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保的账务处理

 刘刘4615 2022-02-13

春之劲草财税通 2022-02-10 23:58

图片

春之劲草财税通

财税知识分享、专业难题咨询、同行朋友探讨、重要信息发布。

3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社保基本分录

1、计提工资与社保
计提基本工资部分
借:管理费用(办公人员)
       制造费用(车间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在建工人)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计提社保(企业缴纳部分)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各险种可分开计提也可不分)

 Ps:根据最新会计准则,个人缴纳社保部分直接计入基本工资,企业缴纳部分计入应付职工薪酬下“社保”明细分录。

2、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PS:企业有代扣社保个人缴纳部分、与个人所得税的义务。实际发放工资时需要代扣代缴这部分资金。其中社保个人缴纳部分计入“其他应收款”,而个人所得税需要计入“应交税金”。

3、上缴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
      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二、社会保险缴纳费用计算方法

    社保交纳多少是根据当地去年社平工资进行计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样的。

    比如A地社平工资为20000元,那么养老保险交纳额为20000乘20%=4000左右/年,医疗为20000乘10%=2000左右/年。

    另外也规定了最低档和最高档,最低档的交纳不得低于社平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最高档为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一般以最低档居多。

  PS:除个别企业,一般都采用最低档的缴纳方式缴纳社保。所以记算起来也很方便。

单位方式参保,以实际工资作为交纳基数。

以单位买全社保为准,计算如下所示:

1、医疗保险:个人承担2%,单位承担8%;
2、养老保险:个人为8%,单位承担20%;
3、失业保险:个人为1%,单位承担2%;
4、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1%;(工伤与生育险都有单位缴纳)
5、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1%;(男职工也需缴纳生育险)
6、公积金:个人10%,单位10%。

三、案例实操

以工资为7000元/每月,那么其需要交纳的保费为:
1、医疗保险:7000乘2%=140元,单位7000乘8%=560元;
2、养老保险:7000乘8%=560元,单位7000乘20%=1400元;
3、失业保险:7000乘1%=70元,单位7000乘2%=140元;
4、工伤保险:个人无,单位7000乘1%=70元
5、生育保险:个人无,单位7000乘1%=70元

    因此个人总计为:770元,单位总计为:2240元。
   职工总薪酬=7000+2240=9240
   计算的数据可能会与实际的有出入,但计算的方式是这样的. 因为保险是不上税的,所以应该扣除保险费用,即上税金额为7000-770=6230元。

分录如下 

1、计提工资与社保

借:管理费用(办公人员)7000
       制造费用(车间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在建工人)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7000

借:管理费用(办公人员)2240
       制造费用(车间人员)
       销售费用(销售人员)
       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在建工人)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  2240

2、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7000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770
       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36.9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6193.1

3、上缴社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2240
      其他应付款—社保(个人部分) 770
贷:银行存款 3010

社保个人部分少扣了如何处理


1、找个人追回

    给那位员工少扣了即找那位员工追回,如果当月追回则无需做账。如果当月无法追回,则在下个月工资内扣除,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XX员工

  贷:银行存款

借:职工应付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XX员工

2、无法追回会计承担

     如少扣社保的职工已经离职,且已经无法追回。经过领导研究,损失费用应有责任人承担,分录如(1),只是将XX员工改为会计的名字。(ps:一般老板不会这么小气,会公司自己承担)

2、无法追回公司承担

    若无法追回,有公司承担,一定要公司领导批准同意后,计入“管理费用”,也有计入营业外支出的,这两种分录都可以。具体如下:

借:管理费用

  贷:其他应收款——XX员工


图片

来源:会计分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