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近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文化密码——读王宁教授的《汉字与文化十讲》随笔

 丘山三也君 2022-02-13
Image

我很喜欢汉字。可能你会说,中国人都很喜欢汉字。

不管怎样,我看到一个汉字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想它原来的样子;我会想,它为什么会长成这个样子;我会想,是什么让它又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汉字最开始真的是一幅幅画吗?为什么现在看不出来那一幅幅画的样子了呢?

我喜欢汉字,喜欢它带给我的各种想象。不止一个人评价过我“你的内心戏很足啊”,哈哈哈,可能源于汉字吧!

我喜欢汉字,所以在教萤火虫们识字写字的时候我会搜罗一些古文字形象,尽我所能讲一讲这个字背后的故事。所以萤火虫们的语文课本上记下来最多竟是些古文字,虽然我意不在此,但也足以可见,汉字对于孩子们来说同样是充满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Image

结缘

我有个朋友极其爱读书,尤爱古典文化类的书籍,巧了,正好读到了几本对我口味的书!经他推荐,我就这样与王宁教授的《汉字与中华文化十讲》这本书结缘。

此书是“国图公开课”系列之一,书由王宁教授在国图讲汉字的公开课整理而成。全书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汉字的发展演变、性质特点、字理结构等内容,每一讲的末尾还整理了一些公开课现场的问答环节,对我来说这是一本系统而又深入地了解汉字的好机会。

正值寒假期间,安排!

Image

解惑

1

Image

梳理汉字的发展演变历程自是不必多说。倒想分享一个“天真”的解惑过程。

小时候我真的以为汉字就是方方正正的样子,所谓方块字嘛。可是写着写着就发现好像不是所有的字都能写成方方正正的样子,比如一、二、品……所幸,我对汉字还是有着比较大众的审美,即便不是方方正正,但依旧能看出来这些字整体比较匀称,也是美观的。但是执念就一直种在心里了,一直没有发问过,是因为自己能说服自己,也无伤大雅,直到读了这本书,忽然发现自己的疑问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念头,毕竟汉字的方正不是几何概念的,它是相对于线性文字而言。仅仅因为它是两维度造型。

看着看着,你那些不曾说出口的疑问和想法就能得到证实和解释。没有什么比读书过程中一点点解开自己疑惑的过程更令人开心的事情啦!

Image

解惑

2

Image  关于汉字,你是否担心过,人们都在用计算机,手写汉字越来越少?这算不算危机?这本书从历史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甲骨文,金文并非手写,也并非人人都写,这并不影响汉字的传承,相反,汉字进入计算机给了人们更多的接触汉字的机会。存废之争已然画上句号。至于写字,想清楚为何写更重要,汉字实用性是第一位的,兼具审美性。进入计算机已是实用性极大体现,那么剩下的是审美性的功能,写一手好字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由此看来,书写的减少并不是造成汉字危机的因素,主要因素在于全民素养的有待提升。

方向

Image

初学汉语者如何做?

1、要将部件的讲解和字理概念的渗透结合起来,优先选择部件关系有明确字理的字来进行讲解。

2、教孩子识字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

归纳性思维:如,吃、喝、呼、唱、叫等跟嘴巴相关;

辨析思维:“大”和“太”,“大”是一般的大,而“太”就是辈分大,比如太爷爷。

联想思维:涉及到古文字,此处无例可举,嘻嘻!

遐思

Image

         关于汉字,你是否担心过,人们都在用计算机,手写汉字越来越少?这算不算危机?这本书从历史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甲骨文,金文并非手写,也并非人人都写,这并不影响汉字的传承,相反,汉字进入计算机给了人们更多的接触汉字的机会。存废之争已然画上句号。至于写字,想清楚为何写更重要,汉字实用性是第一位的,兼具审美性。进入计算机已是实用性极大体现,那么剩下的是审美性的功能,写一手好字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由此看来,书写的减少并不是造成汉字危机的因素,主要因素在于全民素养有待提升。

Image

扫一扫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