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活得太久是福还是祸?

 宁静致远2023 2022-02-15

科技与医学的进步,使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成为了笑谈。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老人可以得享高寿,70岁不过是老年生活的起步。

80-90高寿的老人,比比皆是。

然而自然规律无可抗拒,寿数可以增长,身体功能的衰退却很难遏制。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84高龄仍然能够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精神矍铄 。

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多是疾病缠身,行动迟缓,需要子女亲人照顾了。

得享高寿是幸福,不能有尊严的享受剩余的日子就未必是福了。

家庭结构变小使照顾老人成为难题

正常来说,当老人得享80-90高寿的时候,子女也已经60-70岁了。

孙辈也已步入中年。

现代社会没有过去那种大家族聚居,子女们分散在城市各处甚至各地,经营自己的小家庭。

以前老人可以自食其力,所有的矛盾也就不存在。

然而当老人身边需要有人时刻照料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有条件有孝心,可以讲老人接到身边照料,但是咱们都是普通人,或没房子或缺票子。

这时候老人的照料,医疗等问题就可能出现矛盾。

我们这一辈人大多有兄弟姐妹还好,八零后开始都是独生子女,日后就是夫妻面对四名老人,压力确实山大。

父母高寿自然是子女的幸福,现实的困难也不容忽视。

农村还有很多空巢老人,子女都在城市落户,更是难题。

这些情况下得享高寿,福祸谁又能说呢?

生存还是尊严

这是一个残酷的议题,不愿面对却又不能不去面对。

生命神圣,谁也没有权力剥夺,这也就使安乐死在伦理道德上始终站不住脚。

然而存在就有其道理,为何那么多人希望安乐死,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

是因为生命的延续对于当事人来说,已经失去了尊严与幸福,至少只剩下无尽的煎熬。

这种情况在那些高寿的老人身上,多有发生。

好多人最后的时光既无法再品尝美食,失去自由行动的能力,甚至老年痴呆的,瘫痪在床的,卧床不起的,多有听闻。

这种只余一口气的日子,是否幸福?

只能看当事人的心态了,别人无法体会。

当生命的存在已经无法获得尊严,生命的存在是否还是一种幸福?

幸福与否并非与金钱无关

不是所有的高龄者,都不幸福。

拥有足够的金钱或者权力,是在高龄后能够幸福生活的前提。

这与孝心无关,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撑,随着年龄增加,面对的问题就会越来越难解成为死结。

很多时候,子女也充满无奈,自己尚且自顾不暇的家庭,再有孝心又能如何?

最终也不过是相对泪眼,困坐愁城。

金钱足够的话,至少解决了物质这一个方面的问题了。

钱这个东西,再万恶也是人人离不得啊!

没有足够的金钱,也就失去了晚年幸福的保证。

难道80多岁还要定期辗转各个子女家中遭尽白眼?

说句不好听的,手里攥着大笔存款,老人到哪儿也被高看一眼。

孝道,是中华文明的道德基础,是做人的根本。

老人长寿幸福与否,其实根源还是子女的孝心如何。

说一千道一万,有孝心,再难也希望老人长寿,毕竟父母在,心中那个家,就在!

然而现实毕竟是残酷的,我们都在这个冰冷的社会沉浮。

长寿究竟是福是祸,只能说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