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子点评】第68辑:壬寅新春诗会漫谈

 杏坛归客 2022-02-14

作 者 简 介

      张金英,网名南国英子,笔名英子。70后,祖籍广东,定居海口。倾心诗词创作与评论,创办《英子评诗》公众平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评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诗词学会教育培训中心高级研修班导师、海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兼会刊《琼苑》执行主编、《儋州文苑》主编。 

做个真情实意的诗人

——壬寅新春诗会漫谈

文:英子

      跟往年一样,214日是目前全球最为公认的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虽然是洋节,但由于这是个关于“爱与浪漫”的主题,至今国人已经接受并乐此不疲地过上了这个情人节。当然,也有人反对过这个洋节。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从寻常的日子中感受到别样的温馨就已经足够。这与我们今天的主题似乎不搭,然而英子只是“借节发挥”罢了!今天是个“有情有意”的日子,对于生性浪漫的诗人来说,尤其特殊。我始终觉得,如果你的骨子里缺少浪漫的情感基因,那么,你很难成为一个诗人,至少不是“性情诗人”。·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之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且其作多务使事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读之反覆终篇不知着到何在这种以吟咏性情为主的诗或为“诗人之诗”吧!随着宋代儒学义理的兴起,使诗人之诗面临着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便是文人之诗。宋代理学家张械认为诗人之诗在形式上太过于统一,而内容却缺乏意蕴,显得淡而无味。南宋盛如梓的《庶斋老学丛谈》中记载:有以诗集呈南轩先生,先生曰:'诗人之诗也,可惜不禁咀嚼。或问其故,曰:'非文人之诗。文人诗读著似质,却有无限滋味,涵泳愈久,愈觉深长。’”可以见得宋时之人对于文人之诗诗人之诗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两段论述一偏于“情”,一偏于“理”,都有一定的道理。“诗人之诗文人之诗在内涵、表达形式上似乎形成了对立关系。笔者认为,诗词的情理关系不应该绝对对立,“情”与“理”都有一个共同的载体,那就是——景。脱离了“景”的“情”缺乏动人心弦的效果;脱离了“景”的“理”是苍白无力的,直接产生了“老干体”。前言写了这么多,无非是为了说明今天以“情”论诗,并非是否定了哲理诗而已,主要是切入的角度不一样。

      诗人,首先要“有情有意”,其次要以“真情实意”的作品去打动人心。新春佳节,当是抒情的一个契机。在壬寅新春作品中,多人容易写成“千篇一律”的应景诗,这都是因为没有真情实感所致。有真情,会自然流露在字里行间,而无需刻意为诗。作为读者,读到没有情感因素或矫揉造作的应景诗会相当难受,而注入了真情的诗篇,自然令人感动。现就英子平台发布的两辑新春诗会,简单谈谈打动我的新春诗词:

一、最浓年味是亲情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家人团聚的佳节。因此,春节还乡很自然地成为新春诗会的一个重要主题。每个人的生活境遇不同,对于春节回乡的感受自是不同。加之辛丑岁末不稳定的疫情阻碍了很多人的归乡之路,游子的情愫自然体现在诗词当中。新春诗会里不乏思乡情怀的作品,尤为感人,如以下作品:

玉漏迟·除夕前夜

段维

      夕除难尽矣,那堪兽炭,崩灰飘雪。老父孤窗妄想,半弯明月。儿在江城值守,病床畔、疑云千叠。人一叶。惊涛漫卷,天风无歇。

      世上有女何如,是棉袄温柔,软莺喉舌。转瞬余生,付与等闲愉悦。我是东床半子,空负手、踌躇无辙。肝胆裂。魂牵两地,羁如游蝶。

      老父思儿的苦楚,自身值守难归的无奈尽在其中。作者巧借“半弯明月”烘托两地的思念,再借“疑云千叠”表现对父亲身体的无限牵挂。都说女儿是父亲温柔体贴的小棉袄,人的一生转瞬即逝,作为“东床半子”的作者,唯有“空负手、踌躇无辙”矣。“一个女婿半个儿”,从中足见作者对岳父真诚的关爱。

      春节难以团聚的何止一二,王玉英在《异乡年集》写道:“摊位千余个,乡民几万人。足足年味道,刹那触归心。”由异乡的年集触动了思乡之情,也触痛了读者的心弦。远在甘肃的武汉籍诗人陈竹松亦写道:“年近他乡不忍闻,个中滋味看浮云。风欺昨夜谁人怨,明月三分我七分。”(《岁末有感》)寒风凛冽,更是增添了难以归家的伤感,是谁在寒风中叹息?原来是“明月三分我七分”,物我交融,抒情得体。在广州工作的群英编委石兴林因疫情影响无法回老家黑龙江过年,他在《除夕咏怀》写道:“又现新冠阻客行,无聊守岁在江城。一瓶老酒醉孤影,醉到闻鸡报晓声。”仅通过一夜醉酒即可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深。王继权先生的乡愁可从《年近望乡》中让人感受到其思乡之切:“早起临窗望碧空,心随远景向朦胧。乡愁就像车提速,搭上行云到鄂东。”思乡的情愫就像片片白云,飘到了故乡鄂东。李朝干在《年夜思念》中写道:“北飘游子滞京华,东望海天明月斜。遥问广深儿女好,年来夜梦可思妈?”通过亲切的问候表现思念之情。清风在《思》一绝中则通过另一种方式表现思乡情怀:“每逢节至倍牵肠,客梦萦回到故乡。那日浮云别流水,相思与轨并头长。”张明新先生的“倚槐凝看进山路,个个疑儿过石桥”(《小山村》)通过“母亲望归”的镜头表现乡村春节的一个侧面。卢冷夫先生则是巧借《回家》一曲,表现离人的思乡情愫:“听雪听风滋味多,余音袅袅汇成河。离人莫问情深浅,趟过乡愁不起波。”

      归家的心情如何?英子在《辛丑除夕前夜归家逢雨路上作》写道:“摇落一窗寒雨天,车行暮色过山前。云心何似归心急,扑进丛林几叠烟?”群英编委陆勇刚在《岁末归家》中道出了侗族乡村的特色:“车轮山路转年轮,雨滴林中笋竞新。弯处乡情增一节,木楼烟火见归人。”粟福如先生在《归途》中这样表现自己的心情:“检点行囊入站门,牛年指向虎年奔。家乡往事成投影,归望心情似速轮。”如果说这三首小绝重点表现了归途中的急切,那么王志伟先生的《过年到家》则重点表现归家后的喜悦:“父正杀鸡娘抱柴,阿黄闻唤眼睁开。迟疑片刻忽蹿起,摇尾嗖嗖扑进怀。”通过狗儿阿黄的欢快间接表现自身的快乐心情,极富画面感。他的另一首《偶回老家》情感基调则大不一样:“斑驳苔色上阶痕,缕缕炊烟入眼温。窄巷条条如相册,翻开能辨几成人?”

      “围炉煮酒话团圆,人间最美年滋味”。(童心《踏莎行·团圆夜话》)最浓年味是亲情,当家人团聚,“故乡年夜漫清嘉,欢乐心情难画”(王教平《西江月·边陲年夜》)过年的幸福在于“夜与儿孙同守岁,人间至味是团圆”。(陈作耕《过年》)我想,农家的年味当是最浓的罢,且看湘楚诗人范东学的《腊尾农居》:“前抱香樟后绕槐,隔窗一树腊梅开。才将对子门边贴,年味浓浓漫出来。”王久文先生的“爱满新楼舍,情关旧瓦霜”(《壬寅立春欣聚》)充满浓浓的情谊,不管新屋旧瓦,皆是爱的天地。王贞友先生选择了陪母亲过年而不外出,亲情满溢:“婉拒梅花约,宅家陪老娘。唠叨如暖日,笑脸胜春光。”(《壬寅初一》)宋善岭先生的《串亲》让人回忆起儿时的年味:“不许磨刀杀蛋鸡,无须慢火焖猪蹄。解馋还是儿时味,野菜窝头蘸蒜泥。”

 

二、寅虎迎春气象新

      “迎春”自然是新春诗会的主题。如何写出虎年新春的气象,表达未来美好的期冀,诗友们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以下诗词写出了虎年新春的特点:

迎虎年

段维

暖日销残腊,威加出蛰身。

如雷惊一啸,花蕾爆开春。

     

  赵宝海

冬春交替处,山路涌朝霞。

迎接吊睛虎,啸开冰了花。

交年日感吟

范东学

老牛悻悻离,来一斑斓虎。

声势莫虚张,新冠能靖否?

虎年迎春

以琳

不逢霜色不知春,虎啸三声应洗尘。

否极当回归泰极,风前可载扣门人?

      这一组绝句抓住了“百兽之王”——老虎威风凛凛的特点,寄予美好的期望。段维兄的《迎虎年》将虎啸比作春雷,“花蕾爆开春”如神来之笔,宣告了春天的到来,很好地表现了迎春的主题;赵宝海老师的《迎春》动静相宜,“啸开冰了花”亦表现了虎威,气势足矣;范东学先生的《交年日感吟》以反向思维出发,拆分“虚张声势”之成语,反问斑斓虎“新冠能靖否?”实则表达了良好的愿望;以琳的《虎年迎春》“虎啸三声应洗尘”呈现一个万象更新的春天。

      另外,题虎迎春的作品也为数不少,如:

壬寅题虎

姚泉名

山风飒飒现尊容,白额花斑目有锋。

应许春来一长啸,五洲疫鬼遁无踪。

鹧鸪天·题牛虎图

范诗银

      荡野哞哞璀璨粮,耕耘默默好年光。山寒风旋一声啸,草劲春滋百兽王。   

      灯焕彩,笔收芒。相呼横幅两登堂。抛缰孺子翩翩舞,醉倚新绒云锦黄。

      姚泉名的《壬寅题虎》前两句表现了“王者”的尊容,后两句寄期望于“虎年驱鬼”——将全球的新冠疫情赶走;范诗银老师的《题牛虎图》既回望了过去的牛年,又寄希望于“草劲春滋百兽王”,描写细腻独到,充满春天的活力。

      “气正风清雪色妍,月在峰巅驻”(周文彰《卜算子·新春贺词》),这是虎年新春的气象,新的高峰就在眼前,等待着我们去挑战;“管领春天于世间,处处春风笑”(张金英《卜算子·寅虎迎春》),这是虎年的希望,人间何处不温情?

 

三、春来万物共欢欣

      “东君正踱青春步,早醒是梅枝”(以琳《喜团圆·春醒》)最先感受到春的气息的大概就是“东风第一枝”——梅花吧!以梅写春的作品在新春诗会里为数不少,如以下几首:

寻  梅

谢玲

踏雪寻梅去,烟霞半入林。

我怜花寂寞,来共岁寒心。

梅  语

王久文

寒侵原上少风翎,草野犹黄谁染青。

瑞雪也携春信息,梅红点点是叮咛。

梅  花

韩开景

梅开笑靥惹人痴,飞雪翩翩秀舞姿。

枝上春光三两点,东风不慎泄天机。

      谢玲在寻梅的过程中感受到梅于寒风中开放的寂寞,一个“怜”字足见她对梅花的爱惜之情,故与梅花“来共岁寒心”。知己梅花,是否感受到这一番关爱的温暖呢?王久文先生的《梅语》通过“梅红点点是叮咛”传递了哪些“春信息”呢?在寒风侵袭的原上多了一份脉脉温情。韩开景先生笔下的《梅花》尤为调皮可爱,梅花枝上的三两点春光,已经告诉我们春天的来临,是东风不小心泄露了天机,自然界的美好就在于我们发现的万物之灵性。

      诗人之眼,会发现更多细微的事物在春天里展现它们独特的姿态,如以下几首诗:

立  春

张栋

清晨过北郊,柳眼醒柔条。

春比人顽也,吹风撞我腰。

窗外(通韵)

路言

年货置窗台,鸟馋逐袋拆。

轻声呼不走,呼走又重来。

岁末见崖边新开小黄花偶得

王贞友

万木萧疏际,繁开朵朵金。

虽无梅地位,亦有报春心。

今年禁放烟花

王惠维

行文有令禁烟花,为看天空云似纱。

知有春风从不禁,年年依旧到农家。

      张栋先生在立春里感受到春风的“顽皮可爱”,不经意就被其撞了一下腰。路言的《窗外》语言极为朴实,写的是小鸟嘴馋偷吃年货的情景,给新春增添了不少情趣。即便年货被鸟儿吃了,我们又怎么会怨它们呢?这种情景在我们的记忆里似乎闪现过,然极少有人写下来。王贞友先生的《岁末见崖边新开小黄花偶得》立意与清·袁枚的《苔》相似,一朵小小的黄花静静地开放,虽然没有“东风第一枝”梅花的地位,可它一样在报告着春天的到来,其情也真。王惠维的《今年禁放烟花》通过对比手法,突出春风是无法禁令的,它们会“年年依旧到农家”,新春的气息迎面扑来。

 

四、流年从不败诗人

      若有真情藏于心,流年从不败诗人。在匆匆的岁月中,我们捡拾着生活的种种,反观着内心的点点滴滴,用诗行记录着我们的生活,一年又一年,情因景而生,在时序更替之际,又是一番感慨:

大年初二奉题

卢冷夫

虎啸年经过,心成反应堆。

人前诗点缀,枕上韵徘徊。

客梦如听雪,闲情只寄梅。

欲擎花几朵,一起笑春回。

壬寅新元晨起有感

杨鹏飞

春风一夜奔千里,叩我家门拂我颜。

三寸额纹应不见,但留意气两眉间。

除  夕

吴晓晖

都道过年如过关,疫情经济两为难。

经冬久蛰春相近,处世无争心自宽。

漫驾老牛探旧友,长驱猛虎逐新冠。

人生剧本由他写,我自安于壁上观。

流  年

慕白

流光忽逝莫攒眉,未卸征鞍苦自知。

击楫仍追昨日梦,挥毫续写少年诗。

春风绿野三冬后,夜雨青灯半睡时。

吟罢遥呼南岳雁,春来飞到凤凰池。

      当“虎啸年经过”,卢冷夫先生的心即成“反应堆”,足见其敏感,故而“人前诗点缀,枕上韵徘徊”,对诗词的痴爱可见一斑。梦里听雪,寄情于梅,与梅“一起笑春回”。杨鹏飞的《壬寅新元晨起有感》真可谓是“喜上眉梢”,这是春风送来的“意气”,早已将两眉间“三寸额纹”抚平了,看来杨鹏飞主席是越来越年轻啦!而刚过半百的吴晓晖同学则显得“老气横秋”,他感慨着疫情下的春节就如同一个“难关”。这也难怪,疫情导致经济不景气是难免的,自然会影响到许多人的生活,过年着实不易啊。然而,他很会自我安慰:经冬久蛰春相近,处世无争心自宽。牛虎交班,“人生剧本由他写”,他仅仅“作壁上观”,这有点消极了吧!说不准啊,晓晖同学的人生剧本比谁都精彩呢!再看看慕白君的《流年》,依然不放弃心中的梦想,执着追求,阳光向上。

      我喜欢听海。辛丑岁末之际,英子来到海口海甸岛美丽沙音乐广场听海,写下了这首小令:

浣溪沙·辛丑岁末美丽沙音乐广场听海

张金英

      一树落英一树寒,离思千转与风看。风中卷起水云烟。

      莫说冬来音籁绝,分明月对海潮弹。摇情直向九重天。

      英子让京城里正在值班的凌云老弟步个韵,他十分搞笑地说:“看看砖头水泥能不能和阳春白雪?”结果仅仅几分钟,他就写下了这首步韵小令:

浣溪沙·送战友步韵英子老师

白凌云   

      昨夜西风昨夜寒。春风和煦笑中看。几多过往尽云烟。

      明日征途尘满月,男儿有泪莫轻弹。凌烟阁上九重天。

      怎么样?“砖头水泥”和“阳春白雪”还是很搭的哈!此词自然天成,流畅自若,情感真挚。“别人让我步韵,我总搞不出来,不知为啥,英子老师一说话,就出来个护航的。”哈哈!凌云老弟幽默地说。“那是我的词能让你找到感觉。”俺又不谦虚了哈。“太有道理了!”这大过年的,就允许我们“互夸”一下找个“乐子”吧!祝福本命年的年轻军官白凌云“凌烟阁上九重天”,大有作为!同时祝福每一位诗友幸福、安康、吉祥!

      情出于真,自然感人;诗在于真,自然动人。你是一位真情实意的诗人吗?

英子写于海口

《英子评诗》微刊第425期

撰稿、影摄、制作:张金英

       “英子评诗”公众号设置英子评诗、英子说诗、英子视点、诗词漫谈、论坛撷英、名家风采、诗家风采、词家风采、诗词人物、琼苑新声、嘤鸣酬赠、群英诗会、群英点评等栏目。

微信号:yingzipingsh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