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莓灰霉病早防治,长毛可就就晚了【蔬菜卫士报 2261】

 深海之星ccpsl0 2022-02-13

草莓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全球性真菌病害,属低温高湿型病害,冬季设施草莓上尤为常见,且草莓灰霉病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防治措施不当会造成草莓大量减产,严重影响草莓品质和产量。

图片

草莓灰霉病

草莓灰霉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危害叶片、叶柄等。发病敏感期为草莓开花坐果期到采收期,成熟果实高度敏感,接触病原菌后极易发病。

草莓花发病初期,中央出现红色至棕色小点,病斑逐步扩大,颜色加深,最终花坏死,布满霉层。老龄叶片易发病,从叶片边缘开始发病,形成“V”形斑,有稀疏的霉层。幼果发病自花端开始,出现浅棕色霉层,最终霉层布满整个果实,形成僵果;成熟果实发病后,表面布满天鹅绒似的灰白色霉层。

图片

成熟草莓接触病果极易发病

图片

草莓灰霉主要危害果实

草莓灰霉病需尽早预防,由于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发生后采用传统的药剂防治易反复,因此草莓灰霉病应该提前预防,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防治。

1.降低湿度。及时除去植株周边杂草,合理密植,改善草莓周围通风条件降低湿度;棚室合理通风,保证光照,控制棚内湿度。

2.减少水滴飞溅。为减少孢子通过水滴传播,可以多种方式同时进行,如采用稻草或地膜覆盖地表、选择栽种小叶品种的草莓、采用滴灌代替喷灌和大水漫灌等均可减少水滴飞溅传播。

3.及时摘除病果。田间的病叶、病果极易造成二次传播,因此日常巡视时应该及时摘除病果和病叶,严重时需要用塑料袋套住后摘除。

4.化学防治。草莓灰霉病极易产生抗药性,且各地抗性水平有所差异,因此用药前可以咨询相关的大学和研究单位,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处理。可使用福美双、克菌丹等药剂进行防治,使用时应该注意药剂轮换。也可使用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等新型杀菌剂,也可有效防治草莓灰霉病。

5.生物防治。目前已有多种有效的生防制剂,如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链霉菌等。在草莓开花或打叶后,可使用中蔬精量电动弥粉机喷施中蔬微粉枯草菌或中蔬微粉301方案进行防治,既能降低棚内湿度,又可有效防治草莓灰霉病。

图片

参考文献

[1] Botrytis cinerea. HOW TO CONTROL GRAY MOLD (BOTRYTIS ROT) ON STRAWBERRIES[EB/OL]. 2020[2021.12.21]. https:///how-to/disease-and-pests/gray-mold-strawberries/.
编译:刘世程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