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管多大,还是亲戚眼中“不懂事的年轻人”?

 闲云野鹤qpab3u 2022-02-13

复工一周啦,大家还习惯吗?

再回忆起今年春节,是开心更多,还是糟心更多呢?记得小时候,最盼望过年,有假期,有吃喝玩乐,还能拿压岁钱,哪怕犯了错,也可以被一句“大过年的”所赦免。

长大后,很多人觉得过年没有那么快乐了。不仅自己成了要给小孩压岁钱的人;还要东奔西走串门走亲戚,如果表现得不积极,不懂礼数,还可能成为亲戚眼中“不够懂事的年轻人”。

拜年的礼数可复杂着呢,比如要讲究顺序,有的地方是“先拜丈人再拜舅,姑父姨父排在后”,也有地方是“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不过,这种讲究已经越来越淡化。

电影《过年》剧照

要顾及各种礼节,累。对亲戚们都怎么称呼,拜年要说什么话,吃饭时坐什么位置,敬酒时按什么顺序,这些都不能胡来。

一旦你敬酒搞错了称谓,敬错了顺序,可能就会被一桌的人喊:快快快,自罚三杯。

要送礼送红包,累。见什么人,带什么东西,可能好几天前就得开始琢磨了。

要面对直击灵魂的拷问,最累。跟有的亲戚平时也说不上几句话,此时聚在一起不得不开启尬聊模式。

一听你还在读书:什么时候毕业啊?打算考研吗?去找个有编制的工作吧?

要是听说你还在外面打工:有对象了吗?一个月多少工资啊?这么大岁数了还在外边,要不要考虑回来啊?

不过对每个人都适用的追问便是:今年是不是又胖了?

面对一连串夺命追问,很多人都“感觉身体被掏空”,只想快点结束尬聊。

在知乎上,有关于“对过年走亲戚,90后怎么看”“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走亲戚”等话题的提问。

从大家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有年轻人的观念与长辈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对于很多90后、00后来说,走亲戚就是跟不在同一频道的人尬聊,表现不好还会被长辈说“不懂事”“不知人情世故”。

为什么长辈们对走亲戚始终还是抱有热情和执念,而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走亲戚了?

这与两代人的成长背景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上一辈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互助”的时代。

特别是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人生大事、日常小事,都离不开身边的亲戚朋友

今天我家盖房子,找亲戚邻居来帮忙,明天谁家要盖房子,我自然也会去搭把手;今天我家灯泡坏了,就近找个会修的村里邻居,明天他家没有油盐酱醋了,我也会把自家的拿去救急。

在农耕文明主导下,社会互助、人情往来,是常态。在物质生活条件落后,商品和服务匮乏的地方,脱离了互助体系的人,会在生活中碰到诸多障碍。

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剧照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加快,年轻人浸泡在不同于上一代的生活和文化环境中,观念则产生很大差异。

大到家具陈设,小到柴米油盐,家里差什么就找个配送员送上门;家里哪里坏了就找物业或者专业维修人员,也不会想着去隔壁打听有没有人会修……商品和服务丰富便捷,再加上住得分散,亲戚之间的往来也没有那么频繁和亲近。

正所谓“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社交容量越来越饱和,跟亲戚之间也从强关系变成了弱关系。

过年期间,大家族、亲朋好友高密度聚集在一起,正是“人情社会”的“中国式关系”的微缩体现。

电影《奇迹·笨小孩》剧照

01 

中国人是如何人际来往的?

理解过年走亲戚这种行为方式,必然要放在中国的社会大背景下。

我们传统的人际关系的构成基础是天命观、家族主义和儒家为中心的伦理思想,这与西方是有很大不同的。

我们是一个以缘、情、伦为基础的社会,而西方则以神、理、法为基础。

讲友谊、守信誉、爱面子、重形式、托熟人、欠人情债、请客送礼、老于世故、群体凝聚,这些是在中国社会中十分常见的。

血缘亲情、长久稳定、报大于施、相互依赖、他人取向、等差格局、乐天知命、安分守己,这些也是我们常常提起的。

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模式是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的三位一体,它们彼此包含又各有自身的功能。

一般来说,人情是其核心,它表现了传统中国人以亲亲(家)为基本的心理和行为样式。

人伦是这一样式的制度化,它为这一样式提供一套原则和规范,使人们在社会互动中遵守一定的秩序。

人缘是对这一样式的解释框架,它把人与人的一切关系都设定在一种表示最终的而无须进一步探究的总体本源框架中。

“情”为人际行为提供是什么,“伦”为人际行为提供怎么做,“缘”为人际行为提供为什么,进而构成了一个包含价值、心理和规范的系统。

这三方面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客观与主观、自然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个体与群体、本能与后天都汇合在一起,长期积淀于中国人的深层意识中。

02 

个人是家族中的一份子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形态建立于农业生活的基础之上。经济上的自给自足、落后的生产工具和土地不能移动导致了人们对人口繁衍、劳动力及和睦相助的重视,因而中国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也不宜像西方家庭社会学那样来划分。

在西方,家庭(family)含义确定,边界清楚,并以核心家庭居多,所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主要集中在家的范围之内。

中国人的家族是一种扩大式的家庭形式,是一种几代同堂,具有一定范围的血缘关系的成员组合,并对村落和国家的形态产生影响。

在中国社会,个人是家族链条上一个摆脱不掉的分子,因此他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事业功名、做官掌权的问题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族的期待并由此可以沾光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做的事业符合家族众人的期待,那么他不但自己感到非常荣耀,他的家人也会为他感到骄傲,并因此能分享他的荣誉和资源。

反之,如果他做的事业或选择违背了家人对他的期望,或虽然努力了但以失败而告终,那他就会感到羞耻,也就是丢脸的意思,无法回到其家人群体中去。

这时的表达是“以免让家人羞辱”或“让其家人在当地感到无地自容”。这就是“有脸见”“无颜见”及“有何面目见”的最初含义。

因此,在中国社会,许多事情不是个人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家里人想不想他做以及他做了后为家人带来什么后果的问题。

中国人做了官或发了财,如果不给亲戚朋友一点好处,那才叫不懂人情世故。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在中国社会是很难立足的,不要说为自己的事业打天下了。这就是权力分配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关键地位,它跟亲属结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在中国社会,单凭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情,或表现得知书达礼、彬彬有礼,不能算真正的脸面行为,它们不过是个人奋斗成功或行为得体而已。

03 

中国人说的“关系”别有深意

关系这个词,在西方人那里往往用互动、交流、交往、沟通等,很难用到“关系”一词。即使要用,也泛指两事物有联系。

“关系”在中国社会使用得非常多。它不是指普通的交往,而偏重于指中国农业社会所构成的长久而无变化的交往

中国人所谓的“搞关系”就是希望把短暂的有选择的关系变成长期的无变化的关系。中国人以为,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是短暂的事,而是一个很长久的事。

中国人绝对不把单面的打交道的人或角色互动说成“有关系”,比如顾客、医患、买卖等关系。我们说“这个人跟我有关系”,那么肯定就是指家人、亲戚、同学、战友、朋友、同事或邻居等等。

而西方的观念是:每个人是一个个体,你有你的独立性,你可以做你自己的决定。西方人有互动、交流、吸引和冲突等,但这些都指向短期而有选择的。

在中国,关系的复杂性在于你得面对一群你没有办法选择和替换的人。你跟他吵架之后还是需要面对他,发生矛盾后还是他。要换一个,没有人换;要挑一个,不能挑。

中国的很多关系是结构性的,不是由个体的意志决定的。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为什么说“和为贵”,就是永远要让大家在长久而无选择的关系当中维持良好的关系。无论你愿不愿意,这都是必需的。

西方不存在这个问题,他们的关系是短暂而有选择的。时间短,说什么都可以,说完就走了;有选择,我连说都不用,受不了你就走了。

绝大多数西方高校宿舍都是一人一间房,这在结构上构成了他们短暂而有选择的社交方式:合得来,开门;合不来,关上门。这就叫有退路,有个人空间。

中国人除了被窝以外没有退路。在家里有父母看着,考上大学以为终于自由了,又一头栽到几个人共住的一个房间,被好几个人盯死了,连独处的机会都没有。

这些事情,从表面上看只是一些现象,但背后有一些东西,让你觉得想挣脱也挣不掉,这就是中国人的关系结构要素。

为什么我们叫它关系,而不叫沟通、交往?因为沟通、交往,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长期的;你可以有选择,也可以没选择。但“关系”就是长久而无选择的。

长久与无变化导致中国人的理性不容易发展起来,但这绝对不是说中国人没有理性,而是说我们的交往是一种情理并重的方式,不能太讲理,也不能不讲理。

太讲理,每天都有争论,伤感情;不讲理也不行,这样会让人失去互动的预期。最好的办法就是合情合理、于情于理都要如何如何。

回到开头讲的走亲戚,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每件事都在饭桌上去争个道理。

光讲理大家接受不了,光讲情也不行。情理交融,合情合理,把握平衡,掌握分寸,才是最舒服的相处方式。

编辑:国栋,妍书

观点资料参考:

《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第二版)

作者:翟学伟

图片来源:影视剧截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