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间交往人际交往称呼

 c857084163 2022-02-13

1/马未都:人际交往中,不要“哥”“姐”地瞎喊,有种称呼更为有用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325227207642645388%22%7D&n_type=-1&p_from=-1
**第一,对方是领导,如果你业务优秀的话,面对你的“哥”“姐”称呼,对方或许会觉得你懂礼貌。如果你业务不优秀,工作成绩不突出,那么你的“哥”“姐”称呼,就是不懂规矩。针对你的不懂规矩,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对方或许就不会重视你,那么在未来你将很难在职场立足。
**第二,对方在年龄上确实是长辈,直接称呼“哥”“姐”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自古以来,我国都是礼仪之邦,在没有血缘关系的长辈面前,强行称呼“哥”“姐”,不仅会让对方觉得你没有礼貌,而且还会让对方觉得你具有功利之心。如果你确实想要跟其谈论有关合作的问题,很可能会付诸东流,特别是女性前辈,更不会喜欢被喊姐。因为年龄问题确实是女性领导比较尴尬的问题,即使当面不会说些什么,可是心中难免还是会有隔阂的。
**第三,对方是陌生人,对于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对方都不希望被称呼为“哥”“姐”。在年龄上,对方并不会认为自己比老,需要被称呼为“哥”“姐”。在心理上,人心隔肚皮这句话一点不假,我们对彼此都是有防备的,何必一上来就套近乎呢?这样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很讨厌。虽说开门不打笑脸人,礼多人不怪,但是喊对方“哥”“姐”却不是一个讨人欢心的方法。双方本是陌生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却被一声声“哥”“姐”硬生生打破平衡,不但不会加深彼此的关系,还会令人不舒服,着实令人尴尬。同时马未都也在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对于不熟的人切忌称兄道弟,人际交往中,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自然能够得到真正的朋友。其实不仅马未都一人说过在人际交往中如何称呼的这个问题,就连人见人爱的岳云鹏也表达过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岳云鹏和孙越这对相声圈的经典搭档,曾经在春节晚会上表演的节目有这么一段。岳云鹏说:“现在流行漂亮的男生或者女生叫小哥哥或小姐姐”。孙越就问:“那如果对方不漂亮呢?”岳云鹏就说:“那就叫王姐,赵姐,李姐”。

虽然这是玩笑话,是相声刻意玩的包袱,但是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对真实生活的一种反馈。

生活的真相就是称呼上加一个“姐”,真的是有一丝粗俗,看似亲近,实则关系疏远,有一丝不屑一顾在里面,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哥”“姐”地瞎喊。

君子之交淡如水

那人际交往中应该如何称呼对方呢?正确的答案就是正常称呼,不要因为想要拉近彼此的关系而刻意的讨好。

如果对方是老师,那就称呼老师,如果对方是合作伙伴,那就正常称呼职位,如果对方是公司的同事,那就不卑不亢称呼名称即可。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秉承着以真心换真心的原则,谁不想高山流水觅知音,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可是万事不可超过一个“度”。


马未都说喊“哥”“姐”情商低且不讨喜就是过了这个度,因为彼此不亲近就喊“哥”“姐”,会让人特别不舒服,毕竟没有血缘关系,要这么亲近干嘛呢?

如果随着交往的深入,有了内心的亲近,彼此互相认可了对方之后再喊“哥”“姐”,那就是信任和情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时候的“哥”“姐”才会是关系好的证明。

所以说“哥”“姐”可以喊,但要分情况而定,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你自身的优秀程度有关。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优秀了,别人自然会追随而来,你自然可以找到一路前行的好友。


总之一句话,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刻意地以为“哥”“姐”的称呼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恰恰相反,没人愿意要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亲戚,君子之交淡如水才是人际交往的真谛,同时也不要忘了时刻修炼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