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山樵夫 | ​乌啼月落桥边寺,欹枕犹闻半夜钟。(旅游叙事)

 金鸽子文艺 2022-02-14


乌啼月落桥边寺

欹枕犹闻半夜钟

文  /  摄影  / 深山樵夫 

(安徽黄山)

2022.2.1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代天宝年间诗人张继人在羁旅,一首不经意之作《枫桥夜泊》,经寺外京杭大运河里船只上的官员、商旅、文人墨客南来北往而流传至全国,也使全国各地的人记住在古城苏州的城外有一座寒山寺。

       寒山寺坐落在古城苏州西北城门阊门外7里的京杭大运河畔,坐东朝西,为啥会朝西?因为佛祖在西方。寒山寺始建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宋齐梁陈)的梁武帝萧衍天监年间(502--519),原称普明妙利塔院,是唐代诗人杜牧《江南春绝句》里“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一座。

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新修建的山门矗立在枫桥路头,巍峨的山门当中的空门上方镶嵌花岗岩雕刻的由明代翰林学士姚希孟的“寒拾遗踪”匾额,门框两侧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长联。两侧的无相门、无座门上方是鐘闻鹫岭和路接天台。

 鐘闻鹫岭,鹫岭是佛教里借指如来佛祖的西天灵山大雷音寺,鐘闻鹫岭就是聆听到西天大雷音寺传过来的钟声。路接天台,天台之意指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大唐太宗贞观年间,寒山子和拾得和尚因封干饶舌(封干和尚点破他俩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转世的天机)而从离开天台山国清寺,遁到苏州普明妙利塔院任主持。

  从无相门进入山门,回转身,可以看见空门内侧上方是清代江苏最后一任巡抚程德全题写的“妙利宗风”,门框两侧是当代已故著名书法家、启体创始人、北大教授爱新觉罗启功的长联,而无相门和无座门上方是已故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写的“谈经地”、“选佛场”。
      我们凡人进寺庙千万不要从空门进入,空门只进不出,只有看破红尘要出家的人才走空门,称作遁入空门。

  山门内右手就是普明塔院,院中是一座四面五层的仿制的唐代方塔。

  曾任苏州军分区司令员的原国防部长、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的牌匾。

  普明塔院门正对着寒山别院,2008年底寒山别院里建成了一座三层红木结构的新钟楼,取名梵音阁。坐落在三层汉白玉须弥座上的梵音阁,攒尖顶,八面三层,高20余米,占地近半亩。梵音阁的木质结构全部由红木建造,楼内悬挂着108吨重的青铜钟,铜钟高8.6米,最大直径5.24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佛铜钟,铜钟周身所铸铭文是整部《大乘妙法莲华经》经文,7万余字。

  钟楼正南20米处是大碑,整座大碑分基座、碑身、碑额三部分,采用了山东嘉祥青石制成,总高为16.9米,碑宽6.5米,碑身厚1.5米,总重400吨,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诗碑。碑身北面刻着晚清苏州朴学大师俞樾(已故的当代文学家、红学家俞伯平的曾祖父)手书的《枫桥夜泊》,南面刻着清高宗弘历在乾隆二十九年沐浴更衣后亲手恭书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大碑、新钟楼和方塔在一条中轴线上,大碑、新钟楼和大钟创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从山门继续往西步行数十步,就到了京杭大运河的旧河道,旧河道十余米宽,单孔的江村桥横跨在旧河道上,桥南是京杭大运河的江心洲,叫做江枫洲,以前是个小渔村,本世纪开头小渔村搬迁,建成为免费开放的市民休闲公园,名曰枫桥景区。目前的江枫桥已经不是唐代遗物,而是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重建,同治六年(1867)重修的清代石拱桥。

  寒山寺和江心洲隔河相望,寺外的照壁上镶嵌着清代绍兴东湖居士陶浚宣用魏碑字体所写、清末民国上海书画大师、篆刻大师吴昌硕的大弟子周容在民国元年所刻的“寒山寺”三个大字。照壁内侧是“和合祖庭”四个字,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寒山子和拾得和尚分别被清世祖胤禛敕封为“和圣”和“合圣”,此后世人称两位高僧为和合二仙。时至今天寒山、拾得仍作为祥和吉庆的象征受到人们的敬奉。
   寒山寺这个照壁是解放之初苏州市人民政府文管会主任后任副市长,苏州园林保护功臣谢孝思老人提议修建的。照壁有欲扬先抑、间隔风水的功能,寒山寺的照壁将寺外滚滚红尘和寺内清净修行之地隔成两个世界。

    大雄宝殿须弥座后的墙上镶嵌了一块根据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我徽州歙县人罗聘所画的画像刻成的石碑。碑刻上寒山手指大地,拾得袒胸露乳,两人笑容可掬,潇洒自然,这幅石刻画像也是清代影响最大的二圣石刻画像。
   传说,寒山和拾得原本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摩尼的两大胁侍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转世,在凡间化做两位苦行僧。
 一日,寒山受人侮辱,气愤至极,于是寒山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大雄宝殿后的藏经楼一楼寒拾殿供奉着寒山拾得和合二圣的塑像,两位大师呈童子相,侧着身子视而笑,寒山子手执含苞待放的荷花,拾得和尚手捧如意净瓶,荷、瓶,谐音“和平”也。二楼藏经阁中藏有弥足珍贵的清乾隆版《大藏经》(又称《龙藏》),该经书是清代唯一一部由官府刻印的汉字大藏经,从雍正十三年(1735)开刻,到乾隆三年(1738)完成,耗时达4年之久。藏经楼屋脊正中别具匠心的塑了《西游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塑像,寓意藏经楼和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相吻合。

  目前寒山寺属于禅宗下的临济宗寺庙(禅宗下有临济宗、曹洞宗、伪仰宗、云门宗四大支派),藏经楼后院落南侧有一条小长廊,长廊尽头就是著名的老钟楼,六角重檐瓒尖顶,小巧而灵动。二楼里悬挂了一只黑色的大铁钟,此钟是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苏巡抚陈夔龙所铸造,钟下供奉着地藏王菩萨。撞击大铁钟,钟声清脆悦耳悠长,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108记钟声,每一记声可以消除一种烦恼,正所谓:钟声起、烦恼消、智慧长、菩提生。

  从寒山寺外照壁往西,走完卖旅游纪念品的小弄堂,就是铁岭关,关下对面是碑廊,墙上镶嵌着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陈云同志和原文化部长周而复同志(安徽旌德人)以及苏州有名望的人士、书法家书写的古诗碑刻。

  铁岭关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在万历年间抵御倭寇入侵苏州起了很大的作用。1949年4月20日渡江战役席卷江南,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铁岭关打响解放苏州的第一枪。关上的箭楼四周旌旗猎猎,箭楼内有明代倭寇的侵略路线和明代爱国将士抗击倭寇的的态势图,箭楼北侧悬挂了汉隶大师吴进贤老先生九十二岁时题写“御寇安民”四字匾额。

  铁岭关紧挨着闻名遐迩的枫桥,桥下是连接京杭大运河和阊门的上塘河,上塘河从枫桥起往东一直插到阊门城楼下的沙盆潭,沙盆潭有东南西北五条河流汇聚,俗称五龙汇阊。沙盆潭是史称“洪武赶散”的发生地,明洪武初太祖朱元璋强迁苏、嘉、湖、淞四府大量富户填苏北,阊门外就是移民们集中乘船出发地点。

  枫桥的北堍有座接官厅,清康熙六年(1667)江南省分治,左布政司改成安徽省,右布政司改叫江苏,整个清朝江苏的省会在苏州,苏北的各级官员上任、办差都要乘船来往于苏州,因此为了方便来苏办差的官员上岸修整,再换车马或轿子进城,官府便在到枫桥堍修了一座接官厅。

  接官厅外便是当年张继夜泊处。张继,今湖北襄阳人,大唐玄宗天宝年间登进士第,留吏部待选。朝中无人莫做官,寒门出身的张继没有金银到处打点,落选帝都,外放地方做旁枝末节的小吏。
  张继坐着小船途径苏州城西北郊外的寒山寺,在枫桥下停船过夜。半夜三更寒山寺的钟声惊醒睡梦中的诗人,原本满腹愁肠的张继辗转反侧再也难以入睡,索性披衣出舱。

  张继站在船头往西张望,下半夜的月亮已经偏西,天上下起薄雾,月色朦胧,同样被钟声惊醒的乌鹊噪声一片。江村桥和枫桥西的江枫洲上的小渔村隐没在薄雾中,对岸边小渔船上亮着星星点点的渔火,那是早起的准备送货进城的渔民,他们要赶在早市上将昨天打来的鱼鳖虾蟹卖个好价钱。

  人在羁旅的张继,想着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心里郁闷愁肠满腹,正如同时期的大诗人李白《秋浦歌》诗里所述的一样:“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想不到的是张继有感而发,不经意间随口吟出的几句旅途感怀,却如同触发了机关,从此张继和《枫桥夜泊》天下闻名,寺随诗传,诗因寺名。

  枫桥北堍往北一直到大运河、古驿道和枫江交汇处的惊鸿渡是曾经的枫桥古镇,古镇沿河形成两条市街——枫桥大街和寒山寺弄,随河成市,因水成街,具有独特的水乡风韵。枫桥古镇地处水陆交通要道,舟楫往来,商旅云集。宋元之际,枫桥市肆已闻名遐迩,明清时期达到空前繁荣。唐伯虎有诗云:“金阊门外枫桥路,万家灯火迷烟雾。”清代的枫桥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粮食集散地,有“枫桥塘上听米价”之说。公元1860年,太平天国进军苏州城,清军放火烧城,使十里枫桥塘化为废墟。

   寒山寺、枫桥与张继构筑了一个后人无法超越的永恒,始建于六朝梁代的寒山寺在诗韵钟声中流传了千古,历代文人墨客在此地留下的不少诗句和墨宝,其中诗词有:

唐·代张祜 《过枫桥有作》

长洲园外草潇潇,却忆重将岁月遥。

唯有别时因不忘,暮烟疏雨过枫桥。

宋·孙觌 《过枫桥示迁老》

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欹枕犹闻半夜钟。

宋·陆游 《宿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风月末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

明·唐伯虎 《寒山寺》

金阊门外枫桥路,万家月色迷烟雾。

谯阁更残角韵悲,客船夜半钟声度。

树色高低混有无,山光远近成模糊。

霜华满天人怯冷,江城欲曙闻啼乌。

明·文徵明 《题姑苏十景·枫桥》

金阊西来带寒诸,策策丹枫堕烟雨。

渔火青荧泊棹时,客星寂寞闻钟处。

水明人静江城孤,依然落月啼霜乌。

荒凉古寺烟迷芜,张继诗篇今有无?

明·王稚登 《寒山寺诗》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

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

市近僧难定,泉悭花不红。

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清·殳丹生《同臞庵过寒山寺》

万家寺丛里,一径入寒山。

木叶萧萧静,江云黯黯闲。

残碑苔剥落,古殿鸽飞还。

羁客同游此,徘徊夕照间。

明 ·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

其一

日暮东塘正落潮,孤篷泊处雨潇潇。

疏钟夜火寒山寺,记过吴枫第几桥?

其二

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陆鼎《寒山寺》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清·褚逢孙《过枫江憩寒山寺》

近市人家水绕城,无端踪迹作江行。

黑云压屋有雪意,黄叶打窗如雨声。

古佛已荒空去劫,寒钟未起待残更。

欲寻张继停舟处,一片苍山暮色横。

作者简介:深山樵夫淩至淳,字梦醒,歙县南乡洪琴人,徽州淩氏第四十八世,至字辈。早年和徽州师专失之交臂,此后长年在外讨生活,工作之余,爱好驴行,用脚丈量大地,用心看风景,走到看到感受到,回来之后写成游记自娱自乐。


      本平台属公益性质,赞赏是作品的稿费来源,80%归于作者,20%留为平台运作成本,但单笔5元及后续赞赏不再返还。依据腾讯系统规定,赞赏在作品发表之后七天以红包形式到账。
      金鸽子文艺主编: 江鸽宾  
      主编微信号:sxjgb123
      联系电话:1510559906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