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读《论语》:子罕第九.5

 自古在昔 2022-02-13

子罕第九

子畏于匡(1),曰:“文王既没(2),文不在兹乎(3)?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4);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5)

【注释】

(1)子畏于匡:畏,围困,拘禁.匡,地名.

(2)文王既没:文王,周文王姬昌.没(mò),同殁,死.

(3)文不在兹乎:文,文献礼仪典章制度,泛指文化传统.兹,这个,此.

(4)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后死者,孔子自称.与(yù),参与,与闻.

(5)匡人其如予何: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孔子在匡地被人拘禁了,他说:“周文王死后,文化传统不是在我这里吗?上天如果要毁灭这些文化传统,那就不会让我参与知晓这些文化传统;上天如果不毁灭这些文化传统,那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感悟】

读到这一章,是不是会想起我们在《述而》篇里介绍的,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呢?是的,孔子就是这么镇定和自信。当桓魋想要杀害他的时候,孔子没有半点的恐惧和失措。
关于孔子在匡地被拘禁的历史,《史记·孔子世家》记载:
将适陈,过匡,颜刻为仆,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阳虎尝暴匡人,匡人于是遂止孔子。孔子状类阳虎,拘焉五日,颜渊后,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匡人拘孔子益急,弟子惧。孔子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使从者为宁武子臣于卫,然后得去。
而在《史记》的编年中,“子畏于匡”在“桓魋拔树”之前。但不管是“子畏于匡”还是“桓魋拔树”,即便是“累累若丧家之狗”,孔子总是临危不惧,充满着文化自信和自己的道路自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