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锐弟:短缺经济年代的票证奇观

 故人旧事2020 2022-02-14

短缺经济年代的票证奇观

                     文/陈锐弟
 
     在抽屉里翻找东西,意外发现底层角落处有一沓旧粮票。分类细数,有1966年版的全国通用粮票271斤,1973年版的云南省粮票7斤五两,还有1980年版的昆明市面票30斤。面对这些早已沉淀在岁月中的票证,心里像被什么触动了似的感叹不已,又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调查,我国第一张粮票发行于1955年,终止使用于1993年。在漫长的38年间,作为承载计划经济定量供应的凭证,凝结着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景况、生存方式乃至许许多多难忘的故事。
   毫无疑问,在上世纪1960年代的三年饥荒时期,粮票显得何等重要,只是因为年龄缘故,我对那时的印象十分模糊。而比较清晰的记忆,还是“文革”十年及至改革开放初期,以粮票、布票、肉票为核心的几十种票证充斥生活的岁月印记。
   在那个年代,被称作“第二货币”的粮票,其发行与使用的背景,首先是短缺经济条件下粮食供给不足,全国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粮油划片、定点、凭证的计划供应。居民粮食供应证由当地粮食局核发,居民用粮到国家指定的粮店购买。
   我从小生长在水电建设工地,记得当年工地上是按不同工种实行粮食定量供应的。重体力劳动者每月供给粮食42斤,轻体力劳动者和干部每月35斤,没有工作的职工家属每月25斤,未成年的学生根据不同年龄段分别为18斤、22斤、25斤及至28斤。
  问题还在于,上述定量供应并非全是主粮,其中大米或面粉只占70%,其余30%供给包谷或大豆之类的杂粮。对于粮店供给的一粒粒干包谷,许多职工家庭不知如何磨成颗粒面蒸成包谷饭,只好同当地农民交易,用三斤包谷换一斤大米。如此交换,每月粮食不够吃了,到月底常半饥半饱瓜菜代。有些家庭五、六个孩子都在吃长饭,缺肉寡油食量惊人,粮食缺口更大,又反过来用一斤包谷换当地农民的三斤洋芋,以充填孩子咕咕叫的饥腹。


  子女多的家庭不仅粮食不够吃,经济状况也很窘迫,一个三级工每月工资38块5毛2,四级工也不过45块,要养活五六个孩子负担很重。那时候也倡导计划生育,我记得有一面墙体,上面绘制了五幅母与子的宣传画,表达“儿多母苦”的主题。五幅画都很形象生动,都配有文字,分别是:老大出世心肝宝贝,老二出世花儿一对,老三出世怀抱肩背,老四出世又忙又累,老五出世心力交瘁…...
   城镇居民的粮食供应凭购粮本定量购买,而人们出差或外出去饭店吃饭,却全凭粮票加现金方能就餐。记得那时国营饭店一碗米线要收取二两粮票和一毛五分钱,街头一个烧饵块收取一两粮票4分钱。到哪儿吃饭都要交粮票成为全国通行的规则。没有粮票寸步难行,“半斤粮票难倒英雄汉”并非夸张。
   凡是去外地出差的人,首先要在所在单位打出差证明,然后凭证明用购粮本去粮店换取粮票(跨省还必须换成全国粮票)。领粮票时,人们一斤一两地数,两两计较,比到银行取钱还在意,不敢马虎。粮票等于是生命之票,人人都小心翼翼地保存,曾听说有人丢失了一个月的粮票而欲自杀的事。在大街上你若乞讨钱,许能要到一毛两毛;但你若乞讨粮票,却不会有人给你一两粮票的。


   由于粮票的紧缺,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有人开始违法偷偷贩卖粮票。主要是低价收购那些家在农村的城镇公务员手里多余的粮票,转而去大城市高价出售以牟利。其价格,在南方粮票高于面票,全国粮票要高于地方粮票。
   除粮票外,涉及国计民生最重要的票证,还有布票和肉票。布票的计量单位有:1寸、2寸、半市尺、1市尺、2市尺、5市尺、10 市尺等。布票是购买布匹或衣服的凭证,每人每年只发给布票一丈七尺二寸,仅够添置一套服装加内衣内裤,其中的二寸,大概是用于购买袜子吧。因此,“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时的流行语,也有人调侃“粮食部门胖娃娃,商业部门一枝花”,表达出对衣食主管部门的羡慕。
   在那个年代,人们衣着朴素。服装的颜色很单调,灰、蓝、黑、绿“四色”,是占绝对统治地位的主色调。服装的款式,也基本上是“四装”:中山装、青年装、学生装及工作服式的茄克装。那时最好的布料是卡其布,一种主要由棉、毛、化学纤维混纺而成的织品,质地优良,表面挺括。其次是纱卡其。


   然而卡其布是十分紧俏的商品。记得少年时为了买到卡其布,我在电站工地商店门口排了一夜的队,方才买到浅灰色和米黄色两种布料。随后养母带我去十公里外的会泽县城量体裁衣,一色做学生装,一色做茄克装。一周后,我独自步行去县城取件,时逢突然下雨,便把两件新衣塞进腹部衣襟内以防被雨淋湿,又急切冲进街旁的商店躲雨。
    谁知因此酿出笑话,商店里两个年轻的女服务员看着我交头接耳不停窃笑,我感到莫名其妙,顺着她俩的目光低头一看,哇!原来新衣塞进衣襟的腹部高高隆起,自己成了一个孕妇模样,顿时满脸涨红,飞快逃离商店,而身后传来更响亮的笑声……
   其实,作为男孩子,不像女孩喜欢漂亮穿新衣,图的是能大块吃肉解个嘴馋。可那个年代每人每月只定量供应1市斤肉,凭肉票排队购买,二级肉7角8分一斤,一级肉8角3分一斤。人们买肉时对肥肉趋之若鹜,对瘦肉不感兴趣,能买到一块五指膘的肥肉,如中彩般喜笑颜开。肉越肥越好,就为了炼猪油,以备整月炒莱之用,因为粮店供应的莱籽油,每人每月只有四两,根本不够。


   为改善缺肉少油的生活,那时候我几乎每月一次在凌晨四点不顾寒风刺骨,带着洗脸盆和盐,去工地大花桥桥头的屠宰场排队,等候杀猪时接猪血,每头猪的血2角钱。并且在屠宰场抢购5分钱一条的猪连贴和5分钱一个的猪尿泡。如此一举两得,既能剥下连贴和尿泡上留存的少量肥油炼油,又能一饱口福,因为爆炒连贴像猪肝,清炖尿泡像猪肚。
   在食品方面,日常生活的票证还有糖票、豆腐票、月饼票等等,就连粉丝、豆腐皮也凭购物本限量供应。记得中秋节发给每人一张月饼票,可购买五个月饼,即火腿月饼、伍仁月饼、白糖月饼、豆沙月饼和枣泥月饼各一个。那都是稣皮月饼,一碰就片片掉渣,得一层层往里吃,方才吃到美味的内馅......唉,小时候过中秋节,对嫦娥的传说不感兴趣,一心只想着吃月饼;现在老了过中秋节,月饼吃不下了,一心只想着嫦娥。


   1980年初,我被调到昆明局机关工作,当时很多生活消费品依然供给不足,需凭票购买,因此时常感受到生活受票证的限制和挤压。那时粮食尚未放开销售,各家都有一本购粮本,很多票证都凭购粮本或户口本领取。诸如煤票、肥皂票、香皂票、灯泡票、暖水瓶票、香烟票、自行车票、缝纫机票等等,真是五花八门。
   首先,居家过日子,必须得有购煤证或煤票。城镇居民生活用煤,实行凭票证供应,每户每月定量供给200块蜂窝煤。每年第四季度要携旧证、户口本、粮本办理下年度的购煤证,购煤时要持票证到指定的煤店排队拉煤。最初我家住在东寺街土桥巷里的六楼,没有电梯,买来的200块蜂窝煤,得双手握住一块小木板的两端,上面码上6块蜂窝煤,一次6块地往六楼搬运,每次搬运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中途至少得停歇两次。
    每逢春节到来时,为了增加节日喜庆气氛,昆明市商业局会给居民额外增加一点福利性的商品供应。如每人增加二两白糖、两块饵块、半斤散装酒,并发放香烟票。每张烟票可购买五包中档香烟,分别是大重九、红山茶、翡翠、石林、阿诗玛牌香烟。


    那时候,名牌商品供给不足更是紧俏,由商业局给每个大单位分配几张专供票证凭票购买。如“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机),五大件购置齐全虽然不到700元,但对很多家庭来说,纵有购买愿望却只能敬而远之。因为没票,没有专项商品购物劵,你就别想拥有凤凰牌、飞鸽牌自行车,或蜜蜂牌、飞人牌缝纫机,乃至海鸥牌照相机。
   1980年10月,我女儿出生,妻子做月子,没有什么特殊福利,仅凭孩子的出生证可到活禽专供店购买一只活鸡,并供给几斤红糖和鸡蛋。这在现在根本不可思议。看着那出生证上签盖着“活鸡已供”和“卡介苗已注射”的字样,真让人哭笑不得。
   还好,在妻子生产前,我请朋友在会泽县娜姑镇购买了几只公鸡阄鸡,托熟悉的驾驶员从乡下带到昆明来。那是一个竹编的大鸡笼,里面装着五只鸡,有邻居告诫我这些鸡可珍贵了,即使白天也不能将鸡笼放在门外。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有个亲戚在县城,也是做月子,大白天的,放在家门口的一笼子鸡被人顺手提走了,结果成了月子里的堵心事。


   现在回过头来看,所有一切都是“短缺经济”造成的。短缺经济是匈牙利著名经济学家亚诺什·科尔内提出来的,并创建了短缺经济学,是指经济发展中资源、产品、服务的供给不能满足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社会主义原始体制下的一种缺憾。
    客观地说,在短缺经济年代,人们生活水平处于维持基本生存的状态,由于日常生活消费品的短缺或供应不足,人们的幸福指数是很低的。但那个年代也有值得留恋的一面,那就是社会上极少有假冒伪劣产品,人们的生活十分节俭,以至勤俭持家,俭以养德。


   历经沧桑,往事如烟。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往事,许许多多如烟的往事,非但没有受到烟波的淹没,淡去,无痕,反而经过岁月的洗涤,拂去了尘灰,荡去了浮翳,而更加清晰地现出了纹理的脉络。
   是的,总有一些往事,如一个人,并非告别在岁月的溪流中,而是沉淀在历史的砂砾里,每一件都是还记得的故事,忘不掉的回忆。它如穿透厚厚云层的阳光,散射出有点眩目的光影。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陈锐弟,福建长乐人,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1971年1月至1976年3月在贵州省军区独立师服役,当过警卫员、侦察班副班长,连队文书等。退伍后在国企当过工人、团委书记、宣传干事、局长秘书、局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工作部主任,机关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
    现退休赋闲在家,或许因为年龄的缘故,总爱回忆往事,尤其爱回忆青春岁月的五年军旅生涯,偶尔写成一段回忆录聊以自慰。愿惜墨的文字既表达人生观感,也给读者增添几分愉悦,曾在我号发表9.13, 一个神秘而又寒冷的秋夜》引起读者广泛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