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宅家抗“疫”思绪(一)【征文】

 冬歌文苑 2022-02-14

宅家抗“疫”思绪

——宅家抗“疫”,也是一种善良

贺彦豪||福建

在庚子鼠年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像疾风骤雨一样袭来,令人猝不及防,此时喧嚣的城市变得安静了,拥挤的街道变得畅通了……为了消除新冠病毒传播的途经,养成生活卫生良好习惯。我们从多媒体新闻报道、电视荧幕、手机里,不时地看到一条条这样的信息宣传语:“少出门、不串门、不聚会、戴口罩、勤洗手”,这已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律准则。

“我宅家,我骄傲,我为国家省口罩,我为自己省钞票”,也成为众口铄金一个响亮的口号。

在举国上下“一盘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时刻,“宅家”、不外出、不聚餐、不聚会都是对抗疫的支持。其实,让我们回溯历史,纵目全球发生的重大疫情:从欧洲、墨西哥、西班牙到中国,最恐怖的瘟疫,如鼠疫、天花、流感、非典……都给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灾难性损失。灾难的面前,在美因茨就有1.2万犹太人被作为瘟疫传播者而活活烧死;在斯特拉斯堡城内也有1.6万犹太人被杀掉了。人性的残忍,简直是“白骨如山鸟惊飞”!从古代到现代,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十大灾难,竟然夺走全球2亿多人的生命。令人触目惊心啊!1935年至1946年间,仅在我的家乡泉州发生鼠疫的疫情,就一下子病殁5000人左右,甚至东海乡下淮村,一个村子几乎看不到什么人了,尸骨遍野,何其淒惨啊!

17世纪中期的欧洲爆发鼠疫(也叫黑死病),不到一年,欧洲人口减掉了一半,而英伦半岛以伦敦为中心的中南部是重灾区,后来,英伦半岛的中北部却幸免于难。

当年异国疫情就这样莫名的消失了。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疑团,神奇在哪里?然而创造奇迹的人是谁?

正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席卷全国之际,我认真查阅了有关资料,事情是这样的:英伦半岛的南北接壤处有一个村,叫亚姆村。当时有个商人从伦敦来将黑死病带进村里。很快,这个小村庄就人心惶惶,村民们纷纷都想朝北部逃离。

这时候,一个叫威廉莫柏桑的牧师勇敢的站了出来,他阻止了村民们朝北逃离,“谁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如果已经感染了,逃与不逃都是死,但逃出去一定会传染更多人。留下来吧,让我们把善良传递下去,后人会因祸得福。”在他的劝说下,于是村民在亚姆村的北出口筑起了一道石墙,设卡堵路“封村”。接下来悲剧了,在黑死病的肆虐下,村民纷纷死于非命,荒野悲哀地号哭,苍天无眼啊!这个344人的小村庄仅仅侥幸活下来33人。

如果有一天,我们去曼彻斯特旁边的亚姆村旅游,都能看到三百多座墓碑上那些催人泪下的语言——

一位医生写给回娘家的妻子是:“原谅我不能给你更多的爱,因为他们需要我。”

矿工莱德写给女儿的是:“亲爱的孩子,你见证了父母与村民们的伟大。”

……

这是威廉牧师让每一个垂危的病人事先写好的墓志铭,他的墓碑上只写了一句:“请把善良传递下去。”

为什么“封村”?这时我终于明白了,正是亚姆村人以坚定果敢的行动和无私无畏的勇气,隔离了黑死病的传播,为英伦半岛留下了一个后花园。读了这一段简单而生动的文字,我想到一个小小的村庄,怎样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气概自我封闭、隔离,随着岁月更替,斗转星移,无论如何,亚姆人都令人难以忘却。他们用生命诠释善良的内涵,面对生存与死亡,确实是让人动容啊!

泱泱大国,亿万民众,你说“宅家”,谈何容易?

其实,宅家抗“疫”,也是一种善良。只要心中还有一丝恻隐之心,想一想异国亚姆村人的善举,大义凛然,“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面对疫情,宅家抗“疫”,“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不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在宅家的日子,我再翻开“宅家”的词典,最早是唐代宫中对皇帝的敬称。据《资暇集·阿茶》上载:“公郡县主,宫禁呼为宅家子。盖以至尊以天下为宅,四海为家,不敢斥呼,故曰宅家,亦犹陛下之义。至公主已下则加子字,亦犹帝子也。”我为了弄清楚“宅家”啥意思?再找出《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四年》为证:“建乃与知枢密刘季述矫制发兵围十六宅,诸王被髮,或缘垣,或升屋,呼曰:“'宅家救儿!’”胡三省注:“唐末宫中率称天子曰宅家。”这下宅家抗“疫”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宅家的日子,手机,是我离不开的伴侣;微信,打开另一扇心灵之窗。清晨,我总是被一串“嘀嘀嗒,嘀嗒……”的手机铃声叫醒的,于是戴上口罩走出家门,就在小区绕几圈晨练。回到家中,打开手机,一条条微信,传来一声声问候和祝福。看到那一张张图片,有美图美景,也有惊奇。当然,也有一首首歌曲,那优美的歌声,你爱听什么高音和低音都可以;在音乐世界里,让美声、民族和通俗的唱法并存。刘欢的歌声,让我陶醉;在跳动的音符中,我们一起奔向美好的未来。也有一个个影视节目,好看的节目让你的手机一直连接着充电宝,不然早就刷屏。其实,一支小手机,就是一个大生活。从小小的手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世态炎凉,人与人之间缠绕纠结的关系;也可以看到人间真挚的心声与不和谐的声音。有人说,战“疫”如一面镜子,照出赤胆丹心也照出魑魅魍魉;我希望看到这一面“镜子”时,也会照出一张张转忧为喜的笑容。

宅家的日子,手机最忙的是微信,最快的是不同声音,最多的是无限流量。这时候,老伴发来一条音频消息:“我就不明白了,吃蝙蝠补啥呢?补半夜上厕所不用开灯?”我把朋友圈的一条微信转发给她:“听说病毒可以唾液传染,大家发微信尽量用打字不要发语音,发语音的一律不听。”

老伴又上传:“没戴口罩的互删吧,这么不爱自己的身体,肯定更没心思爱我,戴了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都不问问我戴了没有。”

我就回复:“这几天还瘦了的人互删吧,别人都在发胖就你能减肥,心机这么重谁知道以后会干出什么事来!”

老伴再上传:“活得累是因为心里装了多余的东西,跟吃饱了撑的是一个道理。”

我就再回复:“昨晚我拿你的承诺去喂狗,第二天早上发现狗死了。”

你一言我一语,互相调侃,还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梦想被尔扼杀之,尔今笑吾无出息。”

谁知道“啪”地一下,老伴的手机在聊天群里潜水了。

咋地,老伴儿不高兴了,我只好关掉了手机默然回书房去。

宅家的日子,除了看电视、聊微信,还有听到朋友在微信上叹息:太无聊了。难道就这么吃了睡,睡了吃,无所事事的宅在家里,就等着长膘吧。但我很充实,天天坐在电脑前盯着荧屏:官方的数字依然让人揪心:确诊4599例,死亡106人。比昨天激增1771例,显然疫情进入了一个爆发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迫在眉睫,令人多么揪心啊。

其实,等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吗?静寂的时候,我真的渴望能有一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就是喜欢看书和写作。宅家的日子,我和平常一样,打开电脑,按一下鼠标键,浏览各地省、市报刊,于是国内外大事尽在眼前。不过,只要有强烈的写作的欲望与冲动,我就会立刻按键打字。那几天从抗“疫”一线上传的一张图片引起了我的关注,凝望着照片上十余位护士剪去长发,一颗颗光头一直在眼前晃来晃去,我很感动。于是,我情不自禁就写下诗歌《断发》:十余位护士为了穿防护服更方便,毅然自己剪去长发。——题记。/谁说姑娘不爱美∕随着剪刀“咔嚓”一声/把少女们美丽的梦/打破了/是啊,为了穿上防护服的舒适/理个光头,咱才不管好看不好看呢/美,在我的眼里,是什么/是玉、是琥珀、是花蕾、是阳光/美,在她们心中却是生命/是健康、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承诺/戴上口罩,护目镜,一身防护服/是永远也遮不住的美丽/走出重症病房时/白衣天使们/在我的想象中/依然是一头秀发/如流,如瀑/当我在记者的镜头里/看到那一张张白皙的脸庞/在冬日里的阳光下/笑得那么温柔,那么美丽/真是让人看的泪眼婆娑……

诗写完了,我才松了一口气,读了几遍,再斟酌一下诗句,我觉得还满意了,就向报社投稿。没几天,福建《海丝商报》副刊和菲律宾《世界日报》都刊登了这首短诗。非常时期,我们时刻心系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们,以诗文抗“疫”尽一点微薄之力,心里觉得很温暖。

文学的诱惑力真的那么强?尽管一场意外疫情改变了无数国人这个春节的生活轨迹,但宅家的日子,我的“抗疫”生活,依然很精采!

推开窗门,走向阳台,从十五层的楼上,我一眼望见,远处阴沉沉的天,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宽阔的街上依然公交车来往奔波,人行道上依然行人寥寥,即便偶尔有一两个走过,也是脚步匆匆,戴着各式口罩,也许这时候,我觉得“家”就是最好的港湾。

明天,太阳会照样升起,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我希望越来越多的病人走出医院,回到了家中,“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莫言满面红光,可明眸中却有掩不住的悦色。我们已经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了……

不过,退休之后,我又会想起那些宅家的日子。

                              图片/网络

作 家 简 介

贺彦豪,男,1952年9月,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助理政工师。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已在《福建文学》《散文百家》《厦门文学》《泉州文学》《 人民日报海外版 》《新民晚报》《泉州晚报》、香港《大公报》、菲律宾《世界日报》等国内外数十家报刊发表各种文学作品一百万字,并已出版《净界》《美丽的误会》《相约海西》《天涯三人行》《暮年看人生》《悬壶万安》《人间悲喜》《我们的时代我的诗》诗集等八部个人文集。荣获省、市各级文学奖项上百次,其作品入选《泉州散文新作选》《神奇的土地》《福建知青生活散文集》等书。

系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泉州市台商投资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