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后,我们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终于迎来了幸福生活,对此很多国人感叹:都是先辈们用血肉换来的。在曾经那段艰苦战争时期,无数国人拿起武器抵抗日军的侵略,而当时我国没有多少武器,面对日军的猛烈炮火,无数战士牺牲在战场上。此外,我军的后勤条件也不够好,战士们经常吃不饱穿不暖,还要上阵杀敌,那段抗战岁月十分不容易。 在抗战期间,我军有一支十分重要的抗日力量,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他们就是八路军。从很多抗日影视剧中也让我们了解了八路军严明的纪律,也总能听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话语。虽然他们条件艰苦,却总能为老百姓着想,就算需要老百姓帮助时,也会打上欠条。曾经就有一位老农拿出了70多年前八路军的借条,上面写着借了420银洋,放到如今应该还多少呢? 1989年,湖南老人周莲池在临终前,告诉了儿子周炎光关于家族有一个秘密,但需要他去族谱里查找。周炎光在父亲去世后,遵照他的遗愿研究周家族谱,后来才发现族谱里藏着一张老旧的借条。因为周家以前也富裕过,所以有借条并不奇怪。然而这借条却不简单,因为里面显示着写下借条的人是”贺元帅“。 在这张借条上写着他的父亲借给八路军大米、银洋和铜钱等,里面记录的金额在当时可以说是不小的钱款了。而这张借条对于周家而言也意义非凡,不管是否属实,总要把查清楚这件事。周炎光随后就开始查找答案,但是过了多年还是没能查到什么结果,而他的年纪也不允许他再折腾下去了,所以他就找人帮忙继续查找答案。 后来终于查清楚了真相,证明了这张借条的确是真实的,虽然借条上有着”贺元帅“的名字,却不是他本人所立,而是他的部下借他的名义立下了借条。如此一来,周炎光就可以根据约定讨要欠下的钱财,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把借条放回了族谱。借条里的420银洋如果放在今天来换算,可以换到五万元。 面对侵华日军,周莲池先生毫不犹豫的拿出了这些钱财帮助八路军,他的贡献值得我们铭记,他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不管是在战场上的战士,还是后方同样为抗战做贡献的战士和爱国人士,都值得每一个人感恩,感谢他们才让我们拥有了如今的盛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