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房属胃,乳头属肝——乳腺癌奇效病案,并附药方及中药详解!!

 风声之家 2022-02-13

导语: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外属足少阳胆经。乳癌的病位在乳房,病根在肝肾,病机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其病机特点是内虚与毒聚并存,内虚是冲任失调、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肝气郁结致肝肾阴虚,毒聚为痰浊滞结、瘀毒郁积、聚结成块。今天介绍一例腺癌病案,并介绍常用药物。

图片

01

乳腺癌病案

郝某,女,56岁。2021621日初诊

主诉:双乳腺占位1年余,加重1月余。

病史:患者平素性格抑郁,好生闷气,于20204月双乳房出现结块,经检查显示:左乳9-10点钟方向20.3×16.3×16.1mm占位,右乳1-2点钟方向10.2×7.3×8.8mm点位,先以乳腺结节进行治疗,其效不显。

20215月初因不慎骨折,后乳房结块进一步增大,进行病理检查诊断为乳腺癌。因患者不想手术治疗,故因人介绍来我诊所就诊。

诊见:患者默默不爱说话,声低,双侧乳房肿块坚硬,凹凸不平,与周围分界不清,不红、不热、不痛。口干口苦,烦热眠差,舌淡苔白腻,舌下瘀阻,脉弦滑。

西医诊断:乳腺癌

中医诊断:乳岩

证型: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化痰消结。

处方:

柴胡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青皮10克、生甘草10克、法半夏30克、茯苓20克、陈皮15克、胆南星15克、炒白芥子30克、橘核10克、鳖甲30克、浙贝30克、牡蛎30克、龙骨15克、丹参30克、红花15克、猫爪草30克、夏枯草15克、土鳖虫10克、全蝎10克、蜈蚣3条、炮山甲粉3克(吞服)、丝瓜络10克、水蛭6克、川断15克、骨碎补15克、炒酸枣仁30克、远志15克,7剂。

同时量身配制丸子药一付,与水药同时服用。

二诊:用药7剂,患者睡眠转佳,骨折已基本好转,口干口苦好转,上方去炒酸枣仁、远志、川断、骨碎补,加山慈菇10克,继服7剂。

后患者在此方基础上稍做加减,继续服药。

患者先后服药3个月,于9月底微信发来检查结果,双乳肿块明显缩小,化验糖类抗原、癌胚抗原皆正常。


02

按:乳腺癌是发生于乳点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男性少见。乳癌见于中医文献中的"乳岩”、“乳石痈”、“奶岩”、“翻花奶”等。

隋代《诸病源候论·乳石痈候》中曾记述:“石痈之状,,微强不甚大,不赤微痛热……但结核如石。”对本病的特征做了概括的描述。

元代《格致余论·乳硬论》称本病为“妳岩”,认为其由“忧怒郁闷,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而成,“以其疮形嵌凹似岩穴”,故称“妳岩”,为“不可治”之证,预后凶险。

明代薛己《校注妇人大全良方·疮疡门·乳痈乳岩方论》称之为“乳岩”,指出“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峻岩崩破如熟榴,或内溃深洞,血水滴沥,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为难疗”。

中医认为本病为正虚邪犯,乳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而入,经络阻滞,致气滞血瘀,结于乳中而结块。清代《张氏医通》谓:“乳岩属肝脾二经久郁,气血亏损。”肝气郁结致肝肾阴虚,冲任失调,气滞血凝,结聚于乳。七情内伤,气血紊乱,经络痞涩,结滞乳中。

明代《医学正传》谓:“此症多生于忧郁积忿中年妇女。”

元代《格致余论》谓:“若不得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抑郁,朝夕积累,脾气消阻,肝气积逆,遂成隐核……名曰乳岩。”

清代《医碉》谓:“女子心性偏执善怒者,则发而为痈,沉郁者则渐而成岩。”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外属足少阳胆经。乳癌的病位在乳房,病根在肝肾,病机与肝、胆、脾胃、肾关系密切。

其病机特点是内虚与毒聚并存,内虚是冲任失调、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肝气郁结致肝肾阴虚,毒聚为痰浊滞结、瘀毒郁积、聚结成块。

本患者平素情绪抑郁,情志不畅,致使肝气失于调达,阻滞乳中经络及胁络,气滞血瘀,痰浊滞结,日久变生乳中结块。故治疗当以行气化瘀,除痰散结为则。

方以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三棱、莪术、青皮以行气破皮;

法半夏、茯苓、陈皮、胆南星、白芥子以化痰浊;

橘核、鳖甲、浙贝、牡蛎、猫爪草、夏枯草共同软坚散结;

丹参、红花活血化瘀;土鳖虫、全蝎、蜈蚣、炮山甲粉、丝瓜络、水蛭以活血通络,因久病必瘀,久病入络,非虫类药不足以通经活络也;

川断、骨碎补以促进骨折愈合,炒酸枣仁、远志养血安神。

二诊患者症状好转,更加山慈菇以加强软坚散结之功效。全方集行气破气、祛痰化瘀、散结通络药一方,患者服用后疗效满意。

图片

张胜兵作品《攻癌救命录》淘宝京东各大新华书店有售!挂号可获得签名书以及与张医生合影留念


03

常用中草药

1)山慈菇

出于《本草拾遗》,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味甘、微辛,凉。归肝、脾经。

可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本品味辛能散,寒能清热,故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常用于治疗痈疽发背,疔疮肿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内服外用均可。

然本品有解毒散结消肿之功,近些年来本品广泛地用于癥瘕痞块和多种肿瘤。

如以本品配伍土鳖虫、穿山甲、蝼蛄等同用,治疗肝硬化,对软化肝脾,恢复肝功,有明显效果;若与蚤休、丹参、栀子、浙贝母、柴胡、夏枯草等制成复方,对甲状腺瘤有较好疗效。

《本草拾遗》:“主痈肿疮瘘,瘰疬结核等,醋磨敷之。”

《本草纲目》:“主疔肿,攻毒破皮。解诸毒,蛇虫、狂犬伤。”

《本草新编》:“山慈菇,玉枢丹中为君,可治怪病。大约怪病多起于痰,山慈菇正消痰之药,治痰而怪病自除也。或疑山慈菇非消痰之药,乃散毒之药也。不知毒之未成者为痰,而痰之已结者为毒,是痰与毒,正未可二视也。”

我在治疗各种肿瘤、癌症、结节时尤其是乳腺癌、甲状腺癌、肺癌等病时,常用此药与它药配伍。但由于近两年内由于该药价格上涨,对于一般经济不太宽裕的患者也都谨慎使用,以减轻患者负担。

(2)猫爪草

见于《中药材手册》,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的块根。主产于长江中下游各地。秋末或早春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生用。

味甘、辛,微温。归肝、肺经,具有化痰散结,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瘰疬痰核。因本品味辛以散,能化痰浊,消郁结,宜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内服外用均可,多配伍夏枯草、玄参、僵蚕等药共用。

另本品可疔疮,治蛇虫咬伤。多取本品解毒消肿之效,临床多用鲜品捣敷患处。

我在临床上常以本药配伍山慈菇,二药皆可散结,一者可化痰,一者可消痈,二者共用可增加散结之力,又可治痈化痰,故为治肿瘤癌症常用药对。

(3)牡蛎

出于《神农本草经》,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我国沿海一带均有分布。生用或煅用,用时需打碎。其味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本品具有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因本品质重能镇,有安神之功效,用治心神不安,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常与龙骨相须为用,亦可配伍朱砂、琥珀、酸枣仁等安神之品。

一般对本品多用于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因本品咸寒质重,入肝经,有平肝潜阳,益阴之功。如镇肝息风汤,大定风珠多用此药以潜阳息风。

然本品味咸,可软坚散结,可治痰核,瘰疬,瘿瘤,癥瘕积聚。我在治疗肿瘤、癌症方面多用此品,并以30克起步,少则散结作用不强,如治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等,常与浙贝母、玄参等配伍;治气滞血瘀的癥瘕积聚,常与鳖甲、丹参、莪术等同用。

另本品煅后有与煅龙骨相似的收敛固涩作用,通过不同配伍可治疗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等滑脱之证。

如治自汗,盗汗,常与麻黄根、浮小麦等同用,如牡蛎散;

治肾虚遗精,滑精,常与沙苑子、龙骨、芡实等配伍,如金锁固精丸;

治尿频,遗尿可与桑螵蛸、金樱子、益智仁、龙骨等同用;

治疗崩漏,带下证,又常与海螵蛸、山茱萸、山药、龙骨等配伍。

煅牡蛎还有制酸止痛作用,可治胃痛泛酸,与乌贼骨、浙贝母共为细末,内服常取效。

在临床上龙骨与牡蛎常共同使用,为常用药对,两药均有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作用,均可用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阴虚阳亢、头晕目眩及各种滑脱证。然龙骨长于镇惊安神,且收敛固涩力优于牡蛎;牡蛎平肝潜阳功效显著,又有软坚散结之功。

《神农本草经》:“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

《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

《本草备要》:“咸以软坚化痰,消瘰疬结核,老血疝瘕。涩以收脱,治遗精崩带,止嗽敛汗,固大小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