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后方支点断裂——双侧过伸型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理念及临床应用》新书预热

 Oldcowboy909 2022-02-12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理念及临床应用》新书将于2022年2月底正式面世,届时会进行通知,大家将可以在公开的平台上直接购入

本文节选自书中「病例」部分。

病例看点

  • 双侧过伸型平台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策略

  • 张力侧支点重建与压力侧的术中固定技巧

  • 腘腓韧带撕脱骨折的修复技术

病例概况

患者,女性,51 岁,车祸后左膝肿痛伴活动受限由急诊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可,左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皮肤完整,无明显淤青;左踝关节及足趾活动正常,左下肢感觉、血运正常。否认其他部位受伤。

急诊 X 线和 CT 片发现胫骨平台骨折(图 1~2),平片上能看出平台双侧受累,结合 CT 可以清晰地诊断出内外侧平台均存在后倾角的反转,是一例过伸型损伤。

图片

图 1 急诊 X 线片

图片

图 2 CT 图像

急诊用石膏托制动左膝关节。

术前分析与临床路径

一、损伤特点

这样一例同时累及内、外侧柱的 Schatzker V 型骨折,根据其两侧后倾角的反转,可以推测损伤暴力以过伸为主,同时损伤内侧和外侧,在平台的前方释放造成粉碎和压缩,后方的张力性骨折累及了整个后侧平台。此外,张力还引起了腓骨头的撕脱骨折,提示我们要高度警惕在常规检查中容易漏诊的后方软组织牵张损伤,在患肢消肿期间我们进行了 MRI 检查。

图片

图 3 MRI 图像

MRI 的矢状面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后交叉韧带的连续性完好,冠状位可以发现后内、后外侧复合体的韧带体部结构完好,只要靠后的层面存在腘腓韧带的撕脱骨折。所以综合来看,过伸暴力中内翻的成分更多。暴力主要释放于骨性结构,软组织得以“幸免于难”,但尽管从经验上来说,暴力导致骨折严重的患者,其周围的软组织结构很少同时遭受到严重的损伤,但我们还是应该进行排查。

由此,该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骨折:

  1. 内侧平台前方压缩明显,前内侧壁与关节面分离

  2. 尖端位于后内侧,且包含内侧关节面的前倾骨块,其后侧皮质因牵拉而破裂,骨折线较简单;

  3. 外侧关节面的前倾塌陷,近端带关节面骨块较薄,固定困难

  4. 腘腓韧带撕脱骨折

二、处理思路

这例患者的四个主要骨块中,内、外侧前方的骨块显露相对比较简单,手术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两侧关节面前倾骨块的处理,内侧关节面前倾骨块的尖端位于后内侧,从后内侧复位和固定比较容易,而后内侧的解剖安全,显露也相对容易,这个骨块的复位重点是以后内侧嵴骨折尖端为支点,纠正前倾。所以我们决定从内侧开始进行手术。外侧的劈裂骨块相对简单,涉及外侧关节面的前倾骨块的纠正是处理的重点。此外,因为过伸暴力会引起干骺端骨质的压缩,所以我们要预备植骨块。

内侧的手术入路需要兼顾前内侧壁骨块的显露和后方支点的显露,不仅要在前内侧进行,而且要处理后内侧支点处骨折,所以我们计划采用常规的内侧入路,此切口位于常规前正中切口与后内切口中间,再向后侧做剥离。固定方式上,后方支点处用预弯后完全贴附解剖形态的小钢板实现,不受限于钢板类别,这块钢板如果预弯后形状与支点处骨面的解剖形状不匹配,会引起前方抬高复位时出现抬高不足或过度。

外侧一方面要抬高前倾的整个平台,另一方面要复位外侧的劈裂骨块,此二者可通过常规的前外侧入路来达成目的。而外侧后方皮质虽然破裂,但由于它和内侧平台是一整块,同时有上胫腓联合作为支点,所以复位时不去刻意显露。固定方式上,外侧的前倾关节面很完整,使用一块常规 L 型钢板即可同时固定两个骨块。

腘腓韧带撕脱是否处理我们现在尚不能确定,需要留待术中平台固定完毕后,检查膝关节的稳定性方可确定,如果骨性结构修复后残留有明显的外旋不稳,可利用前外侧入路向后探查来修补。

手术步骤

患者仰卧位,麻醉后体检可见患侧膝关节存在明显的过伸(图 4),术前侧向应力试验显示明显的膝关节不稳定(视频 1)。手术从内侧开始,内侧入路往后剥离,从后内侧软组织结构下方显露后方支点(图 5~6),探得支点处没有明显移位,预弯钢板时不要一次太多,避免反向弯折(图 7a),置入后方支点处,发挥位置钢板的功能,不实施加压(图 7b)。先空置近端螺孔,以避免干扰后续抬高操作。

图片

图 4 术前膝关节过伸

图片

视频 1 术前侧向应力试验

图片

图 5 前内侧入路

图片

图 6 向后方剥离显露支点,此例骨折支点处无明显错位,复位容易

图片

图 7 预弯钢板并置入

重建支点后向前剥离,显露前内侧骨块(图 8),这块骨块为前内侧壁,掀开后显露后方的前倾关节面(图 9),打入两根克氏针充当撬棒,屈膝下抬高,而后在支点钢板上打入螺钉固定(图 10)。

图片

图 8 前方前内侧骨块

图片

图 9 打开骨折窗,利用撬棒技术抬高关节面骨块

图片

图 10 打入螺钉固定抬高后的关节面骨块

但是关窗后,我们发现这块关节面复位不足,所以我们又将支点钢板上的螺钉拆下(图 11),而后加大屈膝角度,用顶棒和撬棒一起将骨块向上顶至股骨髁(图 12),而后再打回这枚螺钉(图 12b)。可以看到其实这个前倾骨块的下方骨量比较充足,骨质也不错,所以我们没有在内侧再植骨。

图片

图 11 拆下固定前倾骨块的螺钉

图片

图 12 加大屈膝角度,抬高前倾骨块后再用螺钉固定

将前内侧壁骨块“关窗”,在前内侧用一块变直的 T 型钢板实施加压固定(图 13),由于这个骨块的前倾趋势巨大,我们用了两枚加压螺钉。这时候透视可以看到内侧平台的高度和后倾角完全恢复(图 14)。而后打上其余螺钉(图 15)。临时关闭内侧切口。

图片

图 13 关窗并加压固定

图片

图 14 内侧平台的高度和后倾角得以恢复

图片

图 15 置入其他螺钉

转至外侧,在前外侧切口下(图 16),显露前外侧胫骨平台(图 17),用手可以探得骨折线,但是前外侧骨块之间由于软组织的连接,其实二者之间的游离度不像术前想得那么高,游离出外侧壁骨块,开窗显露其内前倾的关节面骨块(图 18),利用两根克氏针撬棒,在屈膝下采用截骨式复位将前外侧骨块顶至股骨髁,采用撑开钳维持复位,透视见后倾角完全恢复(图 19)。

图片

图 16 前外侧入路

图片

图 17 显露外侧平台

图片

图 18 截骨显露前倾的外侧骨块并抬高支撑

图片

图 19 透视显示外侧平台的后倾角恢复

下方由于骨折的压缩和抬高操作遗漏了较大的骨缺损区域,我们植入了一大块同种异体骨(图 20),而后关窗置入钢板(图 21),透视见平台高度和后倾位置都比较满意(图 22)。此时患者的侧向稳定性已经恢复,股-胫关节的骨折已经处理完成,我们通过拨号试验来测试患者的旋转稳定性未发现不稳(视频 2),所以我们决定不对外侧进行进一步的修复。

图片

图 20 打压植入同种异体骨,这块骨头的两侧皮质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支撑作用

图片

图 21 安置钢板

图片

图 22 透视显示钢板位置满意

图片

视频 2 骨折固定完成后的侧向应力实验与拨号试验

予以加压包扎(图 23),期间术中扫描 CT,再次确认关节面的情况良好(视频 3)。而后冲洗、引流、关闭切口(图 24)。

图片

图 23 加压包扎 15 分钟

图片

图 24 关闭切口,切口之间皮桥较宽

图片

视频 3 术中 3DCT 冠状面与矢状面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本例患者在术后 4 个月时功能基本上已经完全恢复(图 25)(视频 4)。但是患者尚未尝试行走,所以建议她面对镜子行走,不要害怕负重,自己可以保持正常姿态(视频 5)。到 15 个月时已经行走如常了(视频 6),屈膝功能良好(图 26),骨折愈合良好(图 27),还没有明显的创伤后关节炎发生。

图片

图 25 术后 4 个月患肢功能

图片

视频 4 术后 4 个月引膝痛训练

图片

视频 5 术后 4 个月行走样貌

图片

图 26 术后 15 个月可下蹲如常

图片

图 27 术后 15 个月骨折愈合情况

图片

视频 6 术后 15 个月行走样貌

点评

  • 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复位没有固定方法,要根据骨折形态进行变通,本例中的外侧平台采用截骨式复位,内侧平台采用的是重建支点结合开窗翘拨。

  • 支点钢板不实施加压,弧度要与骨骼的解剖形态完全贴附,以防止后续出现后倾角纠正不足或过度;在预弯时要循序渐进,防止反折钢板。

  • 复位时保持屈膝,抬高直至顶住股骨髁是术中实用的复位目标,复位质量可以通过透视片的后倾角来得到确认。

  • 当怀疑或确诊存在后外侧结构的损伤时,可以在骨性结构修复后进行膝关节的稳定性检查来决定下一步操作。

新书简介

本书的整体风格偏向于一本技术手册,是 KTSG 诸位专家多年来思考与感悟的总结,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内容的编排完全依照临床的诊治路径,分为理念讲解及实战病例部分,注重以实战带理论。包含海量图片及视频,读之似亲临现场。

精选17个病例,通过视频、图文生动地展示其诊治过程,最后均附有罗从风教授个人对该病例的点评,反思整个诊疗过程中的决策得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