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桂利嗪为桂利嗪的二氟化衍生物,属于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可阻止过量钙离子进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引起血管扩张,对脑血管的选择性较好,而对心肌血管作用较差,故对血压、心率影响小。对血管收缩物质引起的血管收缩有持久的抑制作用,对基底动脉和颈内动脉作用更明显。可抑制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钙超载,保护脑组织,能透过血脑屏障,减轻脑细胞缺血缺氧性损伤。可增加耳蜗内辐射小动脉血流量,改善前庭器官微循环,对眼球震颤和眩晕起到抑制作用。 头晕是一个主观症状,通常表现为头重脚轻、视物旋转,行走或站立不稳,有倾倒感或摇晃感,以及踩棉花感等,还可能会伴随恶心、呕吐、耳鸣、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四肢无力等症状,可持续数秒、数分钟、数小时、甚至数日不等,头晕这种症状非常常见,无论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会发生头晕,老年人发生头晕的概率更高。 引起头晕的原因有很多,如晕车、晕船、情绪激动、密闭空间等外界因素,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偏头痛、前庭神经炎、心力衰竭、脑血管病、梅尼埃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等疾病因素,此外,阿普唑仑、地西泮、顺铂、庆大霉素、苯海拉明、东莨菪碱、卡马西平、碳酸锂、降压药和降糖药等药物也可引起头晕,氟桂利嗪适用于前庭功能紊乱,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晕动病、内耳循环障碍等引起的头晕,以及脑缺血引起的头晕,对偏头痛、高血压引起的头晕亦有效。 倍他司汀为新型组胺类药物,化学结构和药理性质与组胺相类似,是组胺H1受体的激动药,具有扩张毛细血管、舒张前毛细血管括约肌、增加前毛细血管微循环血流量的作用。也具有舒张内耳前毛细血管括约肌,增加耳蜗和前庭血流量的作用。倍他司汀扩张血管作用较组胺弱而持久,扩张血管时不增加微血管的通透性,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较小。在扩血管的同时可改善前庭功能,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和耳闭感等症状。倍他司汀还可抑制组胺释放,产生抗过敏作用。 甲磺酸倍他司汀和盐酸倍他司汀中的有效成分都是倍他司汀,但是成盐的酸根不同,一个是甲磺酸,一个是盐酸,甲磺酸与倍他司汀结合成盐后更加稳定,更容易进入中枢神经,激动组胺受体,发挥作用。 甲磺酸倍他司汀批准的适应症为梅尼埃病、梅尼埃综合征、眩晕症等疾病引起的头晕感和眩晕;盐酸倍他司汀批准的适应症为梅尼埃综合征,血管性头痛及脑动脉硬化,并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栓塞、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等,对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亦有效。因此脑血管病应选择盐酸倍他司汀。 血塞通胶囊以三七总皂苷为原料精制而成,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具有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之功效,用于脑路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血塞通胶囊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灌注量、增加脑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栓形成、降血脂,抗疲劳、耐缺氧,提高和增强巨噬细胞功能等作用。 临床研究证实,对于脑梗死患者,血塞通胶囊具有抗脑缺血的作用, 能减轻脑水肿,减轻海马区神经元病变,降低局灶性脑缺血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缺血区脑组织能量代谢,保护迟发性神经元损伤,减少死亡神经元数量,增加神经元密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并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辅助治疗。 在安全性方面,个别患者服用血塞通胶囊后会出现轻微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偶见皮疹、瘙痒,极少数患者有轻度头痛、头晕,一般可自行缓解或消除。血塞通胶囊单独使用不宜超过4周,作为辅助用药与常规药物联合使用,4周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延长服用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