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元旦是如何来的?

 茂林之家 2022-02-12

1912年1月2号,也就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的第二天,国父孙中山先生通令全国改用公历。你看现在有两种纪年法并存的局面,看孙中山是如何推行新历法,同时又保留农历的。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元旦是如何来的?

我们先回顾一下民国那段历史,那时的旧中国仍旧是延续着几千年来的历法,用农历作为年岁更迭的标志。老祖宗的传统和习惯流传了几千年,更何况老百姓对农历的依赖任谁都不敢小看。所以孙中山推行公立的进程,那是困难重重,反对声一片。先不说是底层小老百姓,就连当时站在最前端的革命党人都不能完全接受改用公历。在正式发布通令使用公历之前,其实在革命党内部早就已经发生过一场关于公立的大讨论。不承认清朝政府的年号,这点在革命党人中虽然已经是达成了共识,但你要说是用西方的公历取代,已经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农历纪年,可以说没有几个人敢答应。不过说了也好奇,你说这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百废待兴,有那么多事情需要处理,可这孙中山为什么要在这么多的反对声中坚持推行公历呢?这种公历或者是农历不都是一个日期吗?事实上的意义绝对不是变一个历法而已,而改用公历也是孙中山已经追寻了数十年的目标。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元旦是如何来的?

作为先进的革命志士,在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公派留学盛行的清朝末年,孙中山远赴欧美、日本等地学习,可以说把西方先进的东西都融会贯通了。不但要在政治上推翻封建统治,更要普及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把人彻底从封建思想上解放出来。这推翻封建统治,辛亥革命做到了,那怎么普及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呢?孙中山觉得最行之有效的就是推行公立。因为很多年的留学经历,让他早就习惯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公历,这在他留给后人的很多文稿和信件中都可以发现。从前的封建专制中,朝代更替必然伴随着更改年号,如今推翻了专制,实现了共和。一定不能和从前改年号一样,而是必须要学习西洋,和世界先进文明同步才行,而这跟上世界的第一步就是改用公历。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元旦是如何来的?

孙中山与宋庆龄

就之前的关于公历和农历的大辩论和孙中山会晤过的马君武提出,这孙中山先生对这件事情态度是非常坚定。在场众人也是勉强达成共识,同意推行公历。但随后又有人横生枝节,改用公历的决议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最后孙中山实在是忍不了这样的反复,最终表了个态,如果不改用公历我就不到南京去任职。于是孙中山凭借无与伦比的威望,以及诸多赞同方代表的努力,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元旦是如何来的?

一个全新的革命政府正式成立了。并且在他走马上任的第二天也就是1月2日,孙中山正式发布了一篇面向全国的通令内容,就是中华民国政府改用公历,以黄帝纪元4609年11月13日,也就是阳历的1912年1月1日为中华民国第一个元旦。这番通令郑重地向全世界宣布,清政府的统治就此成为历史了。中国正式开启了新的纪元,公历也成为了中华民国政府的国历。孙中山先生也清晰地意识到,农历以及农历的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绝不能被轻易抛弃的,老百姓的风俗习惯和社会的惯例传统也要纳入充分的考虑当中。因此他很快又颁布了第二条通令,为了便于商界结账,联络各处商会通告仍以当年新纪元的2月18日,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农历除夕,作为结账的最后期限。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元旦是如何来的?

即便是到了现在做生意的朋友们都喜欢年末开始清账,这时间一般也是以农历新年为准的。孙中山推行使用公历,保留农历,二力并存的这一政策为中国立法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也决定使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立法与纪念,公历在中国的地位终于是确定了下来。我们回顾1912年1月2日开始,自孙中山在全国推行公立以来,公历就伴随着中国一步一步成长。年、月、日也更加清晰地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每年的公历1月1号元旦节也就成了中国的法定节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