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国农民在解放后的历史作用!

 颖瑞生活馆 2022-02-15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只有改革开放以后,甚至到了21世纪才开始进入所谓的工业化时代,但农业仍然是支柱产业,保证社会稳定的产业,保证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基础,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的基础,解决了粮食问题,一切都能够平稳有序进行。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重商轻农现象明显,粮食虽说是根本,但其产生的价值却不高,轻农伤农事件时有发生,实属不该。

我们来谈谈中国的农民在解放以后的历程:

首先解放初期,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老蒋最后走的时候把黄金白银悉数运往台湾,当时的状况真是一穷二白,要啥没啥,那时的人民靠的是一种翻身做主人的精神,干劲十足,打土豪分田地,劳苦大众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田地。一点点生活逐渐变好。后经过大集体,人民公社,希望通过集体力量实现同富,然而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同时依靠内需很难发展起来很难。因此那一带中国农民生活比之解放前有了不少改善,但实际上整体还是很差的,人民吃糠咽菜时有发生,物质生活相对匮乏。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农民仍然努力地辛勤耕作,那时的粮食产量很低,即使那些农民自己填饱不了肚子,也要供应那些城里人供给粮食,为国家做着贡献,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实施家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起早贪黑,顶烈日,冒酷暑,辛勤劳作,生产大量粮食,而他们将收成的30%—40%用于交公粮提留。而且每年农闲的春秋两季所有达到18周岁的男劳力,均义务出工修沟挖河,尤其是秋后,有时下着大雪,地都上冻了,仍坚持着,他们没有怨言,只有坚韧与坚持,而且是乐观地面对,这样的农民在全世界上都少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一分一分的攒,一分一分的挣,靠着一双双皴裂的手,硬是支撑起中国的当时的经济,包括出口大量农产品,为当时处于困难时期的国家挣得外汇,让国家一步一步逐步走向强大。

如今社会快速发展,而农业收入却没有基本的变化,想想在20年前与现在相比粮食价格没有大的变化,农民靠农业收入已经难以生活更高水平,于是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打工,于是这一批农民又成了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一座座高楼大厦,一道道宽广的马路,都是这批农民建设的,他们虽然是城市建设主力军,多数却是城市的过客。

对于这一批农民是坚持、坚韧、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不抱怨、不牢骚,认认真真地做着最底层的工作,他们很乐观,在他们眼里,眼下的生活是他们最幸福的日子,因为他们经历过挨饿受冻的艰难生活,到如今相对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他们很知足。于是大家看到这批人神情坚毅,心态乐观,所以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如今这些农民大多已经60——80岁,如种地没有精力再种地,虽说农民也有了养老金和医保,但当前的物价水平却仍然不低,再有个病有个灾的,经不起折腾,相对于农民对于国家所做的贡献来讲,应该适当增加这一批农民养老金。

如果说解放时期那些保家卫国的军人是最可爱的人,那么在和平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这一批坚韧的勤劳的坚韧不拔的农民应该是最可爱的人。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积极主动,不退缩,不畏艰难,怎能有今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