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晓东 | 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所见河西农业生产

 Kath2633 2022-02-13

文\张晓东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馆长

【摘要】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中有许多描绘农业生产场景的画面,真实地再现了河西地区的物质生产民俗。由于史籍记载较少,壁画中农业生产图像的大量发现,为研究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关键词】嘉峪关  魏晋墓砖壁画  农业生产

图片

嘉峪关地区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自汉武帝设置酒泉郡后,徙民实边,大力开展军垦民屯,农业得到初步发展。魏晋时期,随军屯民屯的大规模开展,先进农耕技术的传入和人口的增加,农业得到的快速发展。当时,河西地区的农业有屯田农业和坞壁农业两大类型。两汉时期,政府在嘉峪关所在酒泉郡推行大规模屯田。三国时期,曹魏吸取两汉屯田的经验,透以官方力量积极推行屯田制度,藉以耕作畜粮。屯田有军屯和民屯两种。由于嘉峪关一带临近边境,屯田以军屯为主。军屯以营为单位,每营六十人。营既是一个战斗单位,又是一个生产单位,具有且战且耕兵农合一的性质。屯田劳动者主要是田卒,此外,还招募流民及无地贫苦农民。为鼓励生产,政府供给生产工具,还发给一定的粮食和衣物,让人他们安居乐业,专心从事农业生产。新城魏晋墓三号墓前室南壁有《屯垦图》,图中画有屯田官吏一人、司马一人、戍卒十九人及二人两套牛耕种,为我们提供了屯田的形象资料。

坞壁农业出现于东汉后期。当时羌乱剧烈,地方大族为了防御羌人的袭击,保护自己的财产权益,乃兴造坚固的坞堡壁垒。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民族杂居,为自身安全,坞壁得以延续发展,形成独特的坞壁农业。坞壁农业的特点是:坞壁内有居屋、仓储、家具、用具等以备常住应变之用,有领导人物,有依附群众,有自己的地方武装力量;坞壁的农田大多分布于坞壁的周围,土地面积有限。在耕作技术上,以使用大量的劳动力精耕细作为主。

一、种植技术与方法

曹魏时期,在仓慈、徐邈、苏则和皇甫隆等人的努力下,河西地区传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三国志》卷27《魏书·徐邈传》载: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

由此可见,徐邈治理河西时,建了不少农田水利工程,这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三国志》卷16《魏书·苏则传》记载苏则节制河西后,“亲自教民耕种,其岁大丰收,由是归附者日多。”苏则是关中人,关中是当时农业生产水平高度发达的地区,他亲自教民耕种,并获得大丰收,肯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业生产技术。西晋时期,中原大乱,关陇地区的人民大量流入河西地区,不仅增加了劳动人口,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能,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当时,当地居民根据当地冬长夏短,气候干旱,降雨量小,春季多风旱,耕作以99旱地为主的特点,合理开发和利用祁连山冰雪融水,采用灌溉、播种、平整土地、保墒等先进技术。为提高土地利用率,轮作(粟、麦、大豆、小豆、绿豆、瓜、麻、菽等多种作物轮流种植。)、间作(于一块田内同时相间种上两种以上的作物,利用各种作物植株高矮不同,吸收养分不同,利用空间和地力以获得超过单一作物的产量)、混作(于一块田内混种两种以上的作物,同时收获用以专门目的,例如豆谷混作以饲牲畜)等方式已广泛使用。普遍采用一年一熟制。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以粟为主,麦为辅,粟为主粮,政府征税以粟为标准,各物价以粟为衡量的标准。麦则用以救济灾荒与青黄不接时粮食的匮乏,麦类种植增长较快。油料作物有胡麻,饲料作物有苜蓿等。

在农业种植技术中,区种法是必须要提到的。区种法为西汉农学家氾胜之在认真吸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旱地耕作法,它是魏晋时期北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首要措施。区种法又称区田法,就是将田地划分成小块,进行细耕的方法。区在这里的意思是搭成的坎窞。沟状区田法和窝状区田法是区田法的两种具体形式,优点有三:一是深翻作区,把庄稼集中种在区中。二是对株行距和每亩立苗数量有严格的规定。三是集中的施肥灌水和精细的栽培管理。简之,区田法的特点是把庄稼种在沟状或窝状的小区中,在区内综合运用深耕细作、合理密植、等距点播、施肥灌水、加强管理等措施,夺取高额丰产。可为了便于灌溉,同时为了开垦更多土地,出现了“石田”。所谓“石田”,即“徙石为田,运土殖谷”。就是将戈壁滩中的碎石移走,从而运土覆盖其上,垦辟为田。一般百姓既无此劳力,也无此财力,应是政府行为。这只有屯田才较合适。


图片


二、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

在耕作上,当时采用“耕一耙一耱”的生产方式。耕地有人力和铁犁牛耕两种,铁犁牛耕方式已广泛普及。我国的铁犁牛耕产生于春秋后期,秦汉时期虽努力推广,但尚未真正普及,魏晋时期游牧民族与汉人杂居使牛的数量增加,普通农民大都能够养得起一头牛,牛耕在这一时期真正实现了大众化,我国农业真正进入牛耕时代。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砖壁画中,有大量的《牛耕图》,仅七号墓就有7幅,总数约20余幅。其内容多为民间农耕。有军事屯田,耕田者既有汉族,也有鲜卑、羌、氐等少数民族。嘉峪关地区的牛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二牛抬杠,二牛肩轭挽拉单辕犁,一人扶犁,牛鼻穿环,系以牛辔,缰绳系于犁把,人一手提犁,一手扬鞭驱牛,见于一号墓前室西壁、七号墓前室北壁东侧、前室东壁等处;一种是单牛拉犁。一牛曲轭挽拉双辕犁,一人扶犁,缰绳系于犁把,人一手提犁,一手扬鞭驱牛,见于六号墓前室西壁东壁、十三号墓前室西壁等处。单牛拉犁比二牛抬杠进步,不仅节省畜力,而且轻便灵巧。耕地所使用的犁有三种:第一种为犁铧扁平、犁箭中腰有一横木的单辕犁。这种犁比较笨重,犁铧破土不深;第二种仍为单辕犁,但较第一种进步,犁铧系全铁制成,前端呈等腰三角形,后部稍高于犁冠。犁箭固定在单辕和犁床之间,不能调节耕地的深浅。这种犁的犁铧后部稍高,破土较深:第三种为单辕型,全铁制三角形犁铧,套有铁犁冠。犁铧脊部隆起,前低后高。犁床由犁稍近低处斜出!前端安装铁犁铧,便于破土深耕,犁铧后部横装一块长条形木板,将犁起的土块推向旁边,可能这就是比较古老的犁壁。

耕地之后,为了碎土保墒,要进行耙地。魏晋墓三号墓前室南壁、四号墓前室东壁、五号墓前室东壁、六号墓前室东壁、七号墓前室东壁、十二号墓前室西壁、十三号墓前室西壁均有畜力耙地图。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畜力耙地图像资料。这种畜力耙,装有铁齿,在耕地之后使用,一牛或两牛拉耙,一人蹲踞或立于耙上,来回拖曳。由于入土较深,可破碎深层的卧垡和大的土块,把土壤耙的疏松均匀,达到保墒防旱的目的,并可将草木根茎耙出。

在犁地耙地之后是耱地。糖又称“耢”,为长条状方木,能够磨碎表层土块、平整土地。

新城魏晋墓砖壁画中,《耱地图》有多幅。耱地的方式有“空曳耢”和“不空曳耢”两种。“空曳耢”是指使用时双牛或单牛拉耢,耢上不站人或不加重物;“不空曳耢”是指使用时其上站人或加重物。与耙不同的是,耱在一年四季在犁地后和播种后都可使用。当时人们对耱的使用已有深刻认识,知道在播种时使用“空电耢”以掩盖种子,在其它时间使用“不空曳耢”,以碎士保摘。

魏晋时期,中原地区的播种技术已相当先进,普遍使用耧犁进行条播,即省力又省种。曹魏明帝太和年间,敦煌太守仓慈把这项技术介绍到敦煌,但并未推广到酒泉郡。嘉峪关地区仍然采用古老落后的点播技术。点播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墒种,这种技术在未翻耕的土地上进行。种子撒入土地,再用耰击碎土块,覆盖种子。耰是一种“首如木椎,柄长四尺”的农具,主要用击碎土块,使田地平坦,覆盖种子。如新城魏晋墓四号墓前室东壁《点种图》。另一种是随犁溜种,指在用犁耕过后,随后下种,再用耱掩盖种子。这种方法比较节省种子。如新城魏晋墓一号墓前室西壁《耕播图》。

在庄稼生长的过程中,还要进行中耕和灌溉。中耕主要是除草,用锄除去庄稼地里的杂草。早在汉代农具中就有专门用来除草的铁锄。东汉刘熙《释名》卷4《释用器》曰:“锄,助也,去秽助苗长也。”魏晋时强调多锄、深锄、锄早、锄小。中耕的好处除了除草之外,还可以熟化土壤,防旱保墒,增加产量。“锄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实多。”嘉峪关地区降雨稀少,靠自然降雨,庄稼难以成长,需要进行及时灌溉。所幸当时嘉峪关周边泉水、河流、湖泊众多,早在西汉时,就已使用河水灌溉。《史记》卷29《河渠书》记载:“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魏晋时,农业灌溉进一步发展,水利设施增多,灌溉面积增大。《三国志》卷27《魏书·徐邈传》载:“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


图片

三、收获工具与收获技术

庄稼成熟时,主要用镰收割,这时的镰已是铁制,效率较高。收割后的庄稼堆积在晒谷场上,进行脱粒。脱粒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连枷拍打谷穗,使其子粒脱落。连枷是从原始农业中使用的敲打谷穗使之脱粒的木棍发展而来的手工脱粒农具。它由两根木棍组成,即在一根长木棍的一端系上一根短木棍,利用短木棍的回转连续扑打禾秸谷穗使之脱粒。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国语》,此书卷6《齐语》载:“令夫农,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第其用, 耒、耜、耞、芟。”韦昭注:“耞”,拂也,所以击草也。”《说文》曰:“柫,击禾连枷也。”《释名》卷4《释用器》曰:“枷,加也,加杖于柄头,以挝穗而出其谷也。或曰罗枷,三杖而用之也。或曰'丫丫’,以杖转于头故以名之也。”新城魏晋墓四号墓前室北壁、五号墓前室东壁均有《打连枷图》。另一种是用人力或畜力拉石磙在谷穗上碾压,进行脱粒。新城魏晋墓一号墓前室西壁《打场图》有此场景。

谷物在脱粒和去壳之后,需要扬弃谷壳糠秕杂物。当时主要采用木杈作为扬场器具。木杈是一种木制的多齿杈,多见四齿或六齿。庄稼收获之后,在场上脱粒晒干,再用木杈铲起谷物迎风掷之,借风力吹走糠秕杂物,可得净谷。新城魏晋墓一号墓前室西壁、三号墓前室东壁西壁、四号墓前室东壁南壁北壁、五号墓前室东壁均有《扬场图》。



四、加工工具与加工技术

多数谷物需要加工去壳或磨碎后才宜于食用。最早的加工方法可能是舂打,之后方为碾磨。舂打主要用杵臼,即将谷物放在土臼、木臼或石臼中舂打脱壳。碾磨最初用石磨盘,石磨盘就是一块较大的平坦石头,将谷物放在石上,再用一块较小的石头来碾磨脱壳以取得米粒。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旋转型石磨,这是加工农具史上的重大突破。磨是连续运作的加工工具,极大地提高了功效,很快就淘汰了石磨盘。石磨可以将小麦磨成面粉,将大豆磨成豆浆,从而使中国饮食习惯从粒食发展为面食,也促进了小麦和大豆种植的发展。汉代又出现了另一种加工农具——碓。碓是从杵臼发展而来,利用杠杆原理用脚踩踏,比用手工操作省力。除了脚碓外,汉代还发明了用畜力驱动的畜力碓和用水力驱动的水碓。魏晋时期出现了新的碾磨工具——石碾,碾由碾台、碾槽、碾磙、碾架等构成,用人力、畜力或水力带动,用于碾脱谷壳、碾粉及精米,是加工旱作谷物的重要农具,在西北农村中长期使用。目前嘉峪关地区未发现加工工具的考古实物或图像,推测用碓和石碾的可能性较大。


注释:
[1]参阅董恺忱、范楚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第12章第4节,《代田法和区田法》,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47页。
[3]蒋福亚:《魏晋之际河西走廊经济主体的演变》,载《魏晋南北朝经济史探》,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北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齐民要术校释》,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