年时也可以适当吃些零食,但一定要选择尽量健康和安全的零食。

可以适当吃些新鲜的水果,自己做的肉脯、香肠、蛋糕、酸奶等,过于油腻、辛辣、

过于油腻、辛辣、过甜的零食尽量不要吃啦。如果零食不小心吃多了,就要正餐少吃,给脾胃减负。

但是不论吃什么,都要注意量,过犹不及!

✦ 看大便

积食有一个特征,就是大便“臭如败卵”,往往带着一股酸臭味或腐臭、恶臭味。

还有的孩子,会出现大便形态改变,突然大便不成型,或是突然便秘都有可能。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以上情况,宝妈就可以拉起饮食警戒线,严防狠抓了。

已经积食了怎么办?

有的宝妈平时对积食没有概念,突然一检查发现原来孩子已经积食了。

积食是因为脾虚,所以调理积食的第一步就是给脾胃减负,消除积食。

喝粥、吃软烂面条,适当吃点儿健脾的食物,坚持喝一段时间的肥儿茶,可以适当配合每天推拿,对新积前期都有不错的效果。如果有便秘,配合百转千回汤。


如何辨别孩子积食?⚠️积食与小儿常见病有很大关系,而且不易发现,但危害很大➡出现积食怎么办?

积食在小儿当中很常见,可以说积食是小儿生病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如果有积食了,那将会给孩子带来很多接二连三的连锁反应。

食物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外在的能量、热量。如果孩子吃得过多,不能及时运化掉,就会积食生内热,中医上叫“积食郁热”,老百姓叫“食火”。

吃得过多,或者吃的过于高营养,超过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最大限度,很多食物都不能被及时地消化吸收。这样一来,就会损伤脾胃的功能,使消化吸收功能更差,因而形成长期积食。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小儿积食与小儿常见病的关系。👇

1、积食与咳嗽

很多家长不理解,脾和肺是两个不同的器官,积食跟咳嗽有什么关系呢?这要从中医上就能解释得通了,因为五脏之间都是相生相克的。积食导致中焦下降之路被堵住,胃气不降,胃气不降则肺气不降,肺气不降则很容易咳嗽。

而且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吃下去的东西运化不了还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所以说,那些食咳的小儿,大多有积食化热的表现,比如说肚子胀、不爱吃饭、嗳腐、口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或便秘,舌质偏红、舌苔厚腻等。

2、积食与发热

单独的积食不一定会引起发热,但是积食却也是引起发热的温床,积食导致的发热叫“积热”,吃的食物都停滞在中焦,积滞时间长了就会化热。

热蒸于内,孩子体温就上去了,这类孩子手心或者腹部摸起来会热热的。

这类孩子大多大便酸臭、有口气、腹胀、可能会呕吐或者拉肚子,这都是吃东西吃伤了。

3、积食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临床上还经常见到一些小孩子容易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其实这也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关。

脾为肺之母,积食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进而影响到肺,而且“肺主皮毛”,积食的时候毛孔处于打开状态,体表一受寒,就容易呼吸道感染。

4、积食与咽炎

咽炎,中医上叫“喉痹”。咽喉是肺胃的门户,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这个门户上,小孩子就容易生喉痹。

所以,中医上给孩子治咽炎的时候,除了利咽润肺以外,还要给孩子调理脾胃,才能好得快。

5、积食与头痛

头疼本来是成人才经常犯的毛病,但是有些小孩子也嚷嚷头痛,这是为什么呢?除了风寒侵袭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在积食上,最常见的表现是前额疼。

中医最大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前额属脾胃,两侧属肝胆,头顶属心肺,后脑属肾。孩子前额疼,那就是脾胃出了问题。

6、积食与便秘

再说一个积食与便秘的多米诺骨牌。古代有个小儿方面的医书非常有名,叫《幼科发挥》,上面说:“太饱伤脾”。太饱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吃得太饱,也可以理解为腹胀、积食。

所以,有些家长一看孩子便秘了,给孩子吃点泻药吧!虽然当时有用,但过后更严重。因为它的病根儿不在那个位置。

太饱伤脾→脾常不足→脾胃运化不及→积滞肠腑→积久化热→积热蕴结→肠道传导失常→大便秘结不通。

7、积食与泄泻

泄泻就是腹泻、拉肚子。中医上说,积食常与“风寒”、“湿热”、“暑湿”之邪相兼并存,交结胃肠,脾胃气机难复升降之常,所以积食会导致泄泻反复发作,难以治愈。

8、积食与舌苔剥脱

剥落苔也包含了地图舌,产生的原因是脾胃气虚或者阴虚,脾胃气虚除了先天的原因,还有就是后天喂养不当、乳积食滞、郁久化热,蕴结心脾,火热上熏造成舌苔剥脱所致。

9、积食与盗汗

食滞肠胃→郁蒸化热→热蒸津液→外泄为汗。小儿为纯阳之体,夜寐则阳入于阴,加之积热内蕴,所以晚上盗汗情况比较严重。

10、积食与贫血

积食容易导致脾虚,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积食时间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虚。从西医上说,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厌食挑食,营养不均衡,时间长了就会贫血。所以,贫血的时候也应当调理脾胃。

11、积食与惊啼

《素问·逆调论》中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所以有:食滞于中→气滞不行→胀满、腹痛→不眠不安。另外,还会积滞化热→内扰心脾→惊啼不止。

12、积食与荨麻疹

小儿积滞日久,容易损伤脾胃,导致郁而化热、聚湿生痰。而脾主肌肉四肢,这时候,一方面,热、痰、湿相合,外发于肌腠,容易导致荨麻疹等。

另一方面,脾胃损伤,易感外邪。这时候内有积热,外有外邪,内外交攻,就容易郁于肌腠而出现荨麻疹等问题。

[烟花]如何辨别孩子积食?👇

1、闻口气

如果闻到孩子口腔有异味或酸臭气味,表明孩子吃得过多,已经消化不良了。除了闻口气,家长还可以留意孩子打嗝时的味道。

2、看舌苔

孩子积食,会出现舌苔厚,嘴唇很红的情况。

3、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

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小孩子就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4、睡觉不踏实

积食的孩子,晚上睡觉爱翻来滚去,子时过后明显加剧。较小的孩子,在睡觉时候还哭闹,这就是中医所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烟花]爱护脾胃要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起。孩子的饮食习惯,基本依赖于家长,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一,是要定时就餐,不要强喂,不要对饭量进行攀比,填鸭式喂饭会加重孩子脾胃负担;

二,是在饮食上花些心思,不要给孩子喂养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食品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造成消化不良,要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三,是忌生冷、辛辣、油腻、碳酸饮料等,生冷易伤脾,辛辣易助湿生内热,油炸食品不易消化。高糖和碳酸饮料也会影响脾胃升清降浊的功能,故都应避免。

[烟花]孩子的脾胃养护,除了日常饮食上要注意之外,可以给孩子吃健脾消食的肥儿茶,好喝便捷又安全,孩子脾胃好,家长少烦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