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不虚病不找,脾虚分症别迷惑,对症健脾用方看这里

 建老真人图书馆 2022-02-15

众所周知,中医把脾称为“后天之本”,在人体脏腑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它凭借“脾气宜升、喜燥恶湿”,“脾主运化”,“脾主升举”,“脾主统血”这四个主要的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维持人体的正常运转。而一旦脾的生理功能被破坏,人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就称之为“脾虚”。

脾不虚病不找,脾虚分症别迷惑,对症健脾用方看这里

脾不好的人,容易生很多疾病,如肠胃疾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引起过早的衰老,如长色斑、皮肤松弛、易长皱纹、脱发、气色差等早衰症状,因此,养好脾,是养生的根本!

脾不虚病不找,脾虚分症别迷惑,对症健脾用方看这里

导致“脾虚”的原因有很多,表现也多种多样。比如:

脾的运化失职:腹胀,胃口差,大便不成形或长期便秘;

脾的升清失职: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

脾气下陷:腹部坠胀、久泻不止、脱肛、内脏下垂……;

脾不统血:便血、尿血、例假出血不止、或淋漓不尽。

脾虚不简单,补脾得辨证!如果想要“补脾”,首先就要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01脾气虚
病因:饮食不节,忧思劳累,久病重病,素体脾虚(天生体质脾虚)都可能导致脾气虚。
表现:食后腹胀,食欲减退,大便溏稀,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面色萎黄,排便无力。
方选六君子汤或者参苓白术散。

脾不虚病不找,脾虚分症别迷惑,对症健脾用方看这里

02脾阳虚
病因:多因脾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表现:大便清稀甚至每日多次腹泻,腹痛腹胀、喜欢温暖、喜欢捂着肚子,遇寒腹痛加剧。平时畏寒肢冷,口淡乏味,面色虚浮而苍白,女性白带清稀量多。
常用方附子理中丸,小建中汤。

脾不虚病不找,脾虚分症别迷惑,对症健脾用方看这里


03中气下陷

病因:脾气虚弱得不到医治的时候,病情会进一步发展,最终会因为中气的虚弱而导致人体本应该向上走的清阳之气下陷,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腹泻。

表现:腹泻、中气下陷还会引起脏器的下垂,比如胃下垂、外阴脱垂、肛门脱垂等。这都是因为脾气虚弱而升举无力导致的。

常用方荐补中益气丸

脾不虚病不找,脾虚分症别迷惑,对症健脾用方看这里

04脾不统血

病因:脾气虚弱造成的气虚不能统摄血液

表现:食欲差,大便稀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女性经量大、面色苍白等

常用方归脾丸

脾不虚病不找,脾虚分症别迷惑,对症健脾用方看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