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曹老怪 2023-03-09 发布于江苏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六经为川,肠胃为海”,意思是说六经之病都可以引导到肠胃中来,再用下法祛除邪气。有时不用下法,肠胃自动下邪,表现为在服药其间出现一两次大便稀,水,大便,矢气一齐而下,不是每次大便都这样,只是一两次,排便规律也正常,我经常遇见这现象。

这叫引邪入阳明而成可下之证。

如何引邪入肠胃?降右呗。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百川入海嘛。

霍奇金淋巴瘤,就是长在勃子上的淋巴瘤,运用“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之道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瓜蒌,半夏,降肺胃,同时用大黄下之。再加蒲公英,地丁等解毒,加丹参,三梭,莪术等化瘀,水蛭,蜈蚣通络。

曾经治疗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乳腺肿瘤肺转移的患者,放化疗之后来求诊,无其他不适感。

余见其面色浮红,脉见寸关浮洪大,两尺无根,立即给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大量山茱萸(60g)。

三天后复诊,患者面色如常,脉平有根。附子治热,一般治疗内伤发热,或上热下寒之热,或虚阳外越之热。其主要作用在于可扶阳而固本。

在临床中,特别是顽固性发热,这类发热大多是少阴先虚,而后邪气长驱直入,此时患者往往表现高热不退,但欲寐,苔往往是黄厚腻,脉大多弦滑但沉取无力,或两尺弱。

此时高热乃标象,当用大量石膏、柴胡、黄芩来清之、和之。

固本必须用附子、炮姜、龙骨、牡蛎来固下。这些经验是余学习经典所悟。

比如千金越婢汤就是麻黄、白术、生石膏、生姜、甘草,加了一味附子。石膏与附子温清相配。

桂林古本《伤寒论》里也有大青龙汤加附子,这是因为仲景所言——尺中迟者不能发汗之理。

加用附子之后,可以达到驱邪外出而不伤正。

《伤寒论》第301 条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就是太少两感证,若少阴先虚,太阳邪气侵入以后,就形成里外合病。

用麻黄来开太阳,太阳之邪陷入少阴,仍然让邪由少阴出太阳,此时用附子鼓舞少阴之真阳,用细辛是温通内外,让邪有出路。

少阴先虚之时就要用附子固下。

如一座房子地基稳固时,上面稍微出点问题都不要紧,故用大量石膏来退烧时就不会有任何问题。

包括湿热达于膜原的达原饮,这种湿热引起的高热治疗起来非常头痛,临床中也非常常见,多见舌苔黄腻,脉虽然弦滑数但沉取无力。

患者发热虽然是高热、面红,但精神萎靡,唇色不是鲜红而是暗紫的,口中津液很多。

这一类患者大多见于疑难重症,对于选方用药技巧,余总结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汤、白虎汤来治疗。如果出现虚阳外越之候,当加用童便、猪胆汁、龙骨、牡蛎、葱白等。

【医案分享】
崔某,女,61 岁。

主诉:持续发热4 月余。

病史:患者肺部恶性肿瘤,纵隔淋巴结肿大,继发性下肢骨转移。因持续性发热不退,肿瘤检查糖类抗原209·7U/mL,细胞角蛋白19 片段6·24ng/mL,持续发热4 个月,体温一直波动在38 ~39℃,用抗生素及抗肿瘤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刻诊:患者发热大多在下午两点至半夜。发热期间无恶寒,阵发性刺激性干咳,胸闷,下肢疼痛,不能行走,经常呕吐,口苦,大便稀如水样,舌苔黄腻,脉细数,沉取无力。

辨证:少阳阳明少阴太阴合病。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白虎汤、四逆汤、青蒿鳖甲汤加味。

柴胡30g,黄芩15g,生石膏90g,天花粉24g,桂枝10g,干姜5g,牡蛎50g,甘草6g,枳壳15g,白芍15g,炮姜10g,附子10g,龙骨30g,青蒿15g,鳖甲10g,芦根30g,白茅根30g,金银花60g,竹茹15g,生姜10g,红枣6 枚。7 剂。

患者女儿电话告之,药进4 剂已无发热。

【临证心悟】

癌症发热,治疗起来颇为棘手,也是一个衡量中医师水平的重要标准。

这种发热往往是五脏亏虚,外邪引动内邪而发病,故这种发热很多情况是虚热与实热共存。

此案例从六经辨证入手,采用四逆汤固下,柴胡桂枝干姜汤疏解少阳郁热,青蒿鳖甲汤滋阴清热,众药合用,共奏退热之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