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命是在土里长出来的,所以,我们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身在田园之中的人自有一番快乐,而城市中的人也往往能体味到这种快乐——只要他心中有那一份生命之爱。 基于这样的认识,《乡下人家》这篇课文读起来就会更加感到一种诗情了。 是啊,那青、红的挂,碧绿的藤和叶,挂在房前,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真的是可爱多了。那是原汁原味的生命的装饰,是最朴实且又带着发自内心的喜悦的装饰啊。 对的,乡下人家装饰自己的房子,真的是方便多了,因为到处都可以找到装饰品,哪怕一根草,都可以是一种装饰,就更别提芍药、凤仙,鸡冠花这些美丽的花儿了,还有那青竹,你仿佛还能听到竹笋从土里钻出来的声音呢!我有时候真想趴在地上,细细地听,细细地听…… 乡下最多的,还是那家禽,那些家禽总能给我们带来无限的乐趣,低调的小芦花鸡,高傲的昂首挺胸的大公鸡,还有那无忧无虑的在水中嬉戏的鹅或者鸭。 是啊,那可真是个无忧无虑啊,那乡下人吃饭的晚景在微风、红霞的衬托下,一定是那样的自然、和谐啊,连那梦乡也是那样的甜蜜。 我们知道,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很夏然,这篇课文的关键语句应该是“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读这一句,我们就能体会到作者是多么沉醉于那乡下人家的景致中。我们要让孩子们好好读,就这一句里,哪些词里是包蕴着作者浓烈的情绪的,对“无论、无论、独特、迷人”。抓住了这些关键词,教学就可以展开啦。 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季节?好,孩子们,春天呢?有哪些独特迷人的景致呢?好,孩子们,晚上呢?有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呢? 孩子们应该会立即找出来的,这个时候刚好可以训练孩子第二遍朗读,第一遍在课始检查。 接下来,是体悟:就你认为,这篇课文里哪些段落你最喜欢,哪些句子你最喜欢呢?让孩子们自由地说,老师则跟孩子们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比如“青、红的挂,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这一句妙在哪里呢?妙在比较的别致?还是妙在乡下人的别出心裁?还是妙在作者的出奇想象,这样的想象力藏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说! 第三个板块,就到了有感情朗读的环节了。这应该是让孩子大胆展示的环节。让孩子自己精挑细选一个段落,两个段落也行,自己酝酿感情,自己自由练习,自己声音和情感来表达。让孩子自由地有感情朗读,真是太妙了,真的很契合“乡下人家”的闲适呢! 总之,这篇课文是完全契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所以也很好落实。这篇课文,真的可以“闲适地读,闲适地教”。 【作者简介】陈林,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首届教育家型校长培养对象,江苏省宝应县泰山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主持省重点课题研究,参与省重大教研课题和全国重点课题研究。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学术月刊》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万字以上论文十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多篇,在国内多地及澳门地区执教公开课、开设讲座数十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