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使芳华近,又教日月长 一面白墙上 优雅地开一扇窗 世间音声流转 窗格活色生香 去枫桥聆听姑苏 要一样的夜 舟上霜飞满天 桨影与客船 月落时,恰恰乌啼 诸暨也有个枫桥,如果在这里也能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该有多神奇! 钟声有警醒、荡涤之意,在浙江诸暨的枫桥,当然听不到寒山寺的钟声,然而,诗教中国一样把众人之心荡涤干净,还原了生命诗心。 ![]() ![]() 10月16日,选手们来到“迦陵杯·诗教中国”全国总决赛现场。一年前的今天,《掬水月在手》在全国上映,这部描述叶嘉莹传奇人生的文学纪录片,荣获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科教片两项大奖。本次大赛以叶嘉莹先生的号“迦陵”命名,旨在传承先生致力弘扬和倡导的诗教精神。 ![]() 浙江的桂花,今年开得特别晚。 郑老师在大会致辞时发出疑问:“难道是因为南开(难开)?”,真的呢,果然晚有晚的好处,桂花迟迟不开,“迦陵杯·诗教中国”全国总决赛开始了,花就开了,这是多好的寓意和期盼啊! ![]() 比赛期间,诸暨时有落雨,飘飘渺渺,湿漉漉的街面零星点缀着黄叶,格外有味道。 住在七楼,窗外正对着小镇那头的青山。山间云雾缭绕,晴雨两样,晨昏不同。每日桂香扑面,让北方的我浸润式体悟了南秋况味。 浦阳江蜿蜒向东,西施浣纱的地方充满神秘。虽只在行车经过时远眺了下,那白墙黑瓦和飞起的檐角,也让我神游了一番,春秋时光即刻穿越眼前。诗教之功能,就是教会我们领悟诗文中的兴发感动,送双翅膀带你飞起来,学会辨是非、知善恶、懂冷暖,学会洗心之后,发现一颗无染诗心。 ![]() 浙江的疫情防控做得严谨细致,外省入浙,双侧鼻孔和咽喉的落地核酸检测认认真真。图为参赛选手在诸暨市委党校排队等待核酸检测。 ![]() 西施故事像一张名片,诸暨人总爱放在最显著的地方。我们也爱西施,美丽聪明又勇敢。 10月17日,赛前宣讲会 ![]() ![]() 赛前宣讲会上,南开大学文学院沈立岩教授、张静教授围绕中华诗教这一主题,谈古论今,纵横几千年文化历史,跨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点燃参赛选手的激情与热爱,鼓励选手在比赛中展示出学者风范、中国气派,在诗教路上影响更多人。 ![]() ![]() 南开大学沈立岩教授的课堂,信息量如此丰富,从中华诗教之源到古典诗词意义,深入阐释中华诗教精神。备好一堂课,是他饱读诗书的积淀,升华至精神,便是出口成章。 ![]() ![]() 南开大学张静教授是叶嘉莹先生的助手,《掬水月在手》的联合制片人,她的《诗词正能量》系列视频正在学习强国热播。张教授对诗词的讲解跨越书页,直抵天地。有一回张教授讲到“感情是诗,感情的克制才是艺术”,你看,这不就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表达感情的最好素材么?诗教是思想素质教育的最美方式! ![]() 张教授谈及诗教力量,从自闭症中走出来的小提琴手的故事,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去看《掬水月在手》,你也能感受到那种力量! ![]() 诗教精神,体现在点点滴滴,一张抽签卡片,如此精致! ![]() 抽签现场,大赛组委会特意请来公证员,就是这样认真! ![]() 总决赛现场设在海亮教育园,该园区集幼儿园、小学、中学于一体,国内设有多家分院。墙壁上刻着“学会相处”,而不是“学会交往”,赞! ![]() 在海亮,几乎每个地方都能看到“诗教中国” ![]() 在这里,我看到捐书人的信息和朴素的心愿。 ![]() 想起海亮教育园党委书记冯雅丽女士对郑宇民教授说,这次讲解大赛放在诸暨、放在海亮教育园,首先可以点亮海亮,然后可以去照亮人家。她这种情怀就是诗心,海亮教育园的图书馆,让我们看到更多诗心。 ![]() 候考时,这片天空在和我对话,窗外细雨摇摇,有暗香盈袖。 每名选手都在认真准备,从服装到表情,我看到了教师对诗词的热爱,偶尔交流起来,大家对诗词各有千秋的理解,让人听了心驰向往。 我们参赛的教室里,听课的学生穿着整齐漂亮的校服坐在讲台下,后排是评审专家。来自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摄像机全程拍摄,工作人员紧张忙碌,一场比赛,多少人默默付出,一条照亮他人的路上,人群越聚越多。 ![]() 结束比赛的选手轻松下来,经过一片荷花池去餐厅吃饭,风吹过水面,秋天留下更多空间以成涟漪。 10月19日 大赛总结暨“诗教润乡土”活动 启动仪式现场 为进一步发挥语言文字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基础性作用,教育部2021年开始实施经典润乡土活动,“迦陵杯·诗教中国”大赛组委会启动“诗教润乡土”活动仪式与大赛总结同步进行。 ![]() 这张日程表不知几易其稿,大赛组委会辛苦了! ![]() 海亮学生的《少年中国说》振奋了会场,点亮中国少年! ![]() 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主持闭幕式。 ![]() 视频中,98岁高龄的叶先生中气十足,谈及诗词,深情一如当年,神采飞扬的谈吐,挚爱溢出镜头,感发之力直抵观众之心。 ![]() 陈洪教授说,我们的复兴,不光经济要上去,社会组织、社会治理要上去,我们的文化建设也要在世界之林放出我们自己独特的光彩。 陈教授特别提到叶嘉莹先生对诗词文化的继承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扬光大,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18日在上海召开的世界中国学大会上,叶嘉莹先生和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两位教授获颁“第六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 参赛选手代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东关小学李天喜老师说:“乡村老师是'诗教中国’最直接的参与者,中国各地万万千千个乡村学校将会在经典诗词文化的孕育中结出累累硕果。” ![]()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王晨教授说,“迦陵杯·诗教中国”是一场侧重诗词讲解、注重发展诗歌传统,展示教师形象精神的全国大赛,赛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教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有力度、有高度,成绩可喜。教师讲授的不是诗词表面的知识,而是帮助学生了解诗词蕴含的意义,这一点尤为重要。 中国是诗之国度,重视诗教文化建设,陶冶学生性情,传承中华文化,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王晨会长鼓励选手要谨记使命,继续努力。 ![]() 浙商总会秘书长郑宇民教授说,中华文明在语言上凸显得非常鲜明,具有传承的深厚性,又有时代的鲜明性。他用一句诗“唯有门前镜湖水,春来不改旧时波”来阐释一颗诗心的重要。 诗,持也,持重,持恒,持远。叶嘉莹先生的掬水月在手,掬水,也是持,只有这样一种胸怀,这样一种特殊的坚持,才能得到“月在手”这个联想和导向,掬水,映月,才能达到洗心净心的生发, ![]()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巡视员娄晶首先表示自己被现场的致辞与发言深深感动,她抛开事先准备的发言稿,真诚诉说了自己的感受和心情,来自教育主管部门的祝福格外温暖深切,现场爆出阵阵掌声。 ★ 10月19日17点30分,抖音直播开始 ![]() ![]() 抖音现场导演安排得妥妥贴贴,陈晓耘老师前前后后盯好每一个环节。南开大学沈立岩教授首先出场,“迦陵杯”盛况娓娓道来。 ![]() 我和主持人袁园,我更喜欢穿便装的袁园。 ![]() 去年,在北京音乐堂观影,《掬水月在手》震撼了我,在了解了叶嘉莹先生的人生故事之后,诗词瞬间变成我的挚爱。我选了叶先生的一首绝句现场诵吟,以此表达对叶先生和诗教中国的感激之情。 绝句二首(其二) 叶嘉莹 不向人间怨不平, 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 要见天孙织锦成。 齐鲁古调是山东省语委李主任倡导并致力传播的山东传统吟诵调,我把它带到了浙江诸暨的海亮园。 叶先生致力传承推广的吟诵,让古诗词的韵律之美更加触手可及,我也因此了解了格律之约,开始了古诗词的创作。更为幸运的是得到了前辈的指点与认可,在与临淄王克林(林海)老师的合作《镜头里的诗与远方》中,自然造化与光影变化给了我更多感受,欣喜遇见这些美好。 ![]() ![]() 南开大学文学院闫晓铮老师,2021年10月16日至20日,就是这位年轻老师一直陪伴我们。 ![]() 南开大学的志愿者团队 十分融洽默契的师生组合。 ★ “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南开大学承办,是近年来唯一面向各级学校在职教师的、以古典诗词和红色诗词讲解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级赛事。 大赛组委会将联合字节跳动启动“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成果应用推广,共同弘扬传承中华诗教精神,为建构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切实发挥中华诗教涵育品格、润泽人心的巨大作用。 XIAOLIN 苏荷漫堤 | 写下点点滴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