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 设定目标很重要,目标设定后的行动同样重要。 今天总结和分享三个方法,管理目标,提升行动力,让你心想事成。 1. 用PDCA法,让目标落地 PDCA最早由美国沃特·阿曼德·休哈特提出,用于质量管理。 P(plan),根据目标,收集并分析资料,制定实施计划。 D(do),按照计划,落实执行。 C(check),就是我们常说的复盘,工程上对应的是测试和验证。通过复盘,了解到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问题是什么。 A(action),针对复盘的结果,总结经验,针对发现的问题,对策略或者目标做出修正。 PDCA管理法,是一个循环,不断的迭代优化。 ![]() 图片来自网络
例如,将PDCA法管理课程学习 P(plan), 计划:100%完成训练营课程学习和作业打卡。 D(Do),执行:当日完成听课,完成作业,作业打卡交由班长监督。 C(Check),检查:每次课程复听一次,一周一次复盘,输出学习心得或者一篇文章。 A(Action),处理:根据复盘结果,总结经验,修正方法、策略或者目标。 2. OODA循环策略,助力快速响应时代变化 OODA 是由Observation观察、Orientation定位、Decision决策、Action执行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 ![]() 图片来自网络
OODA循环的发明人是美国空军上校约翰·博伊德。他的基本观点是,武装冲突可以看做是敌对双方互相较量谁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观察—调整—决策—行动”的循环程序。 相比于起源于工程质量管理的PDCA,OODA策略更适用于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 我们的时代在技术的助推下,正在加速改变。 从最早的博客,到微博,到微信,再到现在火热的抖音等段视频,直播,新媒体领域不断变革。 能快速响应时代变化的人,才能与时代共舞。 3. 用POA公式,提升行动力 行动力=(P x A)/ O = (伙伴 x 方法) / 目标 ![]() 图片来自网络
根据朱颖磊在文章《一文解析“POA”行动力》中的分析,POA行动力公式来源于牛顿第二定律,F=m·a。 P对应质量m,伙伴越多,质量越大,行动力越大。 A是加速度a,对目标实现来说,是好的做事方法。 O对应加速度a的方向,是统一的聚焦的目标。 方向正确的聚焦的目标,向着实现目标的好方法,更多的伙伴,三个因素形成强大的行动力。 1). 目标O 首先是目标( O,objective),好的目标是利他的,而不是自嗨的型。 稻盛和夫说,利他是经商的原点。他在设立KDDI之初,反复自己的动机是不是只是想降低通信费用为国民做贡献,而没有夹杂私心。 确立这个目标之后,稻盛和夫才着手设立KDDI,将其经营成为他的第二家世界500强公司。 朱颖磊老师举例说,“开咖啡馆”不是O,“让朋友连接起来”才是O;“做世界上最大的打车公司”不应该是滴滴公司的O,“让出行更便捷”才应该是滴滴的O。 2022我有个重要的目标是成为签约作者。“成为平台签约作者”不应该是我的O,“表达所思所想,用生命影响生命”才应该是我的O 。 2). 伙伴P 伙伴Parter,对设定的那个O有同感、能助力目标实现的朋友。 写作社群里,大家对写作有相同的爱好和追求,社群的伙伴们相互链接,激励,点评,提高写作水平;社群对接的写作平台,为写作提供投稿标的,他们都是实现“表达所思所想,用生命影响生命”这个O的伙伴。 还有读者,他们对文章的转发,就是对写作者目标的认可,也是助力实现目标的伙伴。 3)加速器A 对“表达所思所想,用生命影响生命”的O来说,好的方法有很多:多读书,增大输入;参加写作训练营,学习写作方法;拆解和学习好的文章;收集和整理学习素材;以上稿为目标的多练多写等等。 这些好的方法都说是实现目标O的加速器A。当然方法不落实到行动中,永远是空谈。 想到了就去做,一往无前的去做。须有日日不断之功,“表达所思所想,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目标方能快速实现。 最后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藉口”,方法为你准备好了。 行动起来,让梦想成为现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