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你效率、创意倍增的“设计思维”,附送经典书籍!

 丘山三也君 2022-02-14

图片

一、“设计思维”的定义

设计思维指的是 认知的,策略的,与实践的一系列过程。设计师或设计团队 提议的一些关于 新的产品,建筑,机器等 设计概念会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发展。-- Wiki

Design thinking refers to the cognitive, strategic and practical processes by which design concepts (proposals for new products, buildings, machines, etc.) are developed by designers and/or design teams. - wiki

二、“设计思维”的历史发展

图片
Source: google 设计思维历史年轮

1. Participatory Design

设计思维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启蒙的概念是“参与式设计” (Participatory Design or Cooperative Design )。但这个概念最早并不是来自设计领域,而是以“参与性方法论”(Participatory Methodology)大量存在于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领域。后来随着设计领域的发展,将这些方法论重新定义为“参与式设计”。

思维是很难真正找到本源的,大多具有相似性,在不同的行业相互借鉴,相互发展。参与式的思维最早来源于社会领域(social field),比如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国的概念。参与式方法论的核心是“基层民主” (Grossroots Democracy),作为一种决策机制,很早以前就被用于社区、社会构造及规划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一思维被运用到技术性领域(technology field),比如将终端用户整合到设计中来,去测试一些模型,可用性(usability)成为了核心。

最后到设计领域(design field),随着不断的发展,participatory 的形式越来越多,不同的设计细分领域也在尝试着一些参与式设计与共创设计等。而流程中值得思考重要问题是:让哪些人参与进来?以及 让他们参与到何种程度?

在80年代,参与式设计是有它自身的限制与缺陷的,比如:特别关注可用性,但却很少关注易用性,用户真正的体验。再比如,在流程中,用户也只被动性的参与,无法让他们真正成为一种合作的设计者。这也是之后为什么,设计师的角色从“创造者” (Creator)向 “引导者” (Facilitator)不断转化。

这一阶段,探索者更多的希望将设计视为一种科学

2. User-Centered Design

真正将这一概念引出来的,算我们的Don norman老爷子了(我们所读到的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 things that make us smart 等都是他写的 )。他重新定义了参与性设计,让它更少的偏向于“可用性”,更多的偏向于用户的兴趣与需求。

他的一些核心观念是:用户控制(user control), 更人道主义的参与(humanised participatory)以及让事物更可视化的系统性设计 。

展开一下, UCD对比于参与式设计,更加注重用户需求与用户体验,以更人性化的方式让用户参与到产品或系统的构建中来。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让用户能自己发觉错误,以及对错误可控。

这一阶段,设计思维融合了认知心理学,在认知反射中不断探索。

3. Meta-design

Meta-design 翻译过来应该叫 “元设计”, 重新设计设计本身。它暗示了一些可能性的转化或改变,因为meta-design 认为 未来的使用或一些设计问题,在设计的那个时期是不能被预期的。

Meta-design 其实包含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种mindset: reframing. (重新构造)如果把把设计系统拆解成不同的元素看,是可以重新构造很多元素的,包括设计挑战,用户需求,市场机会,策略,流程,结果,方法,交流方式,内容等等。

Meta-design 也关注系统设计,但更偏向于开源思考,所以经常会问到:what if. 另外,它也关注未来社会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群体的整体发展。

这一阶段,设计思维重新思考与构造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4. Service Design

如果说,参与式设计关注的是终端用户,UCD关注的是用户,那服务设计关注的则是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而服务设计背后的一些核心理念都是由参与式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客户体验的不断演变所支撑的。服务设计这个词 最早也并不是来源于设计领域,而是来源于市场营销与管理这一学科。后来有一位在这个领域的咨询师提出:服务是可以被设计的,产品元素的设计与服务元素的设计应该被整合到一块。他没当设计师真挺可惜的 : )

这也提到了服务设计的一大特性:整体性。不管一项服务的背后 有多少不同类别的设计师协作,去创造最后的服务,不管设计师之间是否配合的流畅,最后用户接受到服务都是一个整体。所以,其实各项服务最后的设计还是由 工业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用户体验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等来完成。

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有一些院校提出将服务设计作为一门单独的设计学科。

5. Human-Centered Design

HCD (以人为本的设计)与很多其他设计学科一样,是有科技与产品系统的产业中演变出来的,在 Human-Centered Interaction (以人为中心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它真正开始进化演变是到了90年底以后,当真正的从关注科技转变为关注人时候。

对比于服务设计,HCD 的边界更广,更偏向于包含社会意识的领域。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HCD 有解决很多更大社会性潜在问题的可能。

HCD 其实更像Meta-design 与服务设计的混合物,但它更偏向于人种学这个学科,强调同理心。所以以人为本的设计会借鉴到很多人种学研究中的成果。学科之间不应该有边界,设计师也一样,也不应该给自己设置边界。: )

在这一阶段,设计思维也开始逐渐转变为一种mindset.

总结一下:

图片
图片

总的来讲,设计思维的历史发展有三个特点:

1. 设计思维很多核心的概念是在其他科学领域的概念构造起来的,这也从侧面说明multidisciplinary 在设计的发展中非常重要。在设计研究与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构建open innovation system, 才能更好的促进设计领域的发展。

2. 设计思维的一些新的概念,基本都是在前有的概念上发展起来的,很多新兴的概念其实并不新,只是侧重点不一样。

3. 对于设计思维的不同概念,并没有优劣之分,具体的应用得看具体的context。

三、“设计思维”的实践

90年以后,随着 Tim Brown 接任IDEO CEO,他将计思维进行商业化的宣传,并推向很多非设计人员,design thinking 也逐渐变为了一个 buzzy word。典型的就是每年有很多非设计人员开始参与一些设计思维的workshop。

同时, 不同家也构建了自己的innovation culture, design mindset, methods& process, and toolkits. 

下面展示六种比较热门的 design thinking & process.

1. IDEO

图片
IDEO Design thinking, Source: google 

IDEO家的设计流程主要有5大步骤:Discovery >> Interpretation >> Ideation >> Experimentation >> Evolution

从最开始的发觉问题,define&redefine design challenge, 到之后的解读所得到的一些信息,并探索相应的机会。之后在挖掘的一些机会中去的发散ideas, 并 refine ideas, 到制作模型,得到反馈,最后不断的更新迭代。

这个图包含了Diverge 与Converge 两个过程, 特别的一点是后面的发散与聚合都是基于前面的过程,所以后面的波峰与波谷比较小。

2. Frog

图片
Frog Design thinking, Source: google 

Frog 家的以前是三步的,现在整成四步了: 由Discover >> Design >> Deliever >> Deploy.

相对与IDEO家的,Frog 家的更general 一点。Discover 阶段更多的关注与research 阶段的 insights 以及所挖掘出的一些机会;到Design 阶段,将Insights 转化为concepts;到之后的将ideas 发展成为产品;以及最后的将产品投放到市场上。

Frog 的精辟点在于善于突出设计师的能力,真正的以设计不同阶段的产物,insights, ideas, products, reality 为导向,反推设计所需要的过程与方法,也就是上图的带点号的,也是很清楚了。

它家的四步,每一步都是一个坎,真正的能衡量出一个设计师的能力。比如设计师有没有真正通过分析来抓insights的能力,能不能真正将insights 转化为concepts等。

3. IBM

图片
IBM Design thinking, Source: google 

IBM 是一个loop, 主要包含三块:Observe, reflect and make. 它的核心是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持续性的产出。 

Observe强调的是抛开你以前所有的假定设想,真正的去观察人或事物过去经历了什么;到真正reflection 程度就象征着你对于观察的事物获得了真正的理解,并对于做什么有一定的意图,并能产出一份计划。最后,到make, 是真正思考抽象概念的具体形式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认真讲,当看到IBM 家的design thinking 时, 感觉它更像将设计抽象出来,从哲学的层面去思考。哲学中常常强调认知自己,认知世界,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自我反思,终究有开悟的一天。而IBM的,更多的是将这种思考用来认知 用户,加之进一步反思,最后形成产出不断的迭代。

4. Stanford D. school 

图片

斯坦福的这个设计思考流程就比较常见了,毕竟是IDEO创始人所推出的。

他们家主要的五步:Empathize >> Define >> Ideate >> Prototype >> Test.

每一步在上面的图中已经有对应一些方法,也比较常见。他家强调首先, Empathize, 你得有同理心去理解事物,不评判; 之后, Define, 找到对应的问题, 用户群;Ideate, 用多种方法去创造、筛选ideas; Prototye & test指不断的制作模型迭代了。

他家的迭代过程主要存在于最后两步,但其实设计过程是无时无刻不在迭代的,比如设计前期的reframe 的过程也是不断在迭代,但这个流程并未凸显出来。另外,这张图上限时的只有在ideate 阶段有diverge 与converge, 这也并未展示完全,其实设计的每一个过程都会有diverge与converge两阶段,只不过他家的将最初的understand context拆解为了empathsize 与 define. 但后面的 prototype 与test也同样有这两阶段。

5.Jeanne Liedtka & Tim Ogilvie’s book, Designing for Growth 

图片
图片

这个process 摘自Jeanne与Tim 的书 Designing for Growth里面。

四个步骤:What is >> What if >> What wows >> What works. 每一阶段都包含 diverge 与converge, 阐述了由探索目前的现实,到大胆预期未来,之后再不断的迭代决断,最后才是将产出带入真实的世界。

这个流程里面真正吸引我的点是第二阶段: what if? 去预想未来,不用被边界限制,在这个阶段,Carlos 提倡的Open Innovation里的sense-making workshop 真的会起到很大作用。另外,他家的在what wows? 的diverge 阶段是去测试assumption, 在converge 阶段测试模型,是进一步抽象了思考的。

6. Design Council of the UK: 4 D’s 

图片
图片

这个是来自英国设计委员会的4D 模型,也称“双钻模型”。两个钻,一个钻强调 设计正确的事物;另外一个强调 将事物设计正确

他家主要包含的四个步骤:Discover, 用调研收集信息, 分析阶段;Define, 定义设计问题, 综合阶段;Develop, 基于问题进行发散Idea;Deliver, 输出优化过的产出。

第二张图是第一张图的细化版,很接近ID的一些流程了。里面的从A 到 B 展现了设计流程中很重要的一点:What it could be? 到 What it should be? 最开始,我们不知道设计概念,也不并不知道很多限制,所以我们要探索: 它能是什么? 到之后,我们了解了它能是什么之后,我们应该更多的考虑:它应该是什么?

在最初,科技没发生一些重大突破,生产力跟不上时, 设计师很多时候是不能,所以要思考,设计能是什么。到现在这个时代,科技生产基本都能满足设计师的要求了,所以设计师需要更多的考虑,我们的设计应该是什么。先是能,再是应该。

六种流程,各有亮点,各有不同的思考角度。而对于设计师而言,一定是要不断拓宽自己的mindset,在不同的context下,去设计、判断及优化自己的流程。

关于 Design thinking, 前段时间思考的三个观点:

1. 设计思维并不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它只是在 logical thinking(逻辑思维) 与 lateral thinking(横向思维)基础上结合不同流程, 方法, 框架 所诞生出来的产物。

2. 设计思维里面包含的两项很重要的能力:洞察力与判断力。这两种能力没法教,但缺乏这两种能力,设计师很难真正产出好的作品。更像这张图:

图片

3. 设计师需要 Go beyond design thinking (超出设计思维去思考),同时兼顾Design doing, 真正用设计去为用户,公司,人类,社会所带来的价值。


【分享以下经典“设计思维“书籍,请加入”慧研格真“知识星球进行下载,加入星球见文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