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散火治愈高血压】 刘×,男,54岁。 原发性高血压病史二年余。平素靠服复方降压片、复方芦丁等药维持血压在正常范畴。 近二日感头痛头晕,双目胀涩,口干苦欲饮,纳食不馨,心悸烦闷,周身烘热,夜寐不宁,舌红少津,苔腻,脉弦带滑。 血压30.7/17.3KPa。 初诊为气阴不足,肝阳上亢。 沿以育阴潜阳。 杞菊地黄丸汤加龟板20克,牡蛎30克,丹参10克。每日1剂。 另配合西药复方降压片2片,每日三次口服,疏甲丙脯酸50mg,每日三次口服。治疗一周,诸症不减,血压不降,时有波动。 遂重新四诊合参,得知其罹患慢性结肠类四年余,平素时大便溏薄,四肢困倦,周身烘热,纳食不香。结合舌苔脉象,辨证得知本患既有肝阳上亢的一面,又有清阳下陷,阴火上冲的一面。即改弦易辙,从升清阳散阴火着手,兼熄肝风,养心血,潜肝阳。 柴胡、蔓荆子、赤芍、白芍、生地、黄芩、钩藤、远志各10克,丹参、茯苓各15克,葛根6克,石决明20克,羚羊角粉2支冲服。 服药5剂后,诸症大减,精神好转,血压渐降(22.66/13.33KPa),原方继服10剂后,诸症悉除,血压平稳(20/11,1KP)。多年未愈的结肠炎亦告好转。观察一周,症情无反复,痊愈出院。 〔按〕此例系清阳不升,阴火上冲兼挟肝阳上亢所致顽固性高血压。初诊单以潜阳育阴剂,大用降药,虽使肝阳得降,但更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故诸症不减,甚或加重,血压波动,不能回复正常。后改用升清阳,熄肝风,养心血之法,药中肯綮,故效如桴鼓。 |
|
来自: wangming72 > 《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