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洪绶画笔下的女性“时尚大片”,《抚琴图》欣赏

 泊木沐 2022-02-12

在中国画的发展史中,公元17世纪出现了多位个性鲜明的画家。从大的历史背景看,这个时期正好赶上王朝的交替,明朝灭亡清朝一统天下。从社会背景看,这个时期的部分画家身处国破家亡悲恸之中,更敢于直视自己的内心,把愤世嫉俗的情怀展现出来。在诸多个性鲜明的画家中,陈洪绶,号老莲,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位画家。陈洪绶浙江人,屡试不第,由于在绘画方面的才华来到京城成为内廷供奉。在明末内廷供奉相当于没有品级的宫廷画家。明亡后,陈洪绶出家为僧,一年后还俗卖画,流落于江湖。陈洪绶的晚年生活应该是在贫苦中度过的,关于他的死因至今没有发现明确的记载,只是说他得罪宵小,遇害而亡。

陈洪绶 抚琴图

陈洪绶的大名响彻画坛三百余年,他笔下的人物画尤其引人注目。陈洪绶画人物喜欢夸张,哪怕是画仕女也身体高大。比如这幅《抚琴图》中的两位女子,一位半卧于太湖石盆景之旁,一位盘腿坐于琴案之旁。两位仕女都是半身像,从身材比例来看,人物的腰线在整体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处,如果按照这个比例推算,人物站起时身处应该像模特那样高挑出众。画中女子的肩部也值得重点关注,传统仕女画中,为了显出女子娇弱柔美之感,常以削肩示人。陈洪绶反其道而行之,特意描绘女子肩部的动作,展示身材的曲线美。画别人不画的细节,才容易形成自己的风格。

陈洪绶 抚琴图 局部

这幅《抚琴图》中的两位佳人,相对而坐。很明显一人居主位,一人居客位。案上的古琴尚在琴囊之中,通过二人身下的地毯可以知道,这两人的身份非富即贵。在明末清初,铺设华贵的地毯是一种时尚的象征。两块地毯,分别是云纹宝相花纹和云纹飞凤花纹,如此细致地描绘细节,旨在烘托画中女性高贵不凡。抚琴寻知音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情,从物质上的富足,到精神上的享受,陈洪绶画的这幅作品可以理解为那个时代的女性“时尚大片”。

陈洪绶 抚琴图 局部

古人的审美标准和今人不同,古人的叙事手法也和今人不同。古人喜欢运用含蓄的表达,营造出环境氛围,吸引观众融入画中。今人更喜欢平铺直叙,展示重点。两种表现方式各有千秋,烘托反衬可以让观者驻足停步;一步到位可以让观者马上接收到重点。不过艺术作品需要反复体会,从这个角度看,陈洪绶的做法更加高级一些。

陈洪绶 抚琴图 局部

拓展阅读·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才华和性别无关,明末清初女画家周淑禧绘《梅花山雀》

借景抒情,一个充满孤独感的画家,清代高凤翰绘《寒鸦图》

春到江南,万物复苏,清代画家翟大坤绘《江南春》

初看清冷,再看含蓄,三看暖意融出,清代上睿绘《瑞雪迎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