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里院:市井烟火里的青岛独特表情

 阳光沐浴_77 2022-02-14

碧海潮生是故乡——青岛100个故事连环话

第五部分 城市景观

一位名叫希姆森的德国汉堡商人在回忆录里记下20世纪初为青岛大鲍岛华人区所做的房屋设计:“我设想了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沿着完整的方形街坊四周,是临街店铺和楼上的住间,街坊中间留下一个大的内院供交通之用,也可以成为儿童游戏的场所。每套房屋在内院一侧还用一层高的墙围出一个私人的小院,院子里面是厨房和厕所。”

希姆森应该不会想到,在20世纪上半叶漫长的历史纪年里,这一建筑模式不断蔓延演进,从青砖黑瓦到抹灰红瓦,以大鲍岛为中心,从当时的台西镇拓展到云南路、“海关后”、辽宁路、台东镇等区域,形成独特的城市肌理——“红瓦绿树”城市风貌特征的另一重要来源组成。

青岛里院,民国时期青岛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商住建筑,承载着青岛市井平民的生活与记忆,绵延至今,于人间烟火中流露青岛人的独特表情。

回溯里院最初的形成,就会发现,它与德国殖民者最初对于这座城市的规划一样,带有鲜明的探索实验性。应当以怎样的建筑形式应对快速成长的城市?面对这一问题,120年前,无论是德国人还是青岛最早的华人市民,都认同一种规范与适从相结合的态度。从事青岛近代城市发展建设与建筑研究的学者金山认为:一方面殖民者专为大鲍岛制定了建筑法规,对这一区域的建设活动作出了严格而详细的规定;另一方面,德国总督府却又对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使得华人可以在许多方面按照原有的习惯继续生活下去。

从1898年到1914年,一家名为祥福洋行的德国建筑公司在大鲍岛区域开发了四个半完整的街坊,这些建筑始于四方路、中山路、潍县路区域,临街的建筑立面精美,清水砖为主材,辅以大量的线脚、窗拱、壁柱、巴洛克山墙元素,墙内则多以二至三层带回廊的类似筒子楼的形式围拢成中央的公共院落空间,呈现高密度的居住形态……而这家德国公司的经理就是那位在回忆录中描绘引以为傲的里院设计的商人希姆森。

与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一样,里院建筑是青岛地域性传统民居的典型范式,作为中西合璧、穿越百年的青岛本土建筑样本,在其于20世纪初创生之际,即在建筑形式和功能结构上体现一种超越时代的前瞻性。

而在之后的岁月里,它不仅是影响着老青岛人传统生活和居住方式的存在,更成为青岛人的根脉,这座城市的一个文化符号。这一独特的建筑形态和空间肌理孕育了一种比普通街坊更为密切的邻里关系,直至当下。

“里院即使破败到只剩一个老住户,当你进去跟他打招呼时,用不了多久就会感觉到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情味。”青岛历史学者李明在《大鲍岛:一个青岛本土社区的成长记录》中阐释这种人情味:“似乎这个场所对于其中的人,除了具有容器与载体的关联,还有一种微妙的生命气场的联动感。”

这种生命气场的联动感则潜移默化地塑造了青岛人的性格,他们会在称呼上不自觉地拉近与陌生人的关系,由衷的关照和热诚,与人为善的共情,或许都与此有着某种玄妙的关联。在连续三年策划举办“青岛叙事·里院”系列展览活动的艺术策展人林竹看来,昔日里院生活那种邻里间不分亲疏,相互帮扶、依赖的关系,已在几代青岛人的生活记忆里烙下了极其特殊的印记,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情感、行为和处事方式,进而引导带动了青岛地域人文特征的形成和完善。

2019年,在一处已被政府征收的空置的里院中,一场本土艺术家的创作联展吸引了众多市民老街坊聚集,人们在公共艺术赋予的沉浸式场景中重温昔日里院生活;2020年,作为我市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首批试点项目,大鲍岛街区现存最大的里院修缮一新,以青岛工业设计创新中心的新身份重启……老城更新的进程中,里院建筑作为重要的功能载体,开始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目前青岛已有超过70处里院建筑纳入市级优秀历史建筑名录。不久前,一场传统老游戏的新书推广活动在刚刚投入使用的广兴里举行,站在里院中央的院落里,看孩子们游戏的快乐身影在周围简洁朴素的楼体和漆成紫红色的木制廊架的背景前雀跃,让人动容和追记的显然已不仅仅是建筑样式本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