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不花钱!每天坚持4件小事,强骨骼、护心脑、延寿命,比光吃补品强多了

 LYP_2014 2022-02-13

养生并非要花大价钱!一些好的养生方法,甚至不要钱,只需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就能让人获益匪浅~

Image

Image

俗话说“百病生于气”,这并不仅仅是夸张的言辞,紧张、焦虑、抑郁、生气、悲伤等不良情绪真的会“蚕食”你的健康——研究发现,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已达200多种,包括消化性溃疡、高血压、冠心病、心梗等!

这是因为人在急性精神压力下,神经内分泌系统会受到影响,血液中的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糖皮质激素会增加,从而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不利于身体健康状况。如果血管本身就存在问题,还可能发生斑块掉落、血管破裂等意外!

 Image

所以保持好心情很重要。

【建议】平时多去探寻自己喜欢的事情,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跳舞、打太极、旅游等。

Image

如果常常感到焦虑抑郁,还可以通过以下2招来缓解情绪:

正念梳头法缓解焦虑情绪

用梳子梳头,仔细感受梳子接触头皮,感受力度的变化,感受皮肤被刺激,感受头皮血液流动的温暖感……可以帮助缓解焦虑。

Image

常按膻中穴:愉悦心情

膻中穴是心包经的令官,如果出现胸闷、心郁的情况,按揉膻中穴可以让心情变得愉悦。

【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

【按摩方法】取仰卧位或端坐位,用中指的指腹点揉穴位,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点揉。力度适中、手法均匀,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3~5分钟即可。

Image

Image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很多中老年人天天喝牛奶、吃钙片,效果却不见得很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吃进肚子里的钙≠吸收到身体的钙,想促进钙的吸收,少不了维生素D的帮助——它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利用,减少肾脏对钙的排泄,维持血液中钙的浓度,被称为钙的“第一密友”。

人体90%维生素D是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的,因此通过晒太阳,就能合成维生素D,进而促进血钙吸收、骨钙沉积,辅助治疗骨质疏松

可以说,晒太阳是最简单的补钙法,操作简单,还不花一分钱!

Image

于康教授曾在节目中分享了正确的晒太阳方法:

①晒太阳的时间:有太阳的天气,每日11-14点。

②晒太阳的地点:要在户外晒太阳,不要隔着玻璃晒。

③晒太阳的方法要让皮肤和太阳有接触,不要穿的过于严实;不要涂过厚的防晒;每天晒5-10分钟足够了;以身体舒适为原则。

Image

Image

1
喝水能降低血液粘稠度

血液粘稠高,易导致动脉硬化,形成血栓,更严重的会诱发冠心病、脑梗等发生。而水是简单快速的血液稀释剂——喝水以后,水分就会进入血液循环中,辅助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一天当中以下三个时间段血液最粘稠:

①醒来后:人体经过一夜的睡眠,在早晨起床时血液粘稠度高,血压也容易升高,此时慢慢喝一杯250ml的水,能辅助预防血栓的形成。

②晚上睡前:睡前喝一杯100ml的水,能更好地保持血液循环,补充睡眠时因出汗多而流失的水分。

③起夜时:凌晨时分往往是脑血栓和心梗发生的高危时间,因而若是有起夜习惯的,不妨喝100ml左右的水。

Image

2
喝水能促进尿酸排泄

多喝水能够稀释尿酸,有效促进尿酸的排泄,同时也能减少尿酸在关节等组织的沉积,减少痛风的发作。

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患者,每天要喝3000毫升水甚至更多,其中1000ml可以是苏打水,因为苏打水为碱性,尿酸为酸性,苏打水可以碱化尿液,减少尿酸沉积,成倍地排出尿酸。

Image

Image

熬夜堪称是“心脏杀手”因为熬夜会使静息心率增加,久而久之容易产生3个不利影响:

Image

◎加速心血管病变心率过快时,心脏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促使心肌组织增加收缩压力,以致于主动脉、冠状动脉等压力过大,如果已经存在动脉硬化、血管壁炎症等问题,那么心率加快容易使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加速数倍。

◎增加脑梗死风险静息心率的加快通常伴随着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而夜间持续的高血压容易使脑内小动脉血管壁变性、管腔变窄,一旦血管壁破裂出血或发生闭塞,可能诱发腔隙性脑梗死。

◎让心脏提前衰老长期不规律的睡眠将造成心率反复波动,容易使心肌组织神经电讯号传导不稳定,增加心律失常风险;而慢性心律失常可能推动心脏发生器质性病变,比如心肌肥大、室间隔增厚等,最终让心脏提前衰老,走向慢性心衰。

Image

建议早睡是最好的“护心药”,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保证在晚上10-11点休息;如果没有办法选择入睡时间,那就尽量保证每日6小时的睡眠时间,以降低对心脏的伤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