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艾森曼格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血液通过心脏和心外压异常通道从左向右流动,导致肺血管损伤、肺血管重塑和右心室阻力。患者有呼吸困难、紫绀、活动耐受力下降、水肿、头晕、心律失常等。而且预后很差。唯一确定的方法是心肺移植,但器官缺乏,移植后存活率低。
患有这种疾病的患者需要更多地了解其病因和症状。 (1)病因概述 艾森门格综合征是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发展的结果。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心内膜垫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是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原因。单心室、大动脉转位、三尖瓣反流、肺静脉总回流异常等复杂心脏畸形。也会引起肺动脉高压。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的大规模分流会导致严重的肺血管硬化,导致向左分流和彼得艾森曼综合征。 (二)症状概述 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从小就有心脏杂音病史。由于原发畸形经历了一个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于是出现了明显的发绀。此外,患者还经常出现活动耐受力下降、心律失常和咯血。 (3)典型症状 1.发绀 而且皮肤和粘膜不同程度的发青,可以出现全身。VSD通常发生在6岁以后和青春期之前,ASAD通常在20年后出现蓝色和紫色,动脉导管后来没有闭合,下半身比上半身大。 2.运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和疲劳通常与分娩有关。 3.心律失常:约半数患者有心悸症状,如心房颤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 (4)并发症 本病可合并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时间缩短。
如何检查和治疗疾病患者值得我们关注。 (一)预期检查 症状包括紫绀、活动耐受力下降、心律失常、咯血、呼吸困难、杵状指等。应该及时治疗。求医后,医生会先对患者进行检查,初步了解他的一般情况和心脏病的变化。可建议患者做血常规、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右心导管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2)体检 1.一般检查 医生主要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皮肤黏膜一般出现紫色、杵状指、生气颈静脉等,右心衰竭后可出现肝肿大、腹水及周围水肿。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对血细胞计数的观察,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贫血、感染等。 (2)血液气体分析 有助于了解病情,鉴别诊断,观察疗效,预测预后。血液气体分析可全面了解患者的通气功能,主要是缺氧和二氧化碳的保留,以及体内酸碱的状况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这种分析的结果可以用来调节身体。 (三)成像检查 1、胸透X光片 胸部X光检查可以了解心脏损害的大小和轮廓。患者一般可见左右心室肥大,主要表现为右心室发育不全,以及肺动脉隆起,肺门血管影厚且搏动,周围肺血管造影减少,肺纹理呈“残余根”改变,肺部出血。 2、超声心动图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揭示心脏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心脏疾病的改变。患者通常可见右心室肥大,右心房扩大,左心室增生或充盈不足,肺动脉扩张,以及原发性心脏畸形,如房室和心室缺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检测右肺血流信号、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反流信号。 3、右心室导管植入术 不仅可以直接测量肺动脉压,而且还可以评估肺血管床的反应性。 (四)其他检查 心电图描记器显示心脏的电活动曲线,这有助于了解心脏病的变化和诊断心律失常。一般见于右房肥大和右室肥厚或双室,右轴偏移。 03患病的患者,除了需要及时的治疗,良好的护理也要重视 (一)心理护理 1、心理特征 (1)婴儿和儿童的情绪控制能力很差,容易过度兴奋和愤怒。 (2)儿童体质虚弱,活动能力差,可产生自卑情结、抑郁心理。 (3)孩子们可能在医院里神经紧张,心情焦虑,经常检查,治疗会引起孩子的回避、违抗行为和恐惧。 2、护理要点 家长应保持孩子心境稳定,避免过度兴奋和愤怒,并避免加重孩子的心力交瘁。家庭成员应保持稳定和乐观的情绪,关心和鼓励儿童,以乐观态度感染他们,使儿童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与孩子们交流紧张情绪。患者自身需要保持一种稳定的情绪、积极乐观的态度,积极地接受和配合治疗。 (二)手术后护理 1、手术后观察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的情绪、意识、面色及伴随症状,通过2~4小时吸入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观察尿量和尿色。每4小时测一次温度,持续3天。抗生素的常规给药时间为3天。如果你有发烧,继续服用,直到体温恢复正常。 2、手术后的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体温、呼吸、脉搏和血压监测的基础和重点之一。 (2)呼吸监测和管理:监测内容包括呼吸频率、呼吸运动、呼吸声、氧饱和度、氧化、二氧化碳分压,是否存在呼吸器对抗。 (3)循环系统监测:儿童手术后循环系统不稳定,有时会出现波动。术后监护是手术后监护的重要内容。监测点包括心率、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乳酸和尿量。 (4)水电解质平衡和意识状态的监测:监测水电解平衡,如果有水分电解液紊乱,应该及时纠正;监测意识状况有助于评估大脑的供血情况和大脑功能是否受到损害。 3、管道护理 留置导尿管的人要注意防止导尿出来,迂回折返,保持导液通畅。注意会阴的清洁卫生,防止逆行泌尿道感染。 (三)生活管理 1、科学的训练:确保病人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合理安排病人休息,适当活动,避免超负荷工作。 2、每天做运动:应避免剧烈运动,经有效治疗后,可在医生指导下获得运动建议。 3、其他:保持大便畅通,教育病人排便时不要用力。 (四)饮食管理 1、食品的建议 饮食要多样化,避免挑食、偏食,均衡饮食营养。 2、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维他命及可消化的食物,例如牛奶、禽肉、鸡蛋、大豆、蔬菜及水果,以补充身体能量及维他命,增强抵抗力。 3、食物禁忌 (1)如果发生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时饮食清淡。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结语:艾森曼格的预后普遍较差,大多数患者可活到20-40岁,常死于猝死、心力衰竭、肺出血等。经过定期治疗和随访,一些患者甚至能活到60岁。患者的日常管理应注意均衡饮食和营养,确保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根据病情安排适当的活动,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最大限度地减轻心脏负担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