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百零四、黄汗

 仲景中医交流 2022-02-13

经方常见疾病治症:黄汗

【辩证诊断】

1(黄汗)暮出汗者,盖由热而出之汗。虚热者,其发多自午后。

2谷疸:己食如饥,食难用饱,饱则心烦头眩,此欲作胃疸者,即名谷疸,若已见黄色, 疸已成也,得之于胃有湿热,大饥过食也。

酒疸:得之于饮酒无度,而发是病也。

女劳症:疸而额黑,少腹急,小便自利,得之于大劳大热与女交接也,病属胃、肾。

瘀血发黄:少腹急,小便自利,但不额黑耳。

黄汗:汗出黄色染衣,面目微肿,得于素有湿热,汗出入水浴之也,皆湿热而成。

阴黄:身重而痛,厥冷如冰,则属湿寒。

【辩证治则】

1黄柏脏腑之湿热柏皮经络之湿热,故发热身黄用柏皮。

2其两胫自冷者,致腰以下无汗,有物如在皮中状;胸中痛者,致窒塞,不能食;身重且疼、因发热而致烦燥,睡中汗出者,反不得眠、为下焦不利。冲逆剧而小便不利者,此为黄汗正证,桂枝加黄芪汤。

3、(1腋下黄汗,是三焦的黄色营养。比如经常游泳的人容易有腋下黄汗,其它地方都没问题,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一剂知。西医无治。

2表实的黄汗,腰以上出汗,用桂枝加黄芪汤。黄芪是去三焦的黄。黄芪补气就是补水。

【辩证比较】

1中医治疗黄汗只有两个处方

1桂枝加黄芪汤,用发汗来发掉,黄芪比桂枝量少才能发汗。在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上降低黄芪的用量,去掉醋,加健脾胃的甘姜枣。

2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用收敛法来治,病人表虚了。

2黄芪桂枝五物汤和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皆源于桂枝加黄芪汤,前者无汗出,后者有汗出,色正黄如柏汁。然而皆以劳气为病因

3、第四十一表:黄汗主证及变证与辨证法

黄汗主证

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黄汗沾衣,脉沉,汗出入水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从腰以上汗、下无汗,腰髋弛痛如物在皮中,剧者不能食,身疼,肿,烦躁,小便不利,黄汗

桂枝加黄芪汤

黄汗变症及辨证法

若汗出已,反发热,久久必甲错,热不止,生恶疮


若身重,汗出己,辄轻者久久必身瞤,即胸中痛

真武汤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


食已汗出,又身当暮卧、盗汗出,此属劳气


黄汗,脉沉迟,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身体洪肿,恶风者,为风水


身体洪肿,不恶风者,小便不利,上焦有寒,口多涎,为黄汗

瓜蒂散吴茱萸汤

【经典回顾】 

1、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2、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慎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3、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

4、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

5、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者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击,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

6、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疼,身体反重而酸,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肺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

7、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药汁,脉自沉,何从得为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8、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