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医把脾称为“后天之本”,在人体脏腑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它凭借“脾气宜升、喜燥恶湿”,“脾主运化”,“脾主升举”,“脾主统血”这四个主要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而一旦脾的生理功能被破坏,人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就称之为“脾虚”。 ![]() 脾不好的人,容易生很多疾病,如肠胃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引起过早的衰老,如长色斑、皮肤松弛、易长皱纹、脱发、气色差等早衰症状,因此,养好脾,是养生的根本! ![]() 导致“脾虚”的原因有很多,表现也多种多样。比如: 脾的运化失职:腹胀,胃口差,大便不成形或长期便秘; 脾的升清失职: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脾气下陷:腹部坠胀、久泻不止、脱肛、内脏下垂……; 脾不统血:便血、尿血、例假出血不止、或淋漓不尽。 脾虚不简单,补脾得辨证!如果想要“补脾”,首先就要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01脾气虚 ![]() 02脾阳虚 ![]()
病因:脾气虚弱得不到医治的时候,病情会进一步发展,最终会因为中气的虚弱而导致人体本应该向上走的清阳之气下陷,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腹泻。 表现:腹泻、中气下陷还会引起脏器的下垂,比如胃下垂、外阴脱垂、肛门脱垂等。这都是因为脾气虚弱而升举无力导致的。 常用方荐补中益气丸 ![]() 04脾不统血 病因:脾气虚弱造成的气虚不能统摄血液 表现:食欲差,大便稀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女性经量大、面色苍白等 常用方归脾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