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富察枪——以棍为枪,一门鲜为人知的满族传统武术

 思明居士 2022-02-13
文章图片1

传统武术流传至今,拳种流派甚多,除了耳熟能详的太极、形意、八卦、少林等之外,还有许多不为外人所熟知的武术,有的是在小范围流传,有的是在家族中流传。如果说要把传统武术分为下大类,个人认为可以分为战场武术和江湖武术。战场武术比如形意,脱枪为拳,大枪是冷兵时代战场绝对的主角。江湖武术比如八卦,以小巧灵活,多奇门兵器。今天,介绍一个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的一门武艺,从战场流传下来的武术:富察枪。

文章图片2

富察枪,看到“富察”二字,是不是有个疑惑,这个是姓氏啊,和满族的富察氏有什么渊源吗?没错,还真就是流传于满族富察家的一门武术。说起来我能知道这门武术,也是一段机缘。大概在15年左右,我在北京住的小区中,有很小的一个空地,里边还保留了些树。是个绝好的练功场地。每天晚上吃完饭,我都会在那练功、练拳。晚上周边也好多锻炼身体的,其实有一个老先生的锻炼方式很特别,就是绕着外圈的路快走。每天都见,时间长了就熟悉了。见面打个招呼,练累了就聚一起说说话,进而了解了他是满族人,富察氏,我就管老先生叫富察叔。最开始他知道我是东北的,也就叫我小东北,这段忘年友谊就从此开始了。随着时间推移,感情越来越好,看我每天练拳,老先生非常高兴,时不时地会指点几句,后来,知道老先生会武术,而且家族中流传着一套不为外人所知的一门枪术:富察枪。

文章图片3

富察枪,名为枪,其实是没枪头,没了枪头不就是棍吗?为什么叫枪呢。这就不得不说此枪的来源,还有一段传奇故事:

据先生讲:此枪术原来就是枪术,有枪头的枪。在清朝乾隆年间,富察家的一个将军,在南方打仗,这地方都是山地丛林,有一次,在山林中与敌人恶战多日,枪头打没了。将军就拿着没枪头的林棍继续作战,而此时使的虽然是枪术,但没了枪头就当棍使,随机应变,就这样,在数不清的历次战斗中,用此棍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

文章图片4

后来战斗结束了,将军总结此次战斗经验,深感武艺同兵法一样,都要随机应变,纯枪术固然是好,但没了枪头变成棍也要有同样的战力,才可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没枪头的棍法进行了整理,因此最后虽然武器成了棍,但来源于枪,因此,仍叫做富察枪。

文章图片5

老先生曾教我了一套初级枪术,此枪法与常见的枪术不同,虽然很多枪术中也有棍的应用,但仍是以枪头为攻击武器,而富察枪没了枪头就是棍,是棍法为主,保留了枪的特点,同时也有腿法配合等技法,真不愧是战场实战的结晶,能用的,好用的招都融合了。印象最深的是那套基本功。练法是身形缩下去,小步快走。先以右手持棍,迅速在右侧地面上啪啪啪点几下,然后快速把棍由身前抛向左侧,左手接住,仍在地面上啪啪啪点几下,再换手。如此反复,注意,身法始终是前进的,身形很低,非常吃功夫。初见此招,想起了《黄飞鸿》电影中,李连杰手持上衣,往混战的人群中冲进去,在行进中,以衣攻击敌人下三路,所过之处,人仰马翻。不成想,电影中的艺术表现,原来现实中也有相似的功夫。

文章图片6

上边是此枪法中身法快速迅捷的一面,老先生在讲枪时还说,枪即是棍,棍即是枪。如果被围攻怎么办?动不了,此时要“原地不动,枪打八方”。练枪不要练成打出一朵莲花,那不是实战的东西,成了玩的东西了。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也不在那个小区住了,只学了一点东西,后来疏于练习,现在已经不能完整地练下来了。但与老先生学枪的短暂经历,正是我初练八卦掌的阶段。对我的传统武术思想有直接启蒙和深远的影响。传统武术,不是我们现在常看到的表演样子,虽然现代已经不需要杀人的冷兵器技术了,也很少有人下功夫去练,但不能认为花哨的表演就是传统武术。真正的传统武术是众多先辈实战拼杀才总结留下的宝贵经验与财富。喜欢传统武术的人应该继承下来,因为一门武术保留的经验技艺,一旦没了,就真的没了。

后记:

文中所介绍的富察先生,本名富察·建功,祖上为镶蓝旗人。姥爷(爷爷)满名叫富察·多尔奎,是富察·多尔济的二弟。其太姥爷和大姥爷曾为晚清大内侍卫。曾著有《晚清侍卫追忆录》、《父子同侍乾清门》、《镶黄旗下》《福康安传之帝都生人》等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