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1990年,郁亮因一份“商业连锁模式”建议书被王石赏识进入万科,尽管他随后的商业故事再也和连锁超市业无关。 他善于抓住机会甚至创造机会,在早年的晋升中,当郁亮自认为可胜任主管之际,他亲自跑到王石办公室询问,就这样,这位年轻人进入万科不到两年便成为万科第一代董秘。 董事、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兼财务负责人,直至2001年,时年36岁的郁亮出任万科的第三任总经理。 他几乎站在了行业职业经理人的巅峰,随着王石淡出管理,2017年,董事会主席的权杖被正式交到52岁的郁亮手上,万科进入了“郁亮时代”。 郁亮和万科,牢牢抓住了房地产发展的上升期,而郁亮也乐于和行业人士交流,最近几年他更加悲观了些。 2018年秋天,万科喊出要努力“活下去”,彼时更多人调侃万科是危言耸听贩卖焦虑,而最新发言中的“背水一战”则得到了更多认同。 2月11日晚间,一份名为《郁亮在万科2022年会上的总结发言》流出。这是郁亮在2月9日万科内部召开的主题为“敢拼才会赢”的年会上的讲话稿。这一次,他将房地产行业称作“黑铁时代”。 “黑铁时代”是怎样的?从最新披露的首月销售看,行业头部房企销售普遍下滑明显:万科首月销售同比降50.19%、碧桂园降9.8%、融创中国降20.6%、金地集团降38.36%、旭辉降47.9%...... 当中,万科首月实现合同销售面积210.6万平米,同比降47.17%,合同销售金额356.0亿元,同比下降50.2%。这是近年来,除2020年3月外,万科录得最低单月销售额,同比降50.2%为多年来最大单月降幅。 郁亮甚至抛出“背水一战”的观点。“什么是背水一战?要么死,要么活,没有中间状态。” 从“黄金时代”到“黑铁时代”,他明示行业规模将萎缩,大家要开始过收入下调、利润下调、工作强度加大的苦日子,并自曝订机票已不再买头等舱。 或许有人会调侃年薪几千万的董事长节省微薄开支的虚伪做派,但在郁亮眼中,能省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传达管理层带头身先士卒做榜样的信号。 这对郁亮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在行业进入一个有挑战的经营环境后,领导者如何带领企业继续向前。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稻盛和夫,他的“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成功孵化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并在晚年再度出手,奇迹般地救活了濒临破产的日本航空,重回500强。 作为“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中将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并逐渐被中国企业家接受,其本人以及其独创的“阿米巴经营模式”在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都有极大的影响力。 “敬天爱人”是他经营哲学的精华,他认为,公司运营的第一目标,不是为了股东利润,也不是为了客户利益,而是为了员工及其家属的幸福。1984年,他将自己17亿日元股份全部赠予员工。 当一名领导者不易,明朝的吕新吾在其著作《呻吟语》中曾论及领导者所需的资质,他把领导者的资质分为三种: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换言之,吕新吾的意思是领导者应当能力、勇气和人格三者兼具,排第一位的是“人格”,第二位的是“勇气”,第三位才是“能力”。 “在这个严峻的世道中雇用员工,给他们发工资,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稻盛和夫说,经营者最重要的是“韧性”和“斗志”,要当经营者,就要有不亚于任何格斗士的燃烧的斗魂。 他以“登山”比喻:攀登的山峰不同,需要的准备工作和装备也不相同,一个人追求的人生、经营目标不同,他所持有的“思维方式”的境界也截然不同。 如果要爬附近的低矮山丘,只需以郊游的心态,身穿常服,脚穿运动鞋就能实现。若想征服阿尔卑斯之类的雪山,首先需要配备相应装备,攀登珠穆朗玛峰更必须身怀攀岩技术,具备更专业的装备,并接受严格训练。 登上高山难免选择饱尝艰难困苦的道路,但站在高高的山顶,脚底全是风景。 不少企业家都会选择攀登珠峰证明或得到些什么,无论是王石还是郁亮,都有着攀登珠峰的勇气和能力。2003年5月22日,52岁的王石成功登上珠峰,成为当时中国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一位登山者。7年后,59岁的王石携手56岁好友汪健登顶珠峰,再次刷新登顶中国登山者年龄纪录。 后来,王石在书中提及:“正因为我有登山的经历,谈判时我往那儿一坐就有优越感,无论从意志上还是体力上你都磨不过我。” 三年后,他的继任者郁亮也抵达了那里。“我觉得没有比登珠峰更有象征意义的,更有挑战意味的了。”对于登珠峰的意义,万科官方回答是:万科勇于挑战的精神需要一代代地传下去。 这是郁亮在珠峰顶上说的一句话。 2013年5月17日,郁亮成功登顶珠峰。彼时的向导回忆,郁亮在登山前将每一个细节和可能出现的状况做了详细的预案,体能、高山适应、冰雪技术和后勤保障,这四个挑战被郁亮通过系统的训练和科学管理去完成。从前期的准备到最终登顶,每一步都在计划之中,严谨、冷静得“令人发指”。 这很郁亮。他一直被外界认为是理性到可怕的管理者。 “郁亮更多是将企业管理的内容带到登山,而王石则是将登山带来的启示用到了企业的管理上。”当时团队中的摄像做出了这样的总结。 那十年,珠峰还是那个珠峰,对二人而言却是两个时代、两样风景、两种风格。同一段路,郁亮有了不同的走法。 郁亮是一个怎样的领导者?财务出身的他慢慢剔除了万科较为务虚的业绩考核指标,转而专注于财资本回报率、利润率、存货周转率等指标;与此同时,启动了“海盗计划”,开始从中海地产等龙头房企挖人纳贤;再然后,推出万科合伙人制度,项目的经营效果直接和员工的投资收益挂钩...... 另外,万科还曾专注于各种新业务的探索和转型,却仍无大的成效;2020交出了超7000亿销售额的答卷,但于2021年下滑至6277.8亿元,也是2008年之后首次录得负增长。 2022年是被郁亮称为“背水一战”的一年。珠峰还在那儿,万科挑战也在那儿,他说,当前万科文化的最重要的就是讲“节衣缩食、战时氛围”八个字。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开展工作,一切都要围绕跌回稳提升、缩表出清和“长肌肉”三项主要任务展开,与之无关的则放在次要位置。 成见 | 置身于庞杂喧闹的外部世界,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