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学好数学之二--思维能力与奥数

 王予红 2022-02-15

家长懂教育孩子不受罪

--和王老师一起探究学习的真相   

很多家长问该不该上奥数课?我的回答是,什么样的孩子吃什么样的饭,吃什么饭都能长大,吃得太快不消化,反而生病。



智力需要适度刺激



没有合适难度的智力挑战,人的智力也很难发展。小学智力不突出的孩子因为一直要用力地做题,慢慢养成踏实的习惯。聪明的孩子学习内容没有特别能够刺激他思维的,一直轻松,养成不愿意费劲的习惯,容易造成性格上的浮飘,亚里士多德说“我们被每天反复做的事情塑造”,应该重视学习对于孩子性格养成的作用,现实中,小聪明比稍笨更容易毁掉未来的成绩。教育就是要看到他们的需求,聪明和不聪明的孩子都应该得到适合自己的脑力习题,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做出来。教育者也不应该总是夸奖聪明孩子的智商,造成所有的学生做题好像都是在证明自己的智力。孩子们都应该既有信心又认真地对待习题,长期没有合适的智力挑战,智力的发展就迟缓了,逻辑发展好的孩子确实需要补充一些有挑战的习题。



循序渐进是基本原则



习题就是引导智力的台阶。就像下面这些泰山的台阶,泰山再高,慢慢上,总是可以一览众山小。如果你给他弄一块很高的台阶,相信90%的人都不会登上泰山之巅了。这个道理,家长朋友都知道,但还是有侥幸心理,万一我们是可以跳过这个大台阶的人,那不就可以超前了,事实证明,想要沾光的最后都吃亏了。基本都跳不过,还摔了,个别跳过去了,元气大伤,后面走路都有些问题。一定记住孩子学习就是登泰山,徐徐上行,总可以到顶。

不急于给他很难的题目,给他坡度,他会慢慢爬坡,慢慢上的过程中感受思维的快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力也会慢慢提升,这样,难题早晚也是要会的。现在最可怕的是给孩子划出了唯一的杠,这周要达到什么杠杠,这月要达到什么杠杠。人家的孩子已经会做几年级的题了。“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最粗暴,导致太多孩子倒在起跑线附近。大家要对这样的“励志话”有免疫力,不要太轻易被洗脑,叔本华说“不要让你的脑子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希望家长多用自己的大脑思考。



情绪是智力的翅膀



上个奥数课,有多少孩子得出的结论是,我很笨。造成后来的学习过程中,一直都有阴影,好多人到工作了还心有余悸。人的智力发育确实是有先后,有人就是很晚才发育,现在就给他定个标签-笨,以后就发育不起来了。或者,根本不笨的孩子,被大石头堵了几次,开始怀疑自己,于是就有了包袱。情绪是智力的翅膀,同一个人,也会有几天头脑灵活,有几天迟钝。智商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你能说他的智商真的忽高忽低?那是受到了情绪的影响,情绪低落会抑制智力,情绪适度的兴奋能促进智力。调整好情绪就好了。长时间的情绪抑制,会导致智力上的衰退。



独立思考吧



任何人都会有思维乐趣,正是在小时候培养了这种乐趣,一个孩子自己独立做出来的题目,不管多简单,都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独立做题才是最佳的选择,深浅、多少随自身,看看这位家长-赫赫妈妈怎么处理奥数这个问题:

让孩子自己做,还和孩子进行讨论,这是很好的方法,大家借鉴一下。那么,特别不自觉的孩子怎么办,不自觉的孩子大都是还没有感受到思维快乐的人,一开始需要家长陪伴,陪伴的目的不是教,是帮助他静下心,读进去题目。等到慢慢地感受到思维的乐趣之后,他就愿意做了。



优化大脑提高能力



只要让孩子自己做题,家长就发愁,我不会教啊。不用教,会多少做多少,不会做的题,想想我上次讲的,第一、 是不是没有静下心。第二、 反复读题目。第三、 脱稿讲出题目条件,如果还是不会,也没有关系,到了这个程度,就是不再做了,也没事,其实思考已经开始了。不要觉得只有做出来题,才有收获,努力思考但是没有结果,也是很好的学习过程。努力思考的过程,可以看做是整理大脑的逻辑,打通逻辑,即使没有成功,逻辑能力还是提高了,因为不断思考时必然带来大脑的优化。把一道自己会做的题目得对,是学习,但是对于能力的提高不明显。努力思考却往往意味着能力提高,所以,没有经过自己的反复琢磨和思考的题目,即使让别人讲了,也是记不住,独立思考这个过程是不能跳跃的,因为这是优化大脑。我特别反对暴力刷题法,因为比较难的题目,讲一遍不会,那么让他刷很多遍,他确实会了,但是,是套路会了,大脑的结构没有跟上,大脑优化的这个过程不能缺失,孩子今后的学习基于现在的大脑优化。



拒绝比较



不要看到人家开始做,我家也得做,看到人家做到二年级,我就不淡定了。强烈反对比较,比较带来痛苦,四个人在办公室谈孩子。回家全部都把孩子吵一顿,因为都用自己最弱的方面比了别人最强的方面,没有一个满意的。

今天到这里吧。希望朋友们慢慢阅读、静静思考,和孩子一起成长

关注公众号

转发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声明:本公众号部分转载图片只为交流分享,感谢原创。如有涉及侵权等问题,请告知,我会及时更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